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因明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论文

汉传因明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论文

汉传因明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

乔 敏1,张晓翔2

(1.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 300350;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 汉传因明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当前汉传因明教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以佛学院和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要阵地的因明教育不断推进和深入,但也存在人才培养不足、现实需求薄弱等问题。加强汉传因明教育是抢救和保护“绝学”因明的基础和前提,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拓展研究视野。我们要重视因明人才的培养问题,在充分认识因明的学科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因明研究团队建设与合作,扎实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因明普及与教育,丰富因明教学内容、强化因明教材建设,推进汉传因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因明;汉传因明;汉传因明教育

因明源于古印度,是世界逻辑三大传统之一。唐朝玄奘西行求法归国后,译传古、新因明典籍多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传因明。汉传因明是“以汉字为载体,以唐玄奘翻译的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为主要经典,同时包括唐代以前传入的古因明著作的传承”〔1〕。汉传因明教育伴随着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而进行,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一、当前汉传因明教育的现状

(一)当前汉传因明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汉传因明教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由一元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正交试验优化枸橼酸莫沙比利胃漂浮缓释微丸的辅料处方…………………………………………………… 江尚飞等(24):3369

汉传因明教育始于玄奘。玄奘对因明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翻译了古、新因明著作,并发展了以立破为纲、独具特色的汉传因明,还在于他讲授因明,开辟了以丛林师徒传授为主的汉传因明教育。玄奘对弟子耳提面命、口口相传,通过译经、讲经的方式进行,窥基、神泰、文轨、圆测等在唯识和因明方面得到玄奘的特殊培养,他们或根据玄奘的译讲,或根据玄奘的口义,竞相注疏,汉传因明得以在丛林师徒间代代相传,并通过玄奘的门人传到朝鲜、日本等地,汉传因明教育与研究盛极一时。但这种一元化模式下的汉传因明教育主要囿于寺院,相对封闭,“多少带有秘传的意味。一般学者不得师承,即难窥其门径”〔2〕。唐代因明研习高潮过后,汉传因明教育日渐衰微,进入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衰微期。近代以降,汉传因明开始复苏,首先面临的就是汉传因明教育的问题,其显著变化是突破了传统的丛林师徒教育模式的封闭性,开始进入更为广阔的空间,呈现出多元化趋向,汉传因明不仅成为武昌佛学院、支那内学院等寺院、佛学院的主干课,也走进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近代汉传因明教育的多元化趋向对当代因明教育起到了导向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选择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作为数据获取的载体,检索时间为2018年05月07日。第一步,通过高级检索精确限定主题为“旅游者+行为”“游客+行为”的期刊文献,共获取“旅游者+行为”的文献1 760篇、“游客+行为”的文献1 804篇。第二步,为避免出现主题不符,对检索得到的3 564篇文献的题目进行精读,以“与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主题密切相关”为筛选条件,进行首次人工筛选,得到2 893篇文献。第三步,为避免出现重复文献,进行了二次筛选,最终得到2 576篇有效文献作为初始数据,并辅助下载了对应的文献记录,作为后续研究的原始数据来源。

“欲辩理非理,示人以宇宙万有之真相,以因明之学为最。……立论者必先明其所立之理,是曰‘自悟'(Useful for self-understanding)。使敌者同喻斯理,是曰‘悟他'(Useful in arguing with others)。”〔6〕开展因明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就并购价值创造机制进行了研究,以美团与大众点评的案例作为实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的是其外在机制因素,对于自身并购活动所导致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没有做出过多阐述,这是本文的研究不足。本文就美团的大致价值增值动因进行分类,对于战略动因、市场动因以及协同效应的显著作用致使企业产生了价值创造的明显动因,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价值创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风险、及机遇也是价值创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企业来说要重视这些因素。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价值增值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就美团与大众点评的重组也说明了这点。

而抢救“绝学”因明,最重要的是抢救“汉传因明”,关键在于加强汉传因明教育。加强汉传因明教育,是抢救因明的基础,是保护和发展“绝学”学科的前提,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只有持续推进汉传因明教育,注重因明人才的培养,才能确保“绝学”因明“有人做、有传承”,使因明不至于陷入亡绝的境地。

(二)当前汉传因明教育的困境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看上去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来、用得上。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4〕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重点任务中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5〕这对于“绝学”因明是一种支持和鼓励。

汉传因明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是与佛学、哲学等交相互动的,是中国逻辑、中国佛学乃至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汉传因明教育,加强因明研究队伍建设与因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拓展研究视野,对于哲学研究、佛学研究、逻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汉传因明教育的覆盖范围过小。虽然部分佛学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因明教育上已取得一些成绩,但就其覆盖范围来说,不论是与唐代研习因明的高潮相比,还是与近代因明的复兴相比,都相差甚远。因明教育在寺院和佛学院的开展并不顺利,“因明义奥,读解为难。难在一是经典原著难读,有一套独特的术语,二是用例难懂,往往涉及佛教经论和古印度哲学背景……汉传因明的作用不明显,与僧侣的日常修行、读经、讲法、应对脱节,使出家人产生了因明无用的误见”〔3〕。较之先前僧众占据因明研习的主流,当前寺院和佛学院在因明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严重削弱,除刚晓法师和慧观法师所在的杭州佛学院在因明教育上最为出众外,其他寺院和佛学院的因明教育略显逊色,无论是在因明课程的开设上,还是因明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等方面,都远不及近代时期的闽南佛学院、支那内学院等。因明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也面临重重阻力,目前开设因明课程的仅限于部分院校,逻辑学专业的学生不知因明为何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汉传因明教育的范围越来越狭窄,居士于近代因明教育上的主力军作用在今日已丧失殆尽,社会人士对因明的认识趋于浅薄,对因明教育的支持力度明显弱化。

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通过加强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业绩考核与评估,督促图书馆馆员提高为高校师生服务的质量。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为工作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激发馆员的潜能,赋予馆员更大的自主权,成就自我,成就他人,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和成就感,使其更适合于图书馆未来发展。

再次,因明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教材建设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因明教材建设相当薄弱,符合当前因明教育需求的教材数量严重不足,且问题突出。一方面存在着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因明研究新成果、新方法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前可用作教材的多为研究型著作,而非通识性著作,且多重义理研究,轻视因明发展史。再者,缺少通俗易懂的普及性、一般性因明读物。

此外,因明研究成果发表困难。长期以来,因明刊物的出版、因明文章的发表都十分困难,因明学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因明研习者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尴尬局面严重限制了因明研究与因明教育的发展。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的会刊《因明》,为因明研究提供了一块言说的阵地,吸引了无数因明研究者,乃至佛学、逻辑学、哲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大量稿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明成果发表困难的严峻状况和尴尬局面。但从学术期刊的刊发量来看,因明研究成果的发表甚少。基于现实考虑,年轻学者,特别是研究生,在确定研究方向时望而却步,这对因明的长远发展与因明教育来说尤为不利。

在针对城乡进行规划的时候,由于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势必会直接导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影响,不仅资源会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而且成为交通也会越来越堵塞等。除此之外,在针对城乡进行规划的时候,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制度来进行,这样在无形当中就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被加大。

二、汉传因明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抢救“绝学”因明,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汉传因明在我国经历过几次衰微,甚至一度亡绝,已经成为绝学。1982年,在党和国家“发展科学、抢救濒临亡绝学科”的号召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因明列为“绝学”学科,呼吁“抢救因明遗产、推动因明发展”;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又将因明列入“特殊学科建设工程”中的“绝学”类,并通过立项进行抢救和保护等方式予以重点扶持。

虽然当前汉传因明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在整体上相对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汉传因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当前汉传因明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人才资源不足,二是现实需求薄弱,同时,还有因明自身发展的问题。

此外,社会组织在汉传因明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审批,正式成立了中国逻辑学会因明专业委员会,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和两届国际因明研讨会,创办并出版了十一辑《因明》会刊,联合其他单位共同举办了六届因明人才培训班;杭州佛学院正式举办了多期梵文公开课;中国因明网、燕山大学因明文献中心、玄奘研究网因明学研究专栏、戒幢佛学教育网因明学研究专辑、佛教导航因明栏目等,为因明研习人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因明学术组织的成立、学术会议的召开、网络资源的优化,以及各类因明培训班、梵文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当今汉传因明教育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对汉传因明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提高思维水平,拓展研究视野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尤其是对因明等濒危学科的抢救,汉传因明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一方面,佛学院的因明教育继续推进。目前,杭州佛学院、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江西佛学院等均开设因明课程,特别是刚晓法师、慧观法师所在的杭州佛学院在汉传因明教育上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为因明人才的培养和因明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因明教育不断加强。截至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逻辑学、宗教学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开设因明课程,并大力培养汉传因明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并培养了第一位汉传因明方向的博士巫寿康以来,至今以汉传因明为研究方向并取得博士学位的有黄志强、张晓翔、汤铭钧、淮芳、程朝侠、傅光全、戎雪枫等,而以汉传因明为研究方向并取得硕士学位的多达40余人;此外,有部分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因明课程,如中山大学逻辑学专业开设因明概论课程,复旦大学宗教学专业的梵文课程中开设因明一和因明二,主要学习“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等。

物理化学法——水电解法、质子交换膜(SPE)电解水。水电解制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方法。是将2个相互接近的电极浸没在水中,在两电极间加一个直流电压,使水发生电化学反应,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进行分解,在阴极通过还原产生氢气,阳极通过氧化产生氧气,氢气生成量大约是氧气的两倍。

其次,因明教育的师资紧缺。师资紧缺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前的因明教育在师资方面存在着多重矛盾。一方面,教师年龄呈现出结构不优,甚至失衡的状态,老一辈因明专家在因明教育事业上发挥了中坚力量,但随着老一辈僧俗退离因明教育第一线,加之年轻师资断层,师资力量愈显薄弱,人才梯队建设急需改善和加强。另一方面,教师的补充极为困难,这与因明教育的覆盖范围小有着直接关系。尽管近年来培养了一批因明方向的硕士和博士,但绝大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继续从事或专门从事因明研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开设因明课程的院校少决定了因明方向的师资需求少,可提供的教学和科研岗位相应就少,出于现实需要,因明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只能转向其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甚至转向其他工作,因明人才队伍的结构急需优化和改善。同时,因明的学科性质也限定了后备师资的来源范围越来越小。国家在加大力度培养因明人才的同时,挡不住因明人才流失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是解决当前因明教育师资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汉传因明教育的发展思路与展望

(一)充分认识因明的学科价值与现实意义

充分认识因明的学科价值与现实意义,是促进因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明确和凸显因明的“绝学”、冷门学科的价值意义和地位,是抢救因明的先决条件之一;凝练因明的学科发展方向,挖掘其现实作用,才能激发大家对因明教育与因明研究的认同感与自信心。政府与文教主管部门应对“绝学”因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出台完善“绝学”学科扶持政策,在政策上保障因明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导向上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参与。无论是玄奘、窥基等高僧大德,还是近代的杨文会、欧阳竟无、吕澂、虞愚等人,当今的刘培育、沈剑英、郑伟宏、姚南强、张忠义等学者,每一代学人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是因明的守护者、传承者与发展者,新一代的因明教育者、研究者要秉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增强对因明的自信心与归属感,不为浮华,有所突破。

(二)切实加强因明研究团队建设与合作

切实加强因明研究团队建设与合作,是促进因明教育的首要举措。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汉传因明研究团队主要有以刘培育、张忠义带领下的研究团队,沈剑英、姚南强带领下的研究团队,郑伟宏带领下的研究团队,以及曾昭式带领下的研究团队等,这些研究团队在汉传因明人才的培养、汉传因明成果的出版与发表,以及汉传因明研究项目立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持续发挥研究团队的优势与作用,加强研究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因明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保障因明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为因明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在此基础上以联合课题研究、联合人才培养等方式连接国内外因明学界,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因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和提升汉传因明教育整体水平与实力的有效途径。

(三)扎实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因明普及与教育

开公共课往往是吸引高校学生了解某一领域的最主要方式。开展因明教育较为成熟、稳进的高校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因明公共课,向学生普及因明知识,逐步吸收少而精的优秀人才进入因明领域。扩大已开办的因明后备人才培训班、梵文培训班的规模和影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佛学院开展因明培训,吸纳更多因明研习者和爱好者。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因明教育和因明研究带来了机遇,特别是为自主学习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实现因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是当今因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一是依托慕课、公开课等网络平台实现因明网络化教学;二是加强因明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在最大程度上拓宽因明教育的受众面和受众渠道。

藏传因明在藏传佛教中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寺院都将因明作为必须按学制精修的重点课程。格鲁派注重并发扬认识论在因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因明论是修行成佛的重要途径;雍仲苯教从因明学角度论证该宗派所持有的教理,并着重于苯教因明论著的学习〔7〕。藏传因明“在实践上开拓了广大民众的学习方式,吸纳了对因明传承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8〕。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可以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多层次互派年轻学者交流的形式,加强汉藏因明学界在因明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汉传因明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四)丰富因明教学内容,强化因明教材建设

丰富因明教学内容,强化因明教材建设,是促进因明教育和因明研究的有效措施。补充因明教学内容的不足,包括但不限于因明义理,还应涉及因明传承与发展史、国内外因明研究前沿问题等。应凝聚学界力量,编写一批适合当前教育需求的高质量的因明教材。注重因明普及读物的编写,使因明告别晦涩、难懂等刻板印象,不断提升因明的大众基础,赢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2〕吕澂.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C〕∕∕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238.

〔3〕姚南强.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J〕.世界宗教研究,2003(4):133-136.

〔4〕新华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2018-10-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5〕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18-10-12〕.http:∕∕www.gov.cn∕zhengce ∕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6〕虞愚.因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11.

〔7〕才让道吉.藏传佛教寺院因明学教育制度述略〔J〕.西藏研究,2015(3):52-57.

〔8〕刘培育.中国因明研究:为往圣继绝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4-06(6).

On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al Path of Hetuvidyā Edu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

Qiao Min1,Zhang Xiaoxiang2
(1.College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2.College of Marxism,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Economics,Huai'an,Jiangsu 223001,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Hetuvidyā educ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At present,the education of 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 has reached a diversified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has been constantly advanced and deepened in Buddhi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for rescuing and protecting the"endangered knowledge"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cultural inheritance.And it also has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people's thinking level and broadening research horizons.We should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talents cultivation.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disciplinary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research teams,carry out multi-channel and multi-level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mote a continuous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

〔Key words〕 Hetuvidyā;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the education of Hetuvidyā in Chinese language-areas

[中图分类号] B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2266(2019)05-0058-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传因明本土化研究”(18YJC72040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因明研究”(12&ZD110)

[收稿日期] 2018-11-02

[第一作者简介] 乔敏,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逻辑史和汉传因明研究.

[DOI] 10.3969 ∕j.issn.2096-2266.2019.05.011

(责任编辑 杨朝霞)

标签:;  ;  ;  ;  ;  

汉传因明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