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社会公德行为特征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青少年论文,社会公德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5月至9日,“北京市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一些大、 中学校共发放问卷1800份,同时辅以个别访谈、实地观察、资料收集等方法,全面展开对北 京青少年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在发放的18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1782份,有效率为99 %。其中,样本性别分布为男性占54.2%,女性占45.8%;身份分布为初中生占24%,高中生占 31%,大学生占45%;政治面貌分布为党员占2.4%,团员占72.2%,少先队员占13.0%,群众占 11.7%。
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归纳和分析,我们认为首都青少年公德行为和意识具有以下一些比较 明显的特征。
一、轻视社会公德,缺乏遵从意识
在这次调查中,尽管问卷回收情况和答题情况都令人满意,广大青少年朋友也积极主动地 进行配合。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时常对我们的调查流露出一丝不解:这么一件 小事,值得下这个功夫吗?有几位调查对象曾坦率地告诉我们,他们对问卷上的问题大多不 感兴趣,因为那些行为和观点既不是他们相互之间关心的话题,与期末的品德考评也没多少 关系。
在日常生活我们也很容易发现这种轻视、忽视公德的情形。通常几个青少年聚在一起,能 引起兴趣的话题无非是电脑、上网、游戏,是影视歌星、体育明星,或是最新时尚、流行情 报,鲜有涉及公德问题的。在行为上,我们更是经常看到他们对公德缺乏遵从意识。一群少 年人大声喧哗着“横行”经过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抽烟、打闹,甚至随地吐痰、吐口香糖 ,一旦被指出来,不少人会轻蔑地丢下一句“小题大作”,扬长而去。
这种忽视公德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显然不利于我们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分析起来,其原因有 以下几点。
其一是整个社会缺乏重视公德的良好氛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关系 的调整,逐渐打破了过去人与人之间固定单一的社会联系,代之以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和社 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从而,公共生活和公共领域逐渐凸显出来,取代家庭和计划体制下的“ 单位”而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中介,公德的重要性也充分显现出来。然而,由于思想文化建 设的不到位,整个社会一度处于无序状态中,忽视社会公德的情况普遍存在。青少年在形成 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判断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的巨大影响。就调查而言,有62.8%的青 少年认为“社会影响”是决定他们公德意识的主要因素;25.3%的认为“社会大环境使然” 是导致青少年发生失德行为的原因。那么,在一个尚未建立完善公德体系的社会中,青少年 轻视或忽视公德,也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
其二是大众传媒在弘扬社会公德上做得还不够。当今,影视媒体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多是 一个金钱至上、物质第一而鲜有精神内涵的世界。在青少年亚文化的构造上,媒体也没有尽 到引导、提升的职能,而是仅限于提供“流行情报”、明星轶闻等,这满足了青少年的好奇 心理和模仿欲望,却基本无助于品德和修养的提高。在这样一个普遍免谈公德甚至道德, 只讲竞争获胜的信息环境中,在人的价值以金钱上的成功而非品质和社会贡献为衡量标准的 导向下,青少年对公德陌生进而轻视甚至反感,是一个令人痛心的后果。
其三是学校教育的失误。近年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应试教育下德育所遭受的忽视,也已经得到人们的研究和探讨。但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 解决,在我们的调查中,导致失德行为原因有50.5%被归结为“教育不到位”和“习惯成自 然”两项。就德育本身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的中小学品德教育,注 重规范灌输,注重高标准即共产主义理想纪律的教育,而相对忽视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忽 视了行为习惯的养成。近些年有所好转,开始注重日常行为和实践中品德和良好习惯的训练 。但在大部分学校里,基本的公德行为仍未纳入学生的品德考评体系之中。在这样的教育环 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有的对遵从社会公德的意义缺乏认识,有的虽有所认识却缺乏相应的行 为习惯,从而出现了对公德规范遵从不力的现象。
二、知行脱节
在公德认知方面,青少年普遍表现得较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 的认识,但在具体行为方面的表现却不容乐观,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 愈趋明显。
公德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公共伦理体系,它更强调的是行为主体对规范的践行而非抽象的理 解和认知。调查显示,广大青少年在公德基本概念和作用的认知上是正确的,如有96.2%的 人不赞成“社会公德问题与我无关”,95.2%的人赞同“只要从每个人做起,社会风气就一 定会好转”,96.1%的人反对“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再谈社会公德就落伍了。”另外, 在我们对8种与青少年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失德行为调查中,答案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反感 率(见表一)。但统计结果也显示了另一方面的现象:
与高度反感伴生的正是这些行为的普遍 存在。
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几方面分析原因。
一是公德认识尽管正确,但停留在抽象的层次上,一旦涉及具体的、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 题,则会发生混乱。如在对社会公德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上,总体而言有高达96.1%的 人反对“现在都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再谈社会公德就落伍了”。但在面对进一步的问题时, 这一正确认识就出现了明显的偏离,有9.9%的人认同“讲究公德妨碍竞争取胜”,15.1%的 人认同“人不为己,没法搞市场经济”。公德认识“高高在上”,却缺乏联系实际的中介, 行为上也就难免是“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了。如同样有多达92.6%的人反对“市场经济条 件 下,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这一观点,但在行为中呢,表一反映的很清楚,共有40.3%的人 认为“长流水,长明灯”的现象“普遍”和“很普遍”,53.1%的人认为“随意扔馒头、倒 米饭”的现象“普遍”和“很普遍”。青少年能够认识到浪费行为的错误,但做起来又往往 忽视了自己身边的浪费现象。
其二是道德情感显出淡漠的倾向,对失德行为缺乏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情感反应,而是持一 种无所谓的消极态度。缺乏了道德情感的投入,抽象的认识也就失去了付诸实践的内在动力 。在表一中,除对随地吐痰和入厕不冲水这两种明显违反现代卫生和文明习惯的行为外,青 少年的情感反应均有一定的分散性,有一至二成的人认为这些行为无伤大雅,“无所谓”。 当 我们问到对图书馆书籍受损现象的反应时,有21.3%的人认为“公家的书就是这样”;看到 有人乱扔果皮纸屑,也有44.3%的人消极地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公共场所看到小 偷行窃时,又有19.9%的人选择“装作没看见,尽快离开”。同样,比较在认知上对“只要 从每个人做起,社会风气就一定会好转”这一观点高达95.2%的赞同率,这种情感上的消极 冷漠是很显见的。
其三是欠缺坚强的道德行为意志,容易因外界影响而失去正确的行为。这表现在一旦出现 失德行为,当事人往往倾向于从外界寻找原因,而忽视了对自身的反思。当我们调查不向老 师打招呼的原因时,有31.8%的人选择“不喜欢这个老师”,将责任推给了老师,另有31.8% 的人选择“不好意思”,体现了行为意志的缺乏。而在对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的原因的回答上 , 有30.8%的人选择“那么多人都不让,我也不让”和“怕人讽刺我”。这种疏于自我反思, 习惯从外寻找原因的倾向导致青少年面对自己的失德行为无动于衷,缺乏改正的主观意愿。
其四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欠缺,未能形成文明、健康的习惯。公德多体现为小事、细节,因 而在行为中,习惯常常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自身对这点也是清晰认识的,在我们的 调 查中有31.5%的青少年认为自身失德行为的原因是“习惯成自然”;在对不与老师打招呼 的原因和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的原因的选择上,也分别有37.9%和13.1%的人选择“没这个习惯 ”。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缺乏已成为青少年落实公德认识的重要障碍。
三、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传统观念的认同有所降低,对现代观念的认同则逐步提高
在决定一个人公德行为的诸多因素中,自身品德结构是关键。拥有高尚或合理品德结构的 人,其行为自然会合乎社会公德的要求。我们在问卷中列出了11项常见的品德,请青少年选 出他们认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期望以此能够对他们的品德结构有一个总 体的把握。从结果看,青少年对基本的品德范畴具有良好认知,一些传统美德仍获得了较高 的认同度。具体数据见表二。
表中显示,青少年对大部分选项都有一定的认同。特别是对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助人为 乐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另外,青少年对“惜时守信”这一现代社会 和市场经济所内在要求的品德素质,以及“见义勇为”这一体现社会正义、为大众和舆论广 泛呼吁的高层次道德要求,也体现了较高的选择意愿。这说明青少年对现代人的品德结构具 有较全面的认识,对自我的道德展望也比较合理,基本上兼顾了社会需求、人际关系和个人 素质等几方面。
表二还显示出,青少年对品德结构的认识随年龄有一定的变化,这表现为不同学龄层次的 学生在选择上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比较明显的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初中生、高中生 到大学生的眼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这类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而“关 心好自己”这一突显个体意识、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选项则稳步上升。更明显的变化表现在 对“惜时守信”这一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型品德的认同度上,从初中到高中,以及从 高中到大学,对这一项的选择率都上升了十个百分点以上。
品德认同的这种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青少年活动范围和生活阅历的变化。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初中生由于年龄尚小,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多集中在家庭和学校中 ,几乎没有个人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与家庭相关的道德要求,如孝敬父母,和学校 提倡的行为,如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得到他们强烈的认同。与之相对,由于认知和理解能 力的限制,他们对社会和外界的观念变化就不可能做出及时的反应。而对于高中和大学阶 段的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理解力的成熟,他们的眼界开始向外扩展,不再满足于家 庭和学校的教育,满足于简单听从成人的教导。他们更愿意自己去接触社会,通过自己的眼 睛认识和思考社会,进而形成自己的选择。这样一来,社会的变化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打下 了越来越明显的烙印,此消彼涨,他们对传统美德的认同率就发生了相对的下降。
四、具备自我评价意识,但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
品德结构属于认知的范围,而社会公德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的。道德从认知转变 为 行为,需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而自我反思、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只有 道德认知实现了充分的内化,形成了个人内心深处自我评价的标准,一个人才能够不再受到 外界潮流和评价的干扰,时刻做出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
在我们的调查中,青少年总体上表现出了相当明确的反思评判意识,能够有意识地从自身 寻找行为的原因,有68.9%的青少年认识到,发生失德行为的原因是自己的“公德意识差” 。然而,与我们在公德认识中的发现类似,这种自我的反思并不彻底,它只是停留在抽象的 层面上,一触及具体情况,就发生明显的变化。当我们提出“你是否有时也这样”的问题时 ,有34.1%的人比较明确地回答“是”,但更令人注目的是,有高达65.1%的人对此问题拒绝 回 答。这表明,在泛泛的层面上,青少年是能够对自身做出客观评价的(尽管结果不尽人意), 但 一针对自身,他们就失去了直面不理想结果的勇气。
与评价中的矛盾现象共存的,是青少年自律意识和能力差的特点。面对一项简单的公德行 为,他们做的理由多是因为规则或制度如此规定,而不是个人觉得应该如此。学生为老师擦 黑板是校园中的一项基本文明要求,学生们对此做得如何呢?我们进行了调查。当问及“课 间你是否给老师擦黑板”时,有38.8%的人表示“愿意,而且经常做”,但更多的人(54.2%) 则认为“有值日生,不需要我做”。这说明在校园中,这件事情已不再被公认为学生应有 的礼貌举止,而成为必须以制度加以规定和约束的义务。不仅校园内如此,在涉及整个社会 的公德建设时,青少年的反应也表现出与这种倾向有关的一些混乱。如对“只要从每个人做 起,社会风气就一定会好转”这一抽象强调个人行为责任的观点,有95.2%的人表示赞同, 但接下来又有25.8%的人认同“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公德自然会好转”。在公德建设方面 ,青少年明显地倾向于认同制度的力量,而忽视个人的自觉行为。
就社会公德本身而言,它既外在地体现为规章、条文等形式,也内在地表现为个人道德修 养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因而在公德建设上,制度建设和个人自律譬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是相辅相承的两大因素。当然,行为规范从诉诸内心的道德要求部分地外化为明确的规章制 度,也是社会走向现代的一个标志,但这一过程决不能以个人道德责任感的淡化为代价。 在我们的调查中,青少年道德情感淡漠、消极遵守规则的现象已经有所表现。这是公德教育 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五、追求新颖的公益活动形式
扶危救难、维护社会之类的公益行为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动员公众 力量,弥补制度在功能行使时缺乏灵活性之短,及时快速地对社会需求作出反映,以保障社 会的秩序和公正。它体现了每个公民帮助弱势群体、维持社会公正的义务。我国青少年长期 以来有参与公益活动的传统,政府和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参与这一类的活动。但我们在问卷 中 发现,青少年对一些传统的公益行为模式反应冷淡,参与热情较低。
在问卷中我们列出了“义务劳动”、“义务献血”、“救灾捐助”、“捐助危重病人”四 项经常展开又广为提倡的公益行为模式,就青少年对这些活动的态度和参与程度进行了调查 。 结果见表三。
表三、对四种公益活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
参与态度(%) 参与情况(%)
活动项目
愿意不愿意
无所谓 没有 参与未填
义务劳动
63.5 4.6 30.0.472.4
27.2
义务献血
48.8 22.825.2
0.9 7.291.9
救灾捐助
80.9 2.4 16.7
0.671.428.0
捐助危重病人
76.0 3.8 20.20.935.363.8
从表中的数据看,除义务献血以外,对其他三种活动,尽管每种都有超过60%的青少年表示 了愿意参与的态度,但同时又分别有30.1%、16.7%、20.2%的人表示“无所谓”,这一现象 固 然可以视为道德情感淡漠的表现,但也反映出传统模式影响力的下降,青少年缺乏参与的热 情和内在动力。就参与情况来看,对义务劳动和救灾捐助这两种屡见不鲜的公益活动,青少 年参与率不可谓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近3成答题者没有进行回答,是整份问卷中回答 率最低的一道题,这多少也反映了青少年对之的淡漠态度。
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得出青少年缺乏公民责任心的结论。实际上,“希望工程”、“爱心工 程”以及“青年志愿者”等公益活动能够轰轰烈烈地展开,正是由于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 ;在为此次申奥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处处可见青少年自动参与、无偿服务的身影;在大型 展览会、运动会和国际性会议的举办地,我们也总能看到青少年义务进行维持秩序和各项会 务服务。这一反差表明,不是青少年不愿参与公益活动,而是传统的命令和动员方式已经失 去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我们在访谈中也就这一问题询问了部分青少年,他们表达了自己对公益活动的期望。概括 起来,他们首先希望这些活动的形式能够新颖有趣,符合青年人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他们 的积极作用,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听从召唤,被动地参与。在大学生中,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 义务劳动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某校举行的一次自费去长城边植树的活动,却得到了踊跃的响 应。这种对比正显示了青少年对活动形式的“挑剔”。其次,青少年希望这些活动能为他们 提供开阔的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机会。如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彩虹志愿者”服 务活动,就切实地锻炼了参与者的团结合作、协调组织和交际能力,并有利于外语水平的提 高。另外,青少年也很看重一项活动的“人气”,如果参与者众,社会反响好,他们就会积 极参加。这也许会造成某些活动“一窝蜂”、另一些活动无人问津的不良现象,但也是青少 年对组织者提出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