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为单位创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种道法

以小组为单位创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种道法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 377101

如何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这个小集体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但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弊端是课上合作课下散,不利于学生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是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课下小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促进了团队学业成绩共同提高。这二者均侧重关注学习,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一种组织形式:课上,是互帮互助学习的小组,课下,是自治自律的集体。从课上延伸到课外,成为一种集体合作自治、互帮共进的一个学习成长单位,这就是“学生成长共同体”。

一、创建准备

1.班主任准备。首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背景,然后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特长、身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学生每六人一组,每组内两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两个待转化生,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总成绩、语言表达能力、视力、性别等大致均衡,初步拟定分组名单。其次,制定包括组名、组长、组歌、口号、愿景、学科长等项目的电子样表供学生参考。

2.学生准备。课桌凳以小组形式,与黑板垂直摆放(也有面向黑板转脸成小组的)。在班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小组组建,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生活。

二、成长共同体创建

1.分组。班主任依据初步分组名单,组织学科教师、班干部商讨小组成员构成,确定后按名单在班级宣布分组,各小组到指定小组座位组建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课外活动的最小单位。

2.组内机构设置。建立双线并行的成长共同体,即学术体系和行政体系并存,学术体系用于课堂学习,行政体系用于管理和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小组组内讨论创建行政体系,依据成员专长民主产生小组长、纪律长、卫生长、活动长等负责相关工作,按照学科及成员特长设立各学科学科长,各学科长接受班级各科课代表乃至学习委员的领导,负责本小组组织讨论、作业等学科学习,要做到人人都是学科长,促进每位成员自信发展。

3.小组座位安排。两名优秀生面对面坐中间,两个中等生分别坐在高分生的右侧,两个待转化生分别坐在高分生的左侧。或者待转化生坐在小组长旁边,利于优秀生或组长及时提醒待转化生专心学习,并及时辅导,其余人分坐。确保组内把不守纪律的待转化生分散坐,便于辅导帮扶。

4.小组长带领成员商定组名、组牌、组训、口号、愿景、公约、组歌等小组文化建设内容。

三、运行评价

总的来说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而不是直接评价每一位学生。

1.小组座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每隔两周或一月按某一约定顺序轮换,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不会长期固定在教室的某一位置,防止对学生造成视力、身体危害。

2.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和小组长商定小组量化加分和减分项目及分值,形成初稿,在全体同学民主通过后,形成班级公约和实施细则,作为小组量化积分的操作依据。并由班干部分工分项负责进行小组量化计分。

3.头一天的作业由每小组学课长(或组长)检查、收交。课堂学习时,教师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各小组按成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惑、小组展示汇报、适时质疑补充、总结归纳提升等学习流程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科长(或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照起立、聚首、开口、讨论、评价五步骤交流学习成果,完成问题清单或生成小组共性问题,并做好汇报交流分工。小组展示汇报时,首先全体组员报告“我们某某组,我们的口号是……”;学科长(或组长或小组主持人)接着过渡“下面由我们小组汇报某某内容,首先请某同学发言”;发言的同学汇报学习成果并在发言结束时征求意见“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吗”(他人可举手示意,在汇报人或汇报小组点名后,提出疑问或补充或对发言的同学加以评价“我觉得某某的发言……”);针对他人提出的疑问或补充,展开对话,对别人提出的评价或补充及时予以感谢;组内其他成员依次汇报;如小组存在共性问题可由一人在汇报时提出,在全班寻求解决办法。汇报完毕后,学科长(或组长或小组主持人)“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其他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或补充或对该组加以评价,交流对话过程中双方对要注意语言表达要礼貌、到位、准确、简洁明了、诚恳。

4.评价体系。实行小组捆绑评价,即以小组为基本评价单位,为每个小组建立档案或在班级设立小组积分榜。把班级各组及组员名字全部列入评价表,内容包括每日课上课下表现及学业成绩、作业完成、晨读、纪律、卫生、两操、路队、安全、各类竞赛活动等,把每位学生的加减分情况均记入小组总分。每月评选出月度优秀小组,学期末依据各小组获得月度优秀小组的次数评选优秀小组上报学校表彰。

学生成长共同体就是由原来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只关注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原来的小组为一个共同体,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小单位。在成长共同体中,学生能够互相依靠、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班主任把班级管理工作部分下放,促进学生自治,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在班级的存在感、归属感,感觉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有价值的,如顾城所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论文作者:种道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以小组为单位创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种道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