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综合管理水平也在提高。在电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对电网进行合理的规划改造,消除负面影响,可显著提高电网运行质量。
关键词:电网建设规划;供电可靠性;措施
引言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国家的电网整体的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而在电力电网这方面,电网的整体建设和规划对供电的可靠性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其不仅关系到这一地区的每一户居民,而且对电力发展的未来大方向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为了让大家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下面我们就对电网建设的规划做详细的分析。
1建设规划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规划的决策及管理对资产全生命周期、供电可靠性影响巨大。一方面,规划技术方案的各项技术标准要求均对供电可靠性产生深远影响:标准接线率反映馈线的标准化水平,对生产运维、停电时间和范围产生影响;自动化覆盖率反映自动化水平,影响故障查找和隔离时间;供电半径及分段影响停电的范围;设备装备技术参数影响故障几率等。另一方面,规划项目管理中,应考虑是否将10kV母线停电馈线不可转供、重复停电、分接箱等影响生产运维、造成停电的网架问题按轻重缓急纳入规划项目;此外,可研深度影响停电安排,计划下达是否均衡影响施工安全。
回顾“十二五”及之前的电网规划与建设情况,现状电网的“可转供电率”、“环网率”、“设备绝缘化率”等指标仍然无法满足生产实际需求,规划与生产脱节较严重。因此,电网规划要基于生产需要、供电可靠性需要、发展目标的需要、投入效益监管的需要。
2影响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因素
2.1电力设备和电源布置不合理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在近几年的速度呈现出了明显加快的趋势。在未来,这些建筑对电力的需求可以说是越来越多的,所以只有保障电力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保持其供电的稳定性,才能保证这些地区的供电的安全和稳定。而这些任务就要有赖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但是就我们国家的目前电力设备而言,是有点捉襟见肘的危险了,因为这些电力设备,无论是其更新的速度,还是其维修的速度,都不能跟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所以这一问题不得到有效的解决,人们想要用上稳定安全的电源恐怕还要有段时间,你像在城市的周边,电力主要的网络结构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在对变电站电源方面的布置,不仅在规划上出现不合理,而且这些变电站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进而造成其供电的稳定性不可能都面面到位,尤其是10kV的供电线路,存在着严重的数量缺口,这些原因都大大的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有些地方的电网设备是非常陈旧的,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故障,例如停电断电的问题,就是供电效果不可靠的主要表现现象。除此以外,有很多技术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还是非常的不成熟的,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以这种现状建设出的电网,就不能充分的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2.2设计不科学性
在我们当下的环境中,有很多的电力企业对经济效益表现的非常热衷,但是却忽视了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的建设人员,在对电网建设和规划时,思想创新意识非常淡薄,这样就会给接下里电网系统的运行,埋下非常大的隐患。下面就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现在的电力企业,在落实电网建设工作之前,通常是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在电网建设中,所应用到的施工设备,还有线路以及技术系统等,都没有做一个系统性的建构,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电网建设中,出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而且在进行电网建设设计的同时,又缺乏相关的资料,或者相关的数据比较分散,这些客观因素对电网的规划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企业在设计之初根本就是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那么在进而施工时,就很容易导致电力工程施工的图纸,在设计中就已经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对供电的可靠性,以及供电的稳定,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加强电网建设规划,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3.1遵循电网规划设计一体化原则
在现阶段的电网规划改造过程中,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电网电力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章程》等规章制度,引入规划设计一体化理念,创建一体化平台,以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等为基本原则,对电网进行合理设计。具体应采用数据驱动方式,根据电网运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结果,找到影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具体原因,并对其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改造。同时应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电网发展规划作出合理预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充分满足后续的电网接入需求。此外,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中,也要采取积木化、重复性原则,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重复利用,降低电网改造投入成本,并将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划分为不同阶段,逐步实现电网一体化管理目标。
3.2改善电网运行质量
为改善电网运行质量,应从供电安全角度出发,在规划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电网运行时面临的安全风险。比如在电网辐射范围较大时,若采用不同改造标准,容易影响电网规划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负荷中心距离控制方面,合理控制负荷中心间的距离,能够缩短线路实际运行距离,还可以根据负荷变化,增大配电架空线路截面。再加上对老旧设备进行检修更换,采用先进的设备代替消耗大的设备,可以有效改善电网运行质量。此外,还要关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通过构建规划总体模型,对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汇总,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作出有效的规划改造,可逐步提升电网运行质量。
3.3做好电网维护检修工作
在电网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故障问题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需要采取有效的维护检修方法,对故障区域作出及时控制,并采用科学的检修方法,快速锁定故障位置、准确分析故障类型和原因,最终达到快速恢复电网正常运行的目的。一般在发生电网故障时,可采取真空隔离措施,防止故障影响蔓延,降低故障损失。在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电网维护检修工作的需要。比如在无功补偿型电网设计过程中,应确保电网分布平衡性,提升电网运行规划的整体效果。在此基础上,做好日常巡检工作,对线路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控制和处理,可降低突发性故障的发生几率。
3.4提高相关工作人们的技术水平,强化电网设计规划
对相关人员技术水平一定要加强管理,将他们的其业务能力切实的提高上来。同时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以及管理知识,还有布局设计等综合能力的培训,这样就可以提高其在电力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提高规划人员的执行力。同时还应该对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学习,制定出符合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电网的规划执行方案。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们国家电网现在的建设规划的问题的阐述,我想大家对当前所面临的电网规划的形式更加的清晰了,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是非常困难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上面的几个方法,在工作的落实上也要严格管控,那么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是完全能够保持的,进而国家的整个电网的建设就会有非常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亚民.低压配电网建设规划与供电可靠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0(26).
[2]王宇宙.浅议配电网建设的可靠性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06).
[3]冯新龙.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J].电工文摘,2010(05).
[4]赵嘉.基于配电网规划提升配网可靠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8(08):166.
论文作者:栗薇1,张震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天津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