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隧道设计处 上海 200070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修建了大量铁路隧道,但是施工质量其中不乏有施工质量缺陷的工程。为了验证衬砌缺陷对隧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的影响,以某实体隧道工程为依托,根据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实体工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隧道二次衬砌缺陷进行安全影响分析,验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隧道衬砌安全系数及外边墙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明洞衬砌裂缝不需检算。
关键词:隧道明洞;衬砌;缺陷;安全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在国家投资建设中占比也越来越大,我国交通运输大通道大动脉已实现基本贯通。但是随着大量工程的建设,隧道的运营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铁路隧道中病害严重影响运营安全。根据大量铁路、公路隧道的资料统计,其中大约有1/3的隧道存在着衬砌结构钢筋不足、剥落、脱空和开裂渗漏水等病害,同时由于施工条件、施工方法以及隧道在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等作用的影响,隧道产生衬砌钢筋间距过大,衬砌背后出现脱空,衬砌劣化造成强度不足等病害现象,这些隧道缺陷对隧道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影响[2-6]。当隧道衬砌存在类似病害时,隧道将产生较大的变形,不仅影响了隧道的正常使用,还严重影响了隧道的结构安全性。因此针对某实体工程隧道衬砌钢筋间距不足、裂缝的现象进行安全性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1 工程概况
1.1 隧道工程概况
某隧道地处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时速200km/h(预留250km/h提速条件)客货共线隧道。其中隧道进口段采用V级单压明洞衬砌,衬砌厚度80c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主筋HRB400钢筋,间距Φ22@200mm,洞顶填土2m。。此段地层岩性:泥岩、页岩、砂岩;砂岩为深灰色,细粒结构,薄~中层状,泥钙质胶结;页岩灰色,泥质结构,页理发育;泥岩为褐黄色、棕红色,泥质、粉砂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衬砌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隧道衬砌断面示意图
1.2 隧道检测结果
对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进行了地质雷达法无损检测。结果显示洞口段存在衬砌钢筋间距(平均间距40cm)不满足设计要求,并由实测回填地面线可知,该段洞顶填土高度1.37~1.76m。为保证结构安全,需对此段衬砌结构进行安全检算。缺陷统计表如表1所示。
2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2.1 计算模拟
根据明洞参考图设计文件,明洞衬砌结构按荷载-结构模式进行结构计算,按破损阶段法进行强度校核。本次明洞衬砌结构安全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用梁单元来模拟衬砌结构;明洞内边墙、仰拱位于弹性地基上,用弹簧单元(只受压)来模拟围岩对衬砌的抗力;外边墙按刚性墙计算,采用刚节点来模拟单压明洞外边墙对衬砌的约束作用。根据计算得到衬砌的结构内力,然后检算其安全系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单压明洞外边墙进行稳定性检算。
根据洞口段实际施工情况,选覆土1.76m、钢筋间距40cm的最不利断面进行计算分析。
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采用荷载-结构法建立隧道明洞有限元模型时,假定衬砌为小变形弹性梁,衬砌离散为足够多个等厚度直杆梁单元。用布置于各节点上的弹簧单元来模拟围岩与衬砌的相互约束;假定弹簧不承受拉力,即不计围岩与衬砌间的粘结力;弹簧受压时的反力即为衬砌受到的弹性抗力。
建模时,隧道衬砌采用2节点梁单元模拟;外部土压力直接施加在衬砌结构上。整个模型共有单元134个,节点134个。二维模型如图2所示。对仰拱及边墙部位采用弹簧单元来模拟围岩与衬砌的相互约束;对于左侧边墙部位衬砌采用刚节点来模拟左边墙对明洞的约束作用。
破坏类型大偏心大偏心小偏心小偏心小偏心
从表4可以看出,明洞衬砌拱顶截面受拉控制,最小安全系数为11.91,在《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5)要求的范围之内。
2. 单压明洞外墙检算
(1)倾覆稳定
式中:—倾覆稳定系数;—全部垂直力对墙址的稳定力矩;—全部水平力对墙址的倾覆力矩。
(2)滑移稳定
式中:—滑动稳定系数;—作用基底上的垂直力之和;—墙后主动土压力之和;基底摩擦系数。
(3)基底轴向力偏心距
=1.19
(4)墙身截面偏心距
式中:M—计算截面以上各力对截面形心力矩代数和;N—作用截面以上垂直力之和。
对形心截面进行检算可得:
经检算,隧道进口段单压明洞衬砌安全系数及外边墙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明洞衬砌裂缝不需检算。
4 结论
1. 单压明洞拱部及内边墙衬砌的安全系数均≥2.4;对外边墙的稳定性进行检算,结果表明外边墙倾覆稳定系数、抗滑移系数及墙身偏心距、墙底合力的偏心距均满足检算规定;表明结构处于安全状态,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明洞衬砌裂缝进行检算,结果表明明洞衬砌各单元构件,可不需检算裂缝宽度。
3. 基于检算结果均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该隧道洞口段已经施工完毕,并且竣工后至今未发生任何异常,建议不做处理。
参考文献:
[1]关宝树.隧道工程维修管理要点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刘庭金,朱合华,夏才初,等.云南省连拱隧道衬砌开裂和渗漏水调查结果及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4,17(2):64-67.
[3]刘庭金,朱合华.偏压连拱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J].中国公路学报,2005,18(4):72-77.
[4]丁 浩,何林生,郑学贵.隧道结构病害处治数值仿真模拟[J].地质与勘探,2003,39(增):154-157.
[5]朱春生,杨晓华,来弘鹏,等.公路隧道衬砌后空洞对结构安全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5):63-68.
[6]王亚琼,刘占良,张素磊,等.在役公路隧道素混凝土衬砌裂缝稳定性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7):77-85.
论文作者:冯宝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隧道论文; 结构论文; 偏心论文; 截面论文; 病害论文; 间距论文; 围岩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