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的哲学阐释之一_哲学论文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的哲学阐释之一_哲学论文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哲学解读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德格尔论文,真理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301(2002)02-0020-06

一、“唯人能死”前提下的“整体存在”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伴随着哲士贤人,平民百姓对死亡与生存的漫长思考。在西方, 尤其是在欧洲,文化的长河也因此形成了两个基本的价值走向:以生为最高价值、回避 死亡的乐生恶死的传统与以死为最高价值、漠视生存的乐死恶生的传统。乐死恶生的传 统导致了历史上的禁欲主义横行和宗教的产生,而乐生恶死的传统却引发了享乐主义的 泛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乐生恶死是一种浅薄、无力的乐观主义,远不能解释生命存 在的真正目的,更不能揭示人性的高贵与自由,而禁欲主义是比乐观主义“深刻”,但 基督教对死亡的美化和神化,却造成了一个黑暗中世纪人性的变形和扭曲,不是减轻而 是加重了人类的苦难。

现代社会需要一种直面死亡的思考,渴望一种死亡之现代意识的诞生。海德格尔指出 :“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1](P276)这就是死亡 之现代意识的一个极为深刻的概括。

海德格尔是从一种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思考死亡问题,而不是像以往大多数哲学家那 样在伦理学范围内谈论死亡。海氏的哲学宗旨是要来建立一种“其它一切存在论所源出 的基础存在论。”[1](P16)而对死亡问题的分析就成了建构基本存在论的先决条件。海 氏对死亡概念的生存论阐释如下:“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 、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1](P297)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有以下含义:

1.死亡的本己性。“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 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1](P276)别人不可代替。 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亡是人的“专利”,唯有人能意识到自己会死,死亡是不可言说的 纯粹个体化的东西,一般的死亡是不存在的。

2.死亡的终结性。“终有一死者乃是人”,[2](P1193)死亡是此在的亦即在世的终结 ,它标志着此在的结束,但是“结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停止”、“消失”、“完成 ”。“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始终已经是它的尚未,同样,它也总已经是它的终结。死所 意指的结束意味着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1](P2 82)正是这种“终结”使人的生存成为一个整体。

3.死亡的不可能的可能性。“死亡是此在本身向来不得不承担下来的存在可能性”, “此在的这种可能性完完全全以它的在世为宗旨。此在的死亡是不再能此在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终结悬临于此在”,死亡不是尚未现成的东西,也不是指一个人的“亡 故”,“此在的能在逾越不过死亡这种可能性”,[1](P288)一旦逾越,此在也就不存 在了。

4.死亡的确定的不确定性。宇宙间一切生物都不免一死,唯有人即此在“确知”死亡 的现实性和必然性。死亡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然而,何时何地死亡又是不确定的。对死 亡的确知,“最终会表现为一种别其一格的对此在之确知。”[1](P294)所谓确知,乃 是此在的有所领会的存在。

5.死亡的无所关联性。此在本质上对它自己是展开的,而其展开的方式则是先行于自 身。“先行使此在领会到,在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最本己的存在”,死亡将此 在作为个别的此在来向它提出要求,“只有当此在是由它自己来使它自身做到这一步的 时候,此在才能够本真地作为它自身而存在”。[1](P302)海氏直面死亡,将死亡看成 人的存在的一个本质规定性,确实独出心裁、振聋发聩。无疑,海氏对死亡的思考超越 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哲学家,他也是真正从形而上学层次上系统揭示生与死之关系的第 一位哲学家。

应该说,死亡问题的提出,是海德格尔对此在之存在的源始的和生存论的分析环节之 一。海氏对此在之存在进行源始的和生存论上的分析,必然要涉及此在之存在的本真性 和整体性。这是因为:首先,对此在之存在的准备性分析不具有源始性,我们的先行具 有一向是只包括此在之存在的非本真的日常方式,我们总是将此在之存在显示为一个不 完整的存在者。其次,说此在之本真存在即是“操心”,并没有澄清和明确解释学的处 境,即包涵在阐释中的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先行掌握的前提的整体性,没能证明此在 的整个结构要素确实构成一个统一体。最后,将此在作为整体置入我们的先行具有中的 任务,需要一个生存论上的死亡概念,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现行的死亡概念对当前的目标 是充分而有意义的。

死亡要求一个真正的生存论阐释。这种阐释将显示此在具有其本真的能在。海德格尔 认为,此在存在,就始终具有某种此在所能是和所将是的东西仍然悬欠着,终结本身就 属于这种悬欠,而此在作为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这一终结始终规定着此在能成为整体 的可能性。对于人来说,死亡就具有此在本身的特征,死亡只是此在生存状态的向死存 在,每个人都承受自己的死亡。只有当对此在之终结的思考被补充上之后,我们才能揭 示此在之存在的整体性,并进而展开其有限性的完整形态。

由此可见,对死亡的生存论阐释是为了揭示此在之可能的整体存在,具体点说,就是 有针对性地回答“此在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本真自我”这一问题。由于此在首先和通常 是作为能在生存,并以“常人”的方式在世,即处于“沉沦”状态或者说非本真状态, 因此,此在只有领会自己并有所筹划,才能达到自由,达到真正的本真自我。为了达到 本真状态,此在必须学会一种完全不同于“常人”的态度对待其存在者状态上的迷误。 这种态度的获得需要一个问题的解决,即此在之存在的各种结构要素能否构成一个统一 整体。于是,死亡,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成了使此在的生存在世作为一个整体能被把握 到的关键因素。

在海德格尔那里,死亡对人的生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1.此在的死亡这种可能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此在在日常在世中有很多可能性供其选择 和展开,其中任何一种可能性都可代替。然而,死亡这种可能性不可代替,因为别人的 死亡代替不了自己的死亡,我们也不能以自己的死亡来取走他人的死亡。

2.此在的死亡这种可能性是最本己的:死亡总是自己的死亡。我之为我,此在之为此 在,就在于这个死亡。每个此在向来都必须亲自承担其死亡。每个此在具有独一无二的 绝对价值也就在于死亡的不可代替性,而死亡的不可代替性决定了死亡是此在的最本己 的可能性。

3.此在的死亡这种可能性是最“内在”的:死亡作为一种可能性不在此在身外而远离 此在,此在始生就始死了,只要此在存在,它就死着,就拥有死亡这种可能性。此在的 存在就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此在的一切可能性存在都是向死亡存在,而且这一切可能性 存在也只有在向死亡这种可能性存在中才开展出来。

4.此在的死亡这种可能性是在场的:此在的死亡是本源意义上的,本源的死亡只能是 自己显现出来的死亡,此在的死亡就在此在的存在中出场,只要此在存在,死亡就存在 。此在有死,此在的存在是向死亡的存在。向死亡存在,不是局部、片断,而是整体、 过程。

总之,海德格尔“关于死亡的整个分析具有解释学的意义。它服务于此,即,从此在 终结而来看到它的整体性。整体性此一概念是理解《存在与时间》的钥匙”,[3](P313 )也是通向源始真理的必不可少的路标。

二、“先行到死”与“源始真理”的关系

死亡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先行到死”则是海氏基础存在论的 关键命题。

海德格尔曾把此在的存在首要地规定为能在。所谓能在,就是“此在是委托给它自身 的可能之在”,“是自由地为最本己的能在而自由存在的可能性。”[1](P178)而“领 会是此在本身的本己能在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存在”,它同现身情态一样“源始地构成此 之在”,“领会,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一向涉及到在世的整体。”[1](P348)于是, 在分析了此在整体存在的基础上,海氏总结道:“在生存论上,此在存在到头就等于说 :向终结存在。作为有所领会的向终结存在,亦即作为先行到死,决心本真地成为它所 能是的东西。”[1](P361)

“先行到死”是指此在领会着死亡而存在,即以有情绪的领会让死亡作为可能性展开 出来,也是指此在把死亡承担起来,提前进入死亡,而不是实现这种可能性,更是指此 在只有敢于自由地面对死亡,才能找到失落在社会中的自我,从沉沦中解放出来。

先行就是自我超越、自我创造。先行活动把可能性作为可能性开展出来。“先行使此 在本真地是将来的”,“先行于自身表现为尚未”,“绽露为向终结存在”。[1](P349 )先行的本真领会活动,是展开本真之此的方式,即一种个别化方式,是我们把握本真 整体存在的根本内涵的一个关键环节。

先行的决心体现此在生存上的本真能在。何为“决心”?决心,作为一种本真能在的此 在式的见证,是“此在本身之中由其良知加以见证的本真的展开状态”,是“缄默的、 时刻准备着的、向着最本己的罪责存在的自身筹划”,“决心只有作为先行的决心才是 此在最本己的能在的源始存在。”[1](P441)

“先行的决心把向死存在带入本真生存。”[1](P350)于是,海德格尔对先行的决心的 分析,自然而然就把我们引向了源始的和本真的真理现象。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曾借 决心现象来到生存的源始真理面前,”[1](P339)因为,海氏从生存论上已把“展开状 态”阐释为本真的、源始的真理。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是在世之为在世的本质组建要素。必须把真理理解为基本生存 论环节。”[1](P260)海氏的真理观有以下几个特征:

1.真理是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一切真理都同此在的存在相关联,“唯当此在‘存在 ’,才‘有’真理,唯当此在存在,存在者才是被揭示被展开的。”[1](P339)“真理 原本就不具有‘判断’的性质”,[1](P260)即“真理”不是认识论或判断理论意义上 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

2.源始的真理是传统真理概念的存在论基础。在最源始的意义上,真理乃是此在的展 开的状态,而此在的展开状态中包含有世内存在者的揭示状态。“最源始的真理是命题 的‘处所’,“是命题真理的存在论条件”[1](P264)源始真理就是此在的生存的真理 、本真的真理。

3.“真理是一个事件。”[4](P309)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只有真理的出现发生。真 理同存在相联系,真理所意味的和“事情”、“本质”、“自己显示着的东西”是一样 的,“唯当真理在,才‘有’存在--而非才有存在者”,“存在与真理同样源始地‘在 ’。”[1](P254)

4.“此在在真理中”。揭示活动是此在在世的一种方式,它是作为此在的展开状态出 现,“只有通过此在的展开状态才能达到最源始的真理现象”,“只要此在作为展开的 此在开展着、揭示着,那么,它本质上就是‘真’的。”[1](P255)

5.“此在在不真中”。真理与非真理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本质上它们是互补的。由于 “此在的存在建构包含有沉沦”,因此“此在的实际状态中包含有封闭和遮蔽”。[1]( P224)就是说,此在不仅揭示事物,同时也遮蔽、伪装事物,并使一度被揭示的东西又 沉入隐蔽性之中。

上述海氏的真理观属于他的早期思想。这一时期,海氏主要从此在着眼来考虑存在问 题,在“除蔽”的意义上定义真理。由于强调真理与此在的密切联系,在人的有限性、 历史性的基础上对真理的本质进行规定,因此其真理观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然而,海德格尔的真理观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海氏认为存在的真 理是一种前科学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是此在的产物和反映,倒是此在在真理中。此在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或认识主体。这是对传统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超越。其 次,海氏主张证实所证实的是事物的被揭示状态,生存论命题与实在论命题相符合是假 象。这就与实在论的客观主义区别开来。再次,海氏认为事物在其被揭示中显现其自身 ,一切存在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结到主体或意识。这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唯心主义划清了 界限。还有,海氏反对哲学史上的“永恒真理”观,认为此在的存在与真理的存在是一 回事,此在有限,因此真理也有限,“永恒真理”是一种空幻的主张。最后,海氏还对 怀疑论提出反驳,指出怀疑论否认真理存在只停留半道上,其实只要此在存在,即使没 有任何人进行判断,真理也已经被设为前提了,真理是抹杀不了的。

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事物或存在者的真理已较少被看作是此在的 作为,更强调事物的自我生长、自我绽放和自我澄明。但是,海氏始终强调的仍是存在 论基础上的真理、本质的真理,把符合论的真理看作奠基于并由此派生,认为一种本真 领会的真理是矫正技术时代科学真理的偏差,进而获得一种本真、诗意的生活的根本条 件。

在早期著作《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真理的本质是“去蔽”,即alethei a。后来,他另辟蹊径,从语言、艺术、技术等领域思“存在之真理”,并在《真理的 本质》一文中明确提出:“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2](P221)自由的真理具有各种可 能性,有隐蔽的可能性,也有遮蔽的可能性,真理就是除蔽与遮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 。

何谓“自由”?“自由乃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2](P226)让存在者存 在,意味着此在和存在者打交道。此在凭它的构造自己让自己涉足那个一切存在者在其 中存在的开放领域。此在一方面要在存在者中,并通过它们达到那个开放,另一方面, 此在要超越这些存在者达到开放本身。“开放性就是无隐匿性,无隐匿性也就是希腊文 的真理。”[4](P304)

怎样理解“真理的本质是自由”?“在源始的意义上,自由是指人的存在。”[5](P206 )具体点说,就是人向存在的“开放”。真理一词是指此在之存在方式的生存论状态, 是“进入存在者本身的被解蔽状态之中的展开”。[1](P224)真理的本质恰恰在于作为 敞开的自由之中。自由作为让存在者存在,就是揭示存在者意义上的真理的本质的实现 ,即真理的本质在于此在的开放性、生存和超越。

三、由“向死存在”到“泰然任之”

死亡学说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德格尔那里,思考死亡,是进行 此在的生存论分析的基本途径,也是存在哲学真理观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重要前提。直面 死亡,是为了更好地领会生存的意义,是为了更顺利地到达存在的真理。因此,海氏才 喊出:“向死存在”!

“向死存在本质上就是畏”。[1](P305)畏是什么?海德格尔认为,畏是此在别具一格 的展开状态,是此在的一种基本的现身情态,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而不是任何世 内存在者。”畏使此在个别化为其最本己的世内的存在。”[1](P217)“畏造就个别性 ”,个别性把此在从沉沦中收取回来并使此在回归到本真状态。是“畏”而不是“怕” 令此在先行到死。畏的本质又是什么?海氏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一文中提出,畏启示 着“无”,“无”在畏中显露自身。[2](P223)“没有‘无’所启示出来的原始境界, 就没有自我存在,就没有自由。”[2](P146)那么,“无”又是什么?海氏在1950年的演 讲稿《物》中说,“死亡乃是无之圣殿”,“作为无之圣殿,死亡乃是存在的庇所。” [2](P1179)由此可见,死亡与虚无原来是一回事,是死亡在向个人启示他的存在根基-- 虚无,虚无是一切存在物背后的真正本体。

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的哲学叫做“死亡哲学”。然而,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死亡哲 学。就死亡哲学而论,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他把死亡作 为哲学研究的主题,认为“哲学是死亡的练习”,人只有在死后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而“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6](P95)理念王国高于现实世界。近代辩证法大师黑 格尔认为理性、精神是绝对的、永恒的、不死的,而死亡只是对个体生命的否定,是对 直接性的自然意识的否定,是自然意识达到自为意识、自在存在达到自为存在的环节。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可以说是现代“死亡哲学”的“大师”,他的彻底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完全是非理性的:“人生必定是某种错误”,生存就是无聊,“唯有死亡才是我们苦难 的终结”。[7](P425)他还提出真正的生活应该是“处于死亡中的生活”。当代法国哲 学家萨特的死亡学说与海德格尔的观点针锋相对,他否认死亡对于生活与自由的意义, 把死亡理解为外在的、偶然的事件,是“虚无的虚无化”,“我非为着去死而自由,而 是一个要死的自由人”。[8](P701、699)

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与上述几种著名的死亡观的殊异之处是明显的:首先,海氏的死 亡观展现的是个体存在的哲学--意义哲学,它为当代的各种个人主义奠定本体论基础, 这就与传统哲学,尤其是近代西方的主体性哲学——意识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氏 不满这种哲学对个体性、主观性的轻视与蔑视,因此就分外强调个人的本真存在与对死 亡的先行领会。其次,叔本华和尼采的非理性哲学宣告了古典哲学的终结,他们的死亡 观无疑是对死亡和人生的真正深入、严肃的思考,但也是在人生哲学意义上研究死亡, 把人生问题当作自己的主题,而海氏是要建立存在论哲学,着眼点不是人而是存在,是 通过人来追究存在的意义和真理,它是超越一般形而上学的理论。再次,海氏的死亡观 服务于它的存在哲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而萨特的死亡观则是他人生观的部分内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称为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更为恰当。“对于海德格尔,人类学的问 题不是主要的。海德格尔并不太关心人类生存观对其自身的意义。”[9](P33)

当然,海德格尔的死亡学说主要体现在他的前期哲学著作中。后期,海氏已经很少提 及死亡,即使提到死亡也是更多地揭示死亡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这与他真理思想的演变 有直接关系,因为他这时已不再由“此在”出发思考真理,而是从真理出发重新思考此 在以及此在与存在的关系。

为什么海德格尔后来着重讲“诗意”、“泰然任之”而不是“死”、“畏”的领会达 到“无”和“本真状态”?这是因为海氏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死亡学说的局限性:1、指出 人们通过畏死来领会人生的真谛,理论上讲不错,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实际操作起来 却困难不少,按此方法人得救困难,沉沦容易。2、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对死的 领悟,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毕竟很少或不想想到死,就是自己也未必能坚持到底。3、 视虚无为存在之根基,让孤独的自我在绝对的虚无中寻求存在之意义,立足点不牢固, 几乎不可通行。4、著作乃是道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只有另寻道路,才能穿越哲 学的密林进入澄明之境。

海德格尔把当代社会称为“世界图象的时代”和“技术时代”。他认为,当前人类对 地球的征服实际上是人类自身根基的沦丧,技术对物的制造实际上是消灭了物。“当今 人类在逃避思想”,[2](P1232)“无家可归状态变成了世界命运。”[2](P383)。怎样 改变这种状况?海氏认为,我们应当转变一种生存态度,即让技术对象入于我们日常世 界同时又出于我们的日常世界,让它们作为物而栖息于自身,这种态度就是“对于物的 泰然任之”。[2](P1239)我们还需要一种态度,即“对于神秘的虚怀敝开”,[2](P124 0)因为技术世界的意义遮蔽自身,这种意义根本上就是那个隐而不显的,但又关涉着我 们的“神秘”。

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对于物的泰然任之和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给予我们达到一种 新的根基持存性的前景”。[2](P1240)什么“前景”?不是“向死存在”,不是“先行 到死”,而是“泰然”地、“诗意”地面对存在,栖居于世界,“守护”着属于自己的 “大地”。

毫无疑问,海德格尔在超越“死亡”。其实,他是在“超越”自己,并在这种超越中 更加接近存在之真理。

四、超越“死亡哲学”,走向“生活世界”

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大都认为,真理与自由就是存在的本质、人的本质,而作为本质 的存在是超越现象世界并独立于时间之外的永恒存在。扬弃个体生命的直接性、有限性 、个别性,达到自由和真理的本质,是理性哲学指出的超越死亡之路,也是超越时间而 进入超时间的本体世界之路。在他们看来,时间只属于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而与本体 或本质世界无缘。这种时间观念具有公共性、客观性、平均化的特征。

海德格尔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这种时间观念持批判态度,把它称为“流俗时间 领会”。[1](P347)他一反传统理性主义思辨,在《存在与时间》中坚持对存在者之存 在的追问,坚持从死亡出发设想时间,把源始的、本真的时间作为存在论的生存论根据 。正如前面已经阐明的,死亡的本真领会使生存的整体进入生存论的视野,进而可以领 悟到向死存在的自由与真理。此在由非本真的生存状态达到本真的生存状态,前提是此 在需有本真的生存论筹划,而这种筹划就是把将来作为可能性让自己来到自身。海氏指 出,“我们把如此这般作为曾在着的有所当前化的将来而统一起来的现象称作时间性。 只有当此在被规定为时间性,它才为它本身使先行决心的已经标明的本质的能整体存在 成为可能。时间性绽露为本真的操心的意义。”[1](P372)可以看出,海氏已经把常人 领会的死亡倒转过来:死亡不是未来的某个时刻,而是与生命结伴同生的可能性,死亡 的可能性当前化为整个生命过程,将来、过去和现在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现在都是将来 和过去。

海德格尔把自己对时间的阐发称作“源始而本真的时间性”。他说,“源始而本真的 时间性的首要现象是将来。”[1](P375)源始的、本真的时间性使我们进入真理的视域 ,从而使我们的存在具有了意义。

就这样,海德格尔用死亡、时间、真理、自由等概念与此在这个核心概念建构了基础 存在论的宏伟大厦。艰难地攀登上顶楼,我们看到了独特的风景,体会到了新奇的感受 。其实,思辨的王国是百花争艳,而不是一枝独秀。当代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不像海德 格尔“从死亡出发设想时间”,而是努力地“从时间出发设想死亡”,从他人之死与自 我死亡和他人的关系思考死亡的意义。他指出:“我们在他人的面貌中遇到死亡”,“ 他人之死比我本人之死更能使我动感情。这是我对他人的接待,而不是对正等待着我的 死亡、作为死亡之参照的死亡的忧虑。”[9](P119)经过一番沉重的死亡思考,勒氏从 与海德格尔相反的方向,重新回到某种日常生活的直觉和常识,不能算是一个“倒退” ,而通过对他人的爱,并在与他人的社会同一性中携手共进,也不失为一种理解死亡之 意义的新尝试。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站在一个全新的、更极端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他 利用无中心和非在场的观点批评海德格尔,并认为海氏的哲学也是“在场”的形而上学 。仅就海氏的“本真时间”而言,他认为“死亡”、“将来”都是当下“在场”和直接 “照面”的,它们不能给我们以确定的意义,因为“在场”是以“不在场”为前提,“ 中心”是以“边缘”为条件,那些延缓出场的边缘是我们理解得以可能、某种意义领会 得以可能的根本条件。德里达不仅摧毁、解构确定意义的传统形而上学,而且更进一步 还包括以“在场”而获得意义的所谓“思”的形而上学。[10](P145)

总之,哲学是在不断地反思和批判中前进的。20世纪60年代,一种以揭露西方传统和 现代哲学的缺陷与矛盾为特征、以开辟哲学新方向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开始兴起。 其中,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走向实践的解释学,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美国 哲学家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等,显示出一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面向“生活世界”,努力 重建人类理性信念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某种准则,积极恢复和丰富实践的含义及其新的 任务。“我们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21世纪哲学发展的道路,将是自觉地、或者不自 觉地通向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联的道路,而这正是马克思为哲学所开辟的道路。” [11](P10)

收稿日期:2001-12-12

标签:;  ;  ;  ;  ;  ;  ;  

死亡与真理--海德格尔的哲学阐释之一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