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洪艳,胡忠良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麻醉科 15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泌尿外科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及压疮防治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前后各4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的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未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和观察组(采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两个组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5.00%),两组患者之间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压疮防治护理的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0%),其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主要包含术中俯卧位或侧卧位、硬脊膜腔外麻醉、手术时间高于2.5h等。压疮防治护理用于手术患者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关键词:手术患者;压疮;护理对策

前言:

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手术治疗多会对患者的正常活动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长期卧床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为了分析压疮防治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的护理流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前后各4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的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未应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和观察组(采用压疮防治护理对策)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占23例和17例。其年龄处于22-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7.2)岁。观察组男性手术患者22例,女性手术患者18例。其年龄范围处于2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5.7)岁。两组手术患者在性别、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压疮发生原因分析方法

由护理人员根据自身临床护理经验及有效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原因。经分析可知,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原因主要包含硬脊膜腔外麻醉、手术时间超出2.5h以及术中侧卧体位或俯卧体位等。根据实际的压疮发生原因提出对应的防治护理对策。

1.2.2护理方法

1.2.2.1常规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40例手术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具体包含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等。

1.2.2.2压疮防治护理方法

为观察组40例手术患者提供压疮防治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①体位护理对策。在手术室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根据手术操作要求将患者的手术视野完全暴露出来。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手术患者的体位在肩部、关节等适当位置增设体位垫,以改善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体内血液的循环。②术中基础护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手术护理制度要求为手术患者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合理连接手术患者切口位置的引流袋,避免液体外渗,并发皮肤感染。③术后交接护理。手术完成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针对手术患者的麻醉类型、手术内容等与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观察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21.0软件对80例手术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患者不同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和 检验来完成。当P<0.05时,认为各例手术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对比

经统计分析可知,两组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5.00%),两组手术患者之间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基于压疮防治护理的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0%),两组手术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

3.1.1年龄原因

年龄高于70岁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较年龄低于70岁手术患者偏高。这种现象与患者自身的身体机能状况有关:老年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均处于退化状态,其保护性反射能力相对较低[2],因此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会随之发生增高。

3.1.2糖尿病原因

若手术患者伴有糖尿病,则高血糖会对患者的皮肤防御功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相对较高。

3.1.3手术时间原因

麻醉是保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在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血流速度相对较慢。随着手术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局部受压位置的受压时间也随之增加,该位置的压疮发生风险相对较大。

3.2压疮防治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基于压疮防治护理的观察组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15.00%);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50%),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降低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帮助手术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医院应为手术患者提供体位护理、术中基础护理等压疮防治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邵秀田,郭华,王瑞雪.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240-242.

[2]陆琴,王丽.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7:230-231.

作者简介:李洪艳(1981-12)女(汉族),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胡忠良(1981-08)男(汉族),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李洪艳,胡忠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_李洪艳,胡忠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