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混凝土材料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论文_林志锋

试论混凝土材料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论文_林志锋

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在建筑结构工程进行过程之中,混凝土作为最重要的建筑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质量,所以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影响为着手点进行分析,从而从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以及配比等多个方面提出预防措施,以此实现对于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建筑结构工程;质量影响

混凝土的材料的选用与配比都是影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在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之中还不能够真正将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致使混凝土材料在选用、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上还存在着相应的不足,下文将具体阐述混凝土材料对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及预防措施这一课题,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建筑结构工程之间的关系

一般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着相应的要求,这个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值来实现确定的,等级划分一般分为C7.5一直到C60十二个等级,在不同的工程之中需要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一般强度等级应该等于或高于C15,比如说在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之中以及耐久性要求较高的结构工程之中可以使用C15到C30范围内的混凝土。我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混凝土在不同建筑结构工程之中也有明确规定,一切钢筋混凝土构件所应用的混凝土强度应该在C15及以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高于C30[1]。当使用钢丝、钢绞线以及热处理钢筋作为预应力钢筋时,其基本混凝土等级应该使用C40及以上。

所以除了在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基础之上还需要针对建筑结构工程进行分析与研究,还需要探究工程结构能够划分到哪个部分,如在板、墙、梁、柱等,都需要进行测量,并且需要去明确环境类别,可以通过对于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探究与实验,来进一步实现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建筑工程之间关系的明确,为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与应用奠定基础,以此推动建筑结构工程的发展。

二、加强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与选用

混凝土在采购与管理的过程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混凝土原材料管理制度,根据混凝土的生产需求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首先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粉煤灰以及砂石材料,不同材料在使用以及管理的过程之中一定需要去明确原材料的基本品种与规格,根据原材料的进货以及出货记录进行库存量的调整与掌握[2]。原材料在采购的过程之中,每批原材料都需要具有相应的出厂质量证明,并且在采购完成之后还要针对原材料进行复检,细化到不同批号的水泥都应该进行测试。

原材料在进场之后应该进行标识,并且粉状的外加剂应该实现防潮处理,因为受天气的影响与作用,混凝土材料的保存管理工作也是影响材料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除了需要建造干燥通风的材料储存环境之外,还要针对砂石料以及水泥定时进行含水量的测定,这种加强检测的方法能够提升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管理工作与选用工作,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有效管理。这样通过规范的管理行为以及详细的记录行为,能够加强对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材料损耗严重,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利用程度,最终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有效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材料的选择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明确共有哪几种配比材料,首先就是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泥和水进行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泥浆体,能够将不同的集料进行粘合。

比如说常见的硅酸盐水泥就是经常应用于工程前期与后期,其强度高、抗冻性能与抗炭化性较好,但是同样有其相应的缺点,就是不适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之中,同时耐腐蚀性也往往较差。所以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之中,是可以使用硅酸盐水泥进行施工的,在标准的养护条件下,三天的抗压强度就能够达到一个月的一般强度左右,具有较好的强度增长率[3]。

一般来说为了降低成本,通常会使用混合材料进行作用,所以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实现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协调与统一,在利用石灰石以及矿渣等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的同时降低水泥成本、实现产量的提升,但也能够保证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质量。同时也可以加入活性混合材料进行性能上的改善,来降低水化热等。所以在水泥的性能方面进行考虑时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品种以及安定程度,这个安定性最后体现在建筑物成品的强度结构上,安定程度较低的水泥,最后建筑物会产生结构强度下降坍塌、开裂等问题。

除了水泥之外,集料也是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材料,是砂子与石子两种材料的总称,集料的级配与粒径都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中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一般来看,粒径大于4.75mm的被称为粗骨料,其中包含卵石与碎石,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应该低于百分之一,因为粗骨料中的泥块在施工过程之中往往会存在着破碎现象,为工程带来不稳定因素,所以在粗骨量的含泥量上应该加以控制[4]。除了骨料之外,还需要选择相应的集料,沙粒之间的空隙越小,说明集料相对较小,这样混凝土的实际骨架就会相对密实,这样一来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与耐久性也会得到相应的增强[5]。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采取筛分法进行测定,选取细度模数来进行砂粗细度的表示,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在砂率上应该进行降低,水泥用量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不仅仅是和易性提升的根本,也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二)注重比例的配置

比例配置上分为很多,比如集料配比、水灰比、以及外加剂应用比例等,以水灰比为例,水灰比能够从根本上影响水泥浆的粘稠程度以及流动程度,所以一般来说,水泥浆相对较为稠密时拌合物流动程度会变小,而水灰比扩大时流动程度也会相应扩大,从比例上来看,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强度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配置适当比例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去使用一些外加剂,这些外加剂能够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耐久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有利于其工程的成本控制,比如说在混凝土之中如果添加相应的引气剂,再结合施工的搅拌工作,能够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等[6]。另外想要去实现成本控制,除了添加集料来增大水泥的产量之外,还可以通过外加剂添加的方式,实现水泥的节约,这里推荐使用减水剂,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基本强度。

结语:

在混凝土材料应用在建筑结构工程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从材料管理、材料制度、混凝土材料的选取以及配合比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对于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利用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配置比例,注重材料的选取,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为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质量奠定相应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鹏举.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6 (39):7-8.

[2]吴兆军. 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的预防[J]. 科技与企业,2013(06):211.

[3]罗进才.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中的建筑材料影响分析[J]. 江西建材,2016(04):99+102.

[4]李峰,邹尤,李伟. 关于建筑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影响的探究[J]. 科技与企业,2014(05):187.

[5]段平. 层状双氢氧化物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6]付泽武. 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自保温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论文作者:林志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试论混凝土材料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论文_林志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