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雷建波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15天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这六类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其中有效16例、治愈8例,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15例、治愈5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1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一种气流受限的疾病,其发病较为缓慢,同时也较为漫长,大大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鉴于此,在发病时,就需要及时的展开治疗。现如今,在实际的临床上通常应用的是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包括了支气管扩张药物、呼吸兴奋剂等,然而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可以发现该类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著[2]。本次研究以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2.3±4.2)岁;实验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1.4±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不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法,运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祛痰平喘,利用补液、抗感染治疗,确保患者的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手段。即:选取呼吸机选用美国伟康公司BiPAP Vision的无创呼吸机,连续使用10h。在间歇期间内,辅助患者饮水。在接入呼吸机前,进向患者进行解释,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选用S/T模式的呼吸机参数,呼气末正压(EPAP)保持5cm H2O,期吸气末正压(IPAP)初始10cm H2O,接着逐渐提高至1h后,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实际血气、耐受性、分析结果,展开设置。呼吸频率保持在10~18次/min的范围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结果。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5天后,观察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

1.4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无效:患者咳嗽、气短的症状没有改善,或病情加剧;有效:患者咳嗽、气短等症状有好转,肺部啰音好转;治愈:患者咳嗽、气短等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啰音消失。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在15天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这六类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5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其中有效16例、治愈8例,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15例、治愈5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现如今,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正在逐渐的增高,俨然已经被作为一项大大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4]。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期的咳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尤其是在急性发作后造成肺功能的逐渐恶化,再加之该疾病病情较为反复,极易并发呼吸衰竭等不良的并发症,更有甚者,会出现死亡的可能[5]。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时,其临床治疗会借助于呼吸兴奋剂,致使治疗效果不显著[6]。在临床的常规治疗过程中,通常应用的是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等,另一方面,还需要应用通气治疗途径[7]。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无创通气治疗可以对气道正压有效的进行维持,提高肺泡功能残气量与内压,最大程度上帮助氧向血管内的散发,助于萎缩肺泡的有效复张,在实际的呼吸周期中,需要保证肺泡的通畅性。再者需要应用无创伤机械通气与药物相联合的方式,帮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的消除,对呼吸衰竭进行有效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5天后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这六类指标的比较上,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24例,总有效率96.0%,其中有效16例、治愈8例,对照组总有效20例,总有效率80.0%,其中有效15例、治愈5例,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参考。

综上所述,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过程中,在常规呼吸内科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融入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促进患者各生理指标更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楚明,林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7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49-50.

[2]梁智雄,胡松,罗琳.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6):306-307.

[3]袁顺蓉,刘南伶,杨三春,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9):1176-1178.

[4]邱勤,李小惠,陈红.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30-132.

[5]符子艺,刘小虹,任吉祥,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J].中草药,2014,45(6):889-894.

[6]何志峰,黎勇强,黄杏婷.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01-102.

[7]陈永华,赖子孝,邓军丽,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3):208-209.

论文作者:雷建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观察论文_雷建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