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办独立学院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既是响应教育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号召,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英语基础相差悬殊这一问题做出的最佳解决方案。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独立学院;问题
为了应对因地域教育资源差异或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的高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和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于2004年1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行),并于2007年9月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全国的高等院校纷纷响应号召,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分级教学就是其中最广为接受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分级教学响应《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的目标,将学生按成绩划分为不同等级,配以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从而从理论上实现因材施教,更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民办独立院校为了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为了在生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似乎也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把学生分成快班和慢班(A班和B班);另一种则是分为快班、中班和慢班(A班、B班和C班)。大多数院校按照《要求》所提出的“一般层次”“较高层次”和“更高层次”的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三分法,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细化为A、B、C三个级别。A级为基础较好的学生,B级为基础一般的学生,C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优势非常突出。首先,“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会使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针对性的帮助,成绩越来越差,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而能力强的学生,能力又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只能停留在原来水平,更有甚者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分级教学则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大英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学生水平良莠不齐——一些学生反映“太简单”,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听不懂”——的情况,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安排和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时,分级教学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水平相当的同学共同学习,成绩分化不严重更能促进学生的良性竞争,在学习中出现“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对教学系统实行动态、弹性管理,科学分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以期解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的一种教学新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一、分级教学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心理问题
分级教学的特点是把处于同一英语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班级上课,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率。然而,根据入学时的英语分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到不同等级的班级学习,许多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较大。进入慢班学习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差,又被分到慢班,由此产生悲观不满等情绪,甚至破罐子破摔,失去学习兴趣。由于这一级别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当,教学活动时同学之间不能很好的合作交流,导致学生失去上进心。进入快班学习的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基础好,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等情绪,学习上较放松,成绩提高较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担任不同等级课程的老师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虽说是因材施教,不同等级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就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而言,通过国家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是一条硬性的衡量标准。对学校,特别是对民办独立院校而言,四、六级通过率仍然在招生竞争和学校声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即使不同等级对考试通过率有不同的要求,在慢班授课的老师要让学生达到某一通过率仍旧比快班实现通过率要困难得多。因为好学生接受能力强,进步快,老师授课轻松。相反,基础较差的同学往往学习习惯不太好,学习吃力,进步慢。这样一来,不同等级的授课老师会因为授课的难易度有区别而产生不满情绪。慢班老师会产生“吃力不讨好”的心理。
二、教材单一性和缺乏评价标准的问题
分级教学的核心原则是“因材施教”,因此为不同等级的学生选择满足他们不同需要的教材尤为重要。我国英语长期实行“一纲一本”,即一套教材通用所有学生。部分民办独立学院存在教材的单一性问题。分班只是一套教材上不同的进度,快班多上几个单元,慢班则少上几个单元。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分级教学的原则背道而驰。还有部分民办独立学院给不同等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材。然而,在教材选择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教材评价标准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教材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水平等等问题没有科学的评判依据,基本依赖任课老师的经验来做大致的判断。教材的选择决定了之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一环节上不科学、不严谨的态度会给分级教学带来诸多隐患。
三、学生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评价对于教学体系至关重要。评价主要由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部分学校增加期中考核)。平时成绩依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得出。分级后,由于每个班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教师只能依据上课时对学生的大致印象进行给分。此外,不同等级的教师采用的考核标准不同,导致最终的成绩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期末考试时,分级测试是很多学校采取的考核方式。虽然分级测试能够较好的检测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不同的试卷难度系数不同,慢班采用的试卷难度较低,快班同学会觉得不公平。如果综合测评和奖学金依据这样的成绩进行评定,学生会觉得考核缺乏公平公正性。
四、教务管理带来的问题
分级教学是将全校同一级的学生按英语水平分成不同的等级,那就意味着多专业需在同时段开展大学英语课程,这对于师资力量提出了要求。如果师资不够的话,必然造成大班上课的结果,而大班上课对于语言学习是不利的,会给老师的课堂管理带来新问题。分级教学同时也意味着同级课程重复教学,而重复教学会增加老师的疲劳感。
总之,分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在其实施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及有关专家在实践分级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使分级教学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王青.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娄底师专学报,2003,(02).
[4]马媛.民办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殇[J].中国校外教育,2014,(06)
[5]张敏.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及问题---以黑河学院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
论文作者:陈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学生论文; 大学英语论文; 教材论文; 快班论文; 因材施教论文; 英语论文; 等级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