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创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当代世界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 化使文化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再次凸显出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 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改 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综合国力 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谋发展、求进步,成为当今世界一种普遍的意识和时 代的潮流。
党的十六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提出了新 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次大会明确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 技创新、文化创新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因此,文化创新不仅关系 到文化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是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认真实践的时代课题。
(一)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祖先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中华 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及思维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 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它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而且 对东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世 界历史上,曾有一些灿烂的古代文明均先后中断了、甚至湮没了,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 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中华民族的创新传统有着重要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又 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熔铸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 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家争鸣的传统,各个学派、各类学科之间的比较和切磋、争鸣和交融 ,有利于活跃思想、激发创新;在本质上,中华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的祖先崇 尚海纳百川,善于博采众长,又勇于自我反省,在与各国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自己。即使在近代曾经历一段闭关锁国的时期,但面向世界,自强图新的探 索和奋斗从来不曾停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千多年来,屈原行 吟泽畔的诗句,一直回响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文化传统中,蕴涵着一 种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思想活力和创新精神,虽曾因封建统治的禁锢 而备受压抑和窒息,但因其已渗透于整个民族的血液之中,自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正因 为如此,中华民族能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改造和更新。20世纪初开始的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社会自我更新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历 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 人民经历了长期不懈的奋斗,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而中国也使马克思主义的面貌焕 然一新。中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文化 自身也由此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新生。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极 大的发挥,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传统得到了极大的弘扬,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日新 月异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向来以其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东方古国,犹如一个生气勃 勃的少年站立在世界的面前。对此,中外学者多从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其 实,从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进入新世纪,中国迈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中国 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文化赖以 生长、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文化的建设 和创新,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承和延续,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是 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创造和更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又担负着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的使命,它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 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十六大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 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 一定能够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祈望百年的强国之梦就 一定能够实现,而与民族复兴相伴随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也必将以其独立的民族品格 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二)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和前提,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 竭源泉和动力
思想、理论、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广泛的渗透性。它 既是社会发展保持连续性的文化基础,又可能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 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和前提,历史上任何一次文化复兴无不从思想的解放和理论 的创新开始。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就是一场伟大的思 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社会迈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次文化启蒙运动。20多年来,国际 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思想的解放、 理论的创新,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项事业的发展和前途,是多 么的重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与时 俱进是其突出的理论品格。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 指导地位,实现了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赋予中国共产党人以强大的思想 武器,为中国人民面向未来,开拓创新,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其政治上、思想 上、理论上、实践上的深远意义,将越来越为历史所证明。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文化 领域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根本保证。世界在变化,中国人民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在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 化建设,指导文化创新,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和实践的要求,审 视我们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坚持中国 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地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为民族的复兴作好思想上、文化上的准备。文化创新首先是文化本体的创新。 文化思想和观念、内容和形式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合乎人民的需要。这就要求中国先进 文化的发展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当代世界科技文化 发展的前沿,适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遵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中 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实践 是文化艺术的源泉。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始终保 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文化的发展才有不竭的源泉和持久的推动力,文化的改革、 创新也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的检验标准。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问题。人民群众的实践及其利益、愿望 、需求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认识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利益,体察人民群众 的愿望和需求,是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必要前提。当前,时代对于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 对于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人们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更加自觉,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需求总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 越来越高,选择性越来越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这种 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将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在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 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 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更加科技化、现代化,文化的普 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广泛而快捷,凭借科技和市场的力量,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 业,日益显示其强劲的势头和巨大的潜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 包括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激荡日益加剧, 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仅反映在文化的本身,而且越来越广泛地反映在物质产品的 文化内涵上,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和认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深入研 究和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可以大大增强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三)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是文化创新的中心环节,也是促进文化艺术长期繁荣的制度保 障。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的改 革不断向前推进,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文化体制不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适应文化艺术自 身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的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创 新,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人才;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广泛参与文化建设,使文化建设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 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精 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国有文化单位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只 有改革体制,转换机制,也才能充分发挥其骨干和导向的作用。总之,文化体制改革的 目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持续 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发展和繁荣,始终是文化工作的中心。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都应紧紧围绕这一中 心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和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 两项基本任务,也是文化体制改革两个重要方面,必须统筹规划,真正做到“两手抓” 、“两加强”。维护人民的文化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这是政府的重 要职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通过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加强面 向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享有良好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同 时,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快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完善文 化产业政策,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发展文 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业已建立并正在完善,应把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体 制及机制创新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已成为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要获得大的发展,文化资源的优化、 整合和配置也只有通过市场方能得以实现。从这一意义来说,脱离市场,文化就脱离了 自己服务的对象,文化的发展就丧失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
要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结合起来。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由于经济 、科技、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 程度低。我国文化事业的现存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很不发 达的基础上,依据行政区划和行业分工组建形成的,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十分 严重。为此,需要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科技进步 为支撑,以市场杠杆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在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经营结 构等方面,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两个效益的统一。这是改 革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两个效益如何统一?质量是必要前提,市场是基 本途径。一般来说,优秀作品进入市场后,消费者越多,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便越大 ,反之亦然。之所以说一般,是因为文化作品的价值与价格、文化意义与经济效益相悖 的情况历来存在,这反映了文化作品及文化市场特殊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在发挥市 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思想文化的引导和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包括对于 某些非商特质文化作品的扶持,十分必要。引导、调控的目的是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 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其实,这种引导和调控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 体系的重要职能。目前,这方面的职能亟待完善和加强。
文化体制改革需要总体设计,逐步推进。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加之体制分割、职能交叉,囿于局部的环境和利 益,限于微观的探索和试验,改革虽有某种程度的进展,却未能有整体性的改观。文化 体制改革实质上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如何领导文化事业,政府如何管理文化事务 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十六大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 府职能,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应该根据这一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政府对文化事务的管理,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 事业单位依法自主运营的文化新体制。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政 策性很强的工作,应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从宏观到微观,从体制到机制,从管理 到运营,从试点到全面,积极稳妥地进行。
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政策、市场、人才、评估等保障体系 和配套措施。特别是文化法规的完善已成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保护和促进文化创新的 关键。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虽经多年努力,但收效甚微 ,难以完全摆脱“放即出乱”、“收即趋死”的怪圈。其重要原因,与缺乏健全的文化 法规体系有着重要关系。只有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政府对于文化事务的管 理,才能真正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 目前,文化立法需要适当加快,同时,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应将立足点放在保障公民 的基本文化权利上来,放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上来。应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 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使之有利于文化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完善,有利于规范 市场主体行为和对市场秩序的有效监管;文化立法需要与文化体制改革统筹规划,整体 设计,逐步推进,最终形成以宪法为基础的,包括文化基本法、专业法、行政法规等内 容的,比较系统和完善的文化法规体系。
(四)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尊重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为文化创新和文化艺术 的全面繁荣,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每当社会变革的前夕及过程中,围绕文化问题的讨论,往往就会趋于激烈。回顾历史 ,经验相当丰富,教训也极为深刻。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遵循文化艺术发展的 自身规律,文化创新才能健康发展,文化艺术才能持续繁荣。
应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一民族的精神记 忆。它从这个民族古老的祖先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又始终保存着祖先 的基因和特质,由此而形成这一民族共有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文化建设贵在稳 定,重在积累,在稳定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括两千多 年来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包括新文化运动形成的爱国、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党领导下形 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国先进文 化发展、创新的坚实基础。同时,应该看到,传统从来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使是优秀 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造和更新,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各种思想 文化相互交流、激荡,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丢弃传统,必然丧失自我; 固步自封,必然落后于时代。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只有在继承的 基础上,紧跟时代的发展,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创新精神,推进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谱写民族文化的新篇章,民族才能永葆生机,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应科学地、全面地认识文化的功能。文化的本质是人的外化,是人的存在和意识、能 力和愿望的反映,是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文化作用之对象也在于人类自身,对 人的素质和能力、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文化的起源可以说是 “由人变文”,而文化的功能也可以说是“以文化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论及先 进文化建设时,总是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丰富人 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注意防止以实用主 义的态度简单化地对待文化艺术。文化对于经济、政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先进文化是 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前进的号角。一部作品对社会变革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例,在中 外进步文艺中不胜枚举。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在谈及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对于南北战争的影响时,甚至说“一个小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市场对于文化的 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也可以直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 是,应该看到,文化是一个门类众多、层次不同、性能各异、包容性极大的领域,从总 体上看,文化的教育、启迪、陶冶、审美、愉悦等功能和作用,更多地体现于间接和深 远,常常是发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因此,对于文化问题的思考和处理,特别需要长远的历史眼光,需要区别对待、分类指 导的政策措施,需要周到细致的方式方法。
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统一、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为文化 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文化艺术的繁荣,归根到底有赖于作家、艺术家和文化工 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创新包含着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创新 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创新还将伴随着不同 流派、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试验的过程,难以避免缺点或错 误。一切创新的成果也有待于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十六大报告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贯彻,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有着 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应通过思想的引导,特别是对人民生活的体察和感悟,激发作 家、艺术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之,全面坚持党的文艺方向、方针、政策,正确处理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支持改革、保护创新、鼓励试验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 时,开展正常的文艺批评,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推动文化 不断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持续发展和日益繁荣的必要条件。
标签: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