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 鹏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 鹏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 030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 1m 的结构,大体积特征凸显了水泥的水化热,混凝土结构极易出现温度裂缝,降低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控制水泥的水化热,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关键特征在于“大体积”,施工应用的混凝土用量较多,结构厚实,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配比、浇筑、振捣和养护的要求较高,一旦施工单位在任一技术要点中出现不足,均会引发施工裂缝,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同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参数,也会影响结构性能,引发施工裂缝。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技术要点在于混凝土配比、施工温度、施工工艺及养护工作。

2 施工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模大,在工程中,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水化热,相较于一般混凝土工程,更难以及时排出。如果外部温度低,很容易导致裂缝出现,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更要重视水化热问题。在浇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更强调整体性,浇筑工程通常要求一次到位,不留施工缝。在这一技术要求下,混凝凝土材料必须科学配比,结构也要经过验证,确保科学性。工程完工后同样要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结构处于良好的温度及湿度环境中,满足养护天数要求。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 混凝土配比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在于水化热的控制,水化热来自于水泥材料,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混凝土配比的控制,减少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可从水泥的选择、水泥的用量控制、水灰比的设计和外加剂的添加入手。在水泥的选择中,施工单位优先选择水化热偏低的水泥材料,如矿渣水泥、硅酸盐水泥或者大坝水泥等。以 A 土木工程建筑为例,该企业将标号为 525# 的矿渣硅酸盐水泥作为原材料,水化热处于 42.5℃~52.5℃之间,和当地气温的差值较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更易控制,减少温度裂缝出现的概率,提升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在水泥的用量控制中,施工单位可通过水泥用量的降低,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的水化热。施工单位需在施工前开展多次混凝土配比试验,在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选择水泥用量最低的配比,减少水化热及毛细孔的出现,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同时,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适量添加粉煤灰,添加量控制在 10%~30%之间,实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标。在 A 土木工程建筑中,施工单位选择当地火电厂的粉煤灰作为原料,每立方米添加 55kg,可以将水化热降低 4℃。在外加剂的添加中,常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添加剂为减水剂、膨胀剂及缓凝剂,三者均具有减少水化热的功能。施工单位可结合土木工程建筑的需求,选择最佳的外加剂,增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另外,施工单位需合理选择骨料,增强大体积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A 土木工程建筑将碎石作为粗骨料,含泥量小于 1,粒径在 5~25mm内,级配良好;将中砂、山砂和人工砂作为细骨料,平均粒径大于 0.5mm,含泥量低于 5。合理的骨料选择将工程的水泥用量减少 10%,将水化热降低 5℃。

3.2 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温度的控制涉及施工及养护两个阶段。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尽量选在早上或傍晚等温度偏低的环境,开展浇筑施工。在施工现场的砂石堆场设置遮阳棚,或者用湿麻袋覆盖,必要时可以在混凝土拌合前,用冷水冲刷碎石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泵送时,施工单位可在泵管中缠绕草袋,并向草袋中喷洒冷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同时,施工单位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模板中设置冷却水管和传感器,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在内外温差超过 25℃时,向冷却水管中通冷水,利用传热作用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小温差,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在养护阶段,养护人员需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设置补水软管,软管上方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一层保温草帘。补水软管每隔 100mm 的位置开设一个 5mm 的小孔,定期向补水软管中注水,实现保温保湿的养护目的。保温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产生干裂裂缝;保湿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拉应力,出现贯穿性裂缝。养护工作需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 12h 进行,并维持 2 周以上。

3.3施工工艺的控制

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模板施工、浇筑施工和振捣施工三个环节,施工单位需保障各个施工环节的规范性,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在模板施工中,施工单位大都选用砖胎膜或者木模,这两类模板的传热性能较差,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可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如果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较高,不得不采用钢模板,施工单位需在钢模板外侧设置保温措施,如悬挂阻燃草纤被等,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热量散失过快。在浇筑施工中,浇筑方法由土木工程建筑需求、钢筋疏密和混凝土供应方式决定,最常用的是分层浇筑方法,如分层分段浇筑、斜面分层浇筑等,每层混凝土的厚度约为 1.5m。在确保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进入初凝阶段后,才可以开展第二层浇筑施工,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施工缝,影响结构强度。分段分层浇筑是将混凝土结构划分为多个部分,分部分开展分层浇筑,该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或者长度较长的土木工程建筑;斜面分层浇筑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浇筑,适用于坡度小于 1/3、长度大于厚度三倍的土木工程建筑。如果混凝土浇筑的场所为岩石地基或者混凝土垫层,需设置防滑隔离层,即涂刷两层沥青胶,再撒铺厚度为5mm 的砂子,提升浇筑面的平整度,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较大应力,影响质量。在振捣施工中,施工单位需安排专业人员监督振捣过程,防止振捣不实或漏振引发质量问题,而且振捣设备不可以触碰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影响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组成,导致返工现象。同时,施工人员需根据行列式的次序选择振捣设备的振捣位置,振捣设备的移动距离小于其有效作用半径的 1.25 倍,大约为 37.5~50cm 之间。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无气泡时,可停止振捣。以 A 土木工程建筑为例,施工单位为每个作业带配置六个直径是 50mm 的插入式振捣器,分别布置于出料口、斜坡中部与斜坡坡角。首先进行出料口位置的振捣,形成流坡。按照事先设置的阵列从下往上振捣。针对振捣中出现的泌水现象,利用海绵吸收水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通病。在振捣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进行表面收光处理,通过长度为 2m的刮尺,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层刮除。针对刮除中发现的凹坑部位,用同样的混凝土原料填平。当混凝土结构收浆进入初凝阶段后,利用木抹子进行二次抹光,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平整度,避免收缩细缝的出现,然后即可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一般混凝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在设计与施工中都要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满足工程要求,技术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依然常见,随着技术水平及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相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更高,为现代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晴,吴林兵. 关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思考 [J]. 江西建材,2016,( 03) : 96.

[2] 高琛琛. 试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 赤峰学院学报 ( 自然版) ,2016,32 ( 5) : 79 -80.

论文作者:李 鹏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李 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