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05-0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和重要性学科, 增强学生语言能力效果凸显,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为此,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大影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感触颇深,特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基础之上,特作以下探析,权做引玉之砖,以期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完善知识构造和优化课堂效果进献微薄之力。
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大意义
1 阅读教学可以规范学生的一些标准发音。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一些关键性词汇和段落的正确理解,此外,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尚且处于不断积累的过程,尤其那些词汇的正确发音认识有限,并未全面掌握,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有利于增强学生识字能力和正确发音。借助于阅读教学,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那些关键性词汇的准确发音,另外,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的放矢,进一步检验和提高阅读水平,在积极情感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比如:在讲解某篇诗时,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来引导学生辨别和读准字词,借助于阅读,学生可以又快又好的记忆这些字词正确的发音,便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更多知识,夯实基础
2 阅读教学有助于深化学生全面和正确理解课文。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促使学生积累一些基础性知识,更要逐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能力,进而完善他们知识构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全面和正确掌握课文内容。深处触及教材内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讲解某篇课文是,为了促使学生对于教材人物的内心情感和优良品质形成形象和生动的认识。通过回忆一些曾经阅读过的相似题材,促使学生心灵受到感染,继而和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此外,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上下文感受关键字词带来的丰富情感。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以期优化课堂效果。
3 阅读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记忆和应对考试,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诗句和段落需要背诵和记忆的。阅读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记忆力。比如:在讲解某篇课文时,学生借助于朗读,那些不同词汇表达不同情感进而深化印象,便于学生迅速记忆诗句构造,便可以轻松背诵。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举措
1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阅读情绪,因此,在上课前,作者时常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触及作者情感。通过课前预习,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要求学生进行预读课文,对于那些关键性词汇和落点进行显著标志,并富有感情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还应结合不同情感采取不同声调和语速进行阅读。比如:当讲解一些饱含深情的课文时,语气应放缓。在学习一些节奏欢快的课文时,应快速阅读,针对不同情感和内容进行富有情感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提前触及课文内容和增强阅读兴趣和热情。
2 教师示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在阅读教学中,作者时常善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而最大限度优化课堂效果。继而促使学生兴致勃勃的阅读,喜欢上阅读。此外,小学生独特年龄特征和认知思维,他们很容易受到课堂因素影响,为此,在阅读教学中,作者时常富有感情的阅读,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氛围中,在亲身体验中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言而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用不容忽视,高效阅读对于正确发音,提高理解能力和知识记忆等方面效果显著,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作者产生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论文作者:钱喜花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发音论文; 情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作者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