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而由于电力建设的复杂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电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发展较为缓慢。本文根据当前社会电力建设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完善检测、评估制度,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安全管理,加强电力建设行业监控和管理制度四个管理措施,以此来促进电力建设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发展措施
1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发展现状
1.1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一方面,电力建设工程的危险系数不言而喻,其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要足够完善,这就增加了成本,而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一些机械设备难以得到更新换代,使用寿命被延长,企业薄弱的管理意识增加了电力建设工程的危险系数;另一方面,虽然社会迅速发展,但拥有相对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多数企业选择雇佣一些临时员工来解决现有问题,整个企业整体的专业性有待考量,一旦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安全便难以得到保障,由此便可看出目前电力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除此之外,目前还存在这样一个隐形问题,多数人在进行机械管理或者进行电力工作时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产生一种“佛系心理”,这些工作者安全意识淡薄,将生命置于悬崖边上。
1.2电力建设工程过程复杂,安全系数难以保证
电力建设工程不仅仅是依靠某一个单位或者某一过程便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结合多个单位、多种技术、多种设备、多种测量和检测等来共同完成的复杂的电力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程序的复杂、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外界环境都将影响电力建设工程这一作业的完成。这里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个情况,一些城市的人流量相对较大,像北京、上海、浙江等城市在进行电力建设作业时涉及各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如参与的市民、车辆的流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监督和管理人员等,各种因素难以把握,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力较大。再者,电力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当地人员的高度配合,同时外界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部分地区政府为了不影响当地的交通等问题便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项工程,无法完全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3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任何一项工程的实施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现代经营管理体系来解决问题。目前我国电力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1)虽然社会在逐渐进步,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坚持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效果可想而知,国家确立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但所反映出的实行效果却并不理想,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重视程度明显不高。(2)每一个企业都制定了安全责任制度,何况是电力建设工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甚至领导者都更加看重工程的具体建设,对于安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表明,即使确定了安全责任制度,但执行力度也难以完全落实。(3)未能正确使用大数据,现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能充分分析并且展现后台的信息情况,对于电力企业来讲,一些情况的统计分析、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科学的数据需要大数据来体现,在借用安全管理辅助软件的同时,尽可能地发挥辅助安全管理的作用。
2电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发展分析
2.1完善安全管理机构
电力建设管理机制和电力建设安全性保障息息相关,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电力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因此购买电力工程建设的材料必须严格把关,层层监督,只有严格把控才能整体提高电力建设材料的质量,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材料的购买必须严格把关,就施工电线来说,要仔细挑选合适的施工电线,格外注意外层绝缘皮的薄厚程度,要符合建筑工程电力应用的质量标准,监督部门也要切实的负起责任,认真负责的监督建筑施工全过程。最重要的是做好安全设施,提高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能力,在实践操作中与经济责任制度相结合,提高工作的安全性。要完善和调整电力安全管理系统,在管理层内部也要及时建立起电力安全管理监督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体系,在实际中更好的发挥其安全性能,构建出现代建筑工程电力建设安全控制管理结构体系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2.2优化安全管理队伍
电力建设管理队伍是决定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实现工程内部电力管理人员自身管理优势的最大化,科学改进电力建设系统,大力提高安全管理现实作用。一方面,应该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培训,与此同时,要对电力建设人员进行理论教育,确保内部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另外,需要在电力建设实际操作方面对电力建设工程人员开展人员专业化技术理论知识的训练,以增强技术人员在施工设计图纸中原本缺乏的应用能力。比如培养电力建设专业技术指导理论,以确保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的实现,工程实施技术人员可以与理论人员同时接受电力管理技术在应用方面的培训,最大化实现现代电力建设系统的内部安全控制作用。
2.3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电力建设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和加强安全配套设施,施工中避免不了设备老化、设备破旧、设备磨损等安全隐患,这大大增加了施工过程的风险和难度。为了使类似的问题得到长期解决,施工单位要格外重视并全力解决,不仅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安全设施的质量和效率,也要编排和制定专门的费用,增强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安全帽、安全绳、等安全防护设备都要符合国家的生产要求,要保证质量合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他们负责。最根本的是加强工人对于工作的安全意识,适当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工人们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施工过程中损坏的设备,也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以维护,配备特种车辆、机械设备对电力设施进行检测、检修和维护,此外,也要为突发情况做好准备,施工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做好紧急救援措施,药箱、消防栓是必须要配备的,是必需品,这会使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保障工人们的人身安全。
2.4完善检测、评估制度
任何工程或者作业,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进行检测,切不可为了尽快完成作业简单进行评估检测,以此来加快进度。对于电力建设工作来说,电力建设作业程序复杂,所涉及的单位也较为广泛,严格按照工序、定期检测与评估是对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保障,也是对社会市场秩序的保证,更是促进国家电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与评估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隐藏性危险进行预测,以便于更快、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益。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煤油石炭等能源的大量消耗,伴随而来的还有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目前的发展趋势,电力能源市场的需求量将会日益增加。然而,电力能源的发展通常与自身的安全管理联系紧密,其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现针对目前电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徐虎丽,闫志雄.电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121+120.
[2]张健.电力施工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J].项目管理评论,2018(06):126-128.
[3]黄亮.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22):142.
[4]王志晖.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0):299.
论文作者:张英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电力建设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行业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