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的发展观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树立新的发展观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树立新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是关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综合命题,而经济发展又是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近两年来,随着我国“九五”计划与跨世纪发展规划的实施,国内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聚焦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大方面。深入研究这两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并有效地加以实施,这是关系到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大事,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我以为,“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紧密联系、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的概念,应该统一在新的发展观的命题之下。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发展理论在战后获得了迅速发展,其背景和动力是人们要医治战争创伤,谋求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福利。从战后到70年代是世界经济较快增长时期,发展理论的繁荣源于这样的实际,同时,理论的繁荣对现实的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当时关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异常繁荣,各种观点和流派很多,但一个基本特点都是把追求经济增长亦即物资增长作为其发展观的核心内容。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和危机交替出现的新的历史阶段,很多国家经济十分困难,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也不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由此,源于实践的发展理论也开始发生很大转变,甚至出现了以“经济增长极限论”为代表的悲观主义的发展观点,这对于发展观的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观念上的突破,形成了发展观的更新。从那时起,发展观的转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片面地追求工业化增长,过份强调工业部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转向强调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加强农业的基础作用。

第二,由单纯追求物质总量的增长,过份强调物质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转向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人的因素,特别是强调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使人的素质提高和人力资本发展,以及由此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认为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应有其社会学的意义,即经济增长要同时鼓励人们普遍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认为这是经济增长所应具有的基本含义和应追求的目标。

第四,由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和忽视环境问题的反自然的倾向,转向强调综合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亲自然的倾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第五,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因素的作用,认为只有一个不断发展的体制和一个不断完善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最终以制度规则来保证发展行为的合理性和发展目标的正确性。

发展观的转变,使发展内涵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单一的发展转变为多元化的发展,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发展目标。新的发展观的形成并没有彻底屏弃传统发展目标的合理成分,而只是对其片面性进行了纠正,特别是对经济增长内容以及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和途径提出一个新的规定性。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对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最初定义范围比较狭窄,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发展的持续性。随后,这一概念又进一步发展为,具有包括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在内的综合协调发展的广泛涵义。

20世纪,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遗留下许多问题。人口膨胀、贫困失业、两极分化、环境污染不断向人类社会提出挑战。国际科学界曾就此发出警告,如果对人口增长的预测是准确的话,如果这个星球上人类活动的模式再不改变的话,那么,科学和技术就可能阻止不了进一步的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贫困。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人类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为了满足拥有财富的欲望,走上了一条以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道路。这条道路首先被发达国家采用,然后逐渐扩大到全球的范围。此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虽然使人类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破坏性的能力也在加强。目前我们看到的许多景象,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求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已经走过的历程,用我们的全部能力去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国际社会早已开始行动。进入90年代,推动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的中心议题之一。从环发大会到人口大会,从社发大会到妇女大会,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宣言、声明、议程和公约,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反映了关于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性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我们又是在全球资源和环境已经非常紧张的条件下,开始加快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因此,不可能象发达国家以往那样去享受地球上廉价的资源,我们的经济发展只能主要立足于国内资源。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途径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老路也不能走。我们要时刻牢记的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充分兼顾到后代人发展的需要,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快速向工业化、城镇化过渡的时期,三次产业的比例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但继续扩展规模仍然是必需和紧迫的,特别是由城市改革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进一步膨胀的劳动力大军,更是需要新的就业机会,因而从需求方面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从供给的情况看,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在我国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也是相当严重的,一些大工业城市的污染指标明显地排在世界的前列,情况堪忧。更为严重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极高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单位产出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不仅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就是与某些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明显地偏高。在环境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资源的高消耗必然带来环境的高污染,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前景同样是不容乐观的。

客观地评价,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要好于资源和环境指标,但同样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际的失业率在增加,经济快速发展而就业的压力并未减轻,这不单纯因为新增劳动力人口很多,主要还在于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正在日益显现化。二是地区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种差距在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避免,但发展到一定时期,若不采取抑制性的措施,就不仅会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益,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三是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经济发展要有明确的社会含义,物质文明应有特定的精神文明内容,诸如极端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思想道德颓废等,都在割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现象目前在社会上严重存在,危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劳动者对发展过程的普遍参与,要求在参与发展的过程中共享发展成果,要求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素质和价值观念不断提高的过程。

经济增长方式反映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发展采取的投资形式、产出效果以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对于经济增长方式有许多不同的界定方法,如从经济增长方式的效果看有数量型和质量型,从投入方式看有外延型和内涵型,从经营角度看有粗放型和集约型,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经济增长方式最终表现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从理论上讲,速度和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也会不尽相同,实践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四种搭配。这就是高速度与高效益、高速度与低效益、低速度与低效益。当然,这里所说的高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总是希望从现实的需要与可能出发,力求达到较高速度与较高效益的理想的统一。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迄今没有很好地解决。50年代我们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80年代初提出了“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工作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但在实践中,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而经济效益问题始终是突出矛盾,还没有真正走出一条“既有较快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

目前,就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主要产品的数量规模相当大,但内在质量并不高;大量的投资用于新建项目,对原有产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滞后,在外延不断扩大的同时内涵提高跟不上;整个经济建设相当分散,低水平重复,浪费严重。就是说,高增长速度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增加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资源被用于铺摊子,上项目,而技术进步缓慢,经济的整体素质提不高。长此下去,各方面的条件将难以承受,高速度不可能保持,因而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

以追求数量增加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其中既有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认识偏差的主观原因;既有我国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别国情,也有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的时代背景。但就深层原因而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赖以存在的传统体制依托,形成有利于节约降耗,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高度,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虽然资源总量不小,国民经济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又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我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不足,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这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构成了基本的约束条件。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而言,总体上仍属于速度效益型,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的速度进而没有一定规模的投入,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很不充分,一些落后地区的开发水平很低,对此,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扩大发展的外延仍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我们还面临着解决就业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增劳动就业人口,城镇富余职工的再就业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要求我们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现有经济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必须妥善处理好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也要增加劳动就业。

然而,目前更为突出的矛盾则在于,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经济增长过份依赖于增加投入,过分依赖铺摊子和新上项目,而投入的产出效益又不高,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从宏观层面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赤字扩大,银行贷款死帐、呆帐增加,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从中观产业层面看,由于资金分散,国家用于支持重点产业的资金不足,薄弱环节不能得到加强,战略重点不能形成规模,现有产业的技术进步缓慢,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微观层面看,企业资金紧张,债务负担沉重,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造成产品积压和相互拖欠贷款。所有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的发展,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的过程相统一,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树立新的发展观,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有两大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对投入不计成本,缺乏必要的投入约束;二是产出不考虑市场有效需求,不是以销定产。这两大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反映得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以来虽有一定程度地改善,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各地区、各部门争投入、争项目,盲目攀比产值和速度,热衷于铺新摊子,不顾及成本能否承受,不看是不是重复建设,有没有市场前景等等,这些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体制问题。不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提高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换问题,也就无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二,调整结构,实施符合我国资源赋存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增长时期,结构变化快是基本特点。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不可能象某些小国那样走高度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从上述意义上讲,我国仍需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而调整的方向是积极追求多元化发展。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原则,一方面鼓励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增加附加价值,走集约经营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路子;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潜力,鼓励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和劳动力与技术、知识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只有当每单位资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进而每单位劳动又能创造更多价值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找到了适合我国资源赋存特点的结构优化升级的模式。

第三,积极发展科教,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与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一对现实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则在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使经济发展与科教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按照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且要实施一种能够使人们普遍参与发展,并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的战略,一方面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是帮助人们提高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创造出更多的产业部门,拓展了劳动就业的领域和范围。当代教育的发展使人们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劳动技能,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不仅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更重要的是,科教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只要我们切实将经济增长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一定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克服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保证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封闭自强,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是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新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与系统外部进行多方面交流的同时,相应地改善自身资源赋存的不点头,优化自身的结构,进而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贸易型制成品工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际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亚太转移,中国又是这一转移的热点。发展制造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扩大劳动就业,但对资源和市场规模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加工制造,再进入国际市场。以制造业的发展为中心,按照我国对外开放的布署,进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这应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五,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经济快速发展,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贫富不公,影响社会安定,最终可能严重扭曲经济关系,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这是许多国家曾经出现过的历史教训。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三种处理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方式,即所谓“先分配,后发展”;“先发展,后分配”和“边发展,边分配”。新的发展观是以“边发展,边分配”为线索来处理这一关系的,分配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滞后,否则都会损害人们对发展的参与和支持,进而损害发展的效率和持续性。在发展的基础上安排收入分配,使收入分配状况随着经济发展而更好地得到改善,是确定符合新发展观的收入分配战略的基本原则。国家要随着经济发展,依法调节收入分配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提高的消费需要,特别要注重解决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的同时,合理引导消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重点是控制奢移消费、超前消费和集团消费,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善消费结构,发展体育卫生事业,发展第三产业和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丰富文化生活,使全体人民得到充分、方便的服务。

第六,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量消耗大,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正在恶化。同时,由于历史欠帐过多和缺乏配套措施,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的基础更加薄弱。要解决发展的需要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首先必须转变发展的思路。不能将追求财富增长和生活改善的良好愿望,建立在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上,要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其次,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大力调整工业结构,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生产和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动工业布局合理化,适当集中发展,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工业化体系和城镇化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充实社会资本,增加劳动就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社会进步。再次,要健全法制,强化管理,积极发展环境事业。要在健全科学环境标准体系的同时,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并把强化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外部不经济行为的作用,限制高污染项目的建设,积极发展环境保护设施和产业,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与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按照新的发展观的内涵,发展应包括非物质内容的发展,也就是要两个文明一起抓,共同进步。人类进步的历史表明,在一个缺乏理想,道德颓废,人欲横流,文化破败的社会精神环境中,是不可能建成高度物质文明的。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社会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古今中外的各种精神因素也在发生着剧烈的碰撞,其中积极的因素是主流,并正在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但也不可否认,某些腐败、丑恶的东西也有所滋长,并且开始侵蚀我们社会的机体,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健良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对此应该有足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标签:;  ;  ;  ;  ;  ;  ;  

树立新的发展观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