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国共产党的衰弱及其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成因论文,衰弱论文,战后论文,共产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共产党(以下简称英共)在经历战前曲折缓慢的上升并在二战期间发展到顶峰之后 就一直走下坡路,不仅党员人数逐年下降,而且政治影响也日渐式微,其主体最终在苏 东剧变的冲击下更名易帜,淡出国际共运大家庭。这一现象发生在曾经“领先世界潮流 ”并且仍旧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确实有许多令人费解之处。本文将在全面考察 英国共产党艰辛的衰退历程的基础上,多维度多视角地揭示其日渐式微的原因。
一
20世纪英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以二战结束为分界线,二战结束前总体上处于缓慢上升阶 段。
在一战的硝烟刚刚消散之后,为适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欧洲大陆的革命形势,1920年7 月31日—8月1日,英国社会主义党、社会主义工党、工人社会主义联盟和南威尔士共产 主义理事会等组织经过两年多的“统一谈判”,终于在伦敦召开了“共产主义团结大会 ”,建立了拥有约2000—3000名党员的英国共产党。随后英共即投入到“不许干涉俄国 ”的运动,并发动和支援了各种罢工斗争。英共的行动为党赢得了声誉,党员人数1926 年9月增加到10000人。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共积极组织了失业工人“饥饿大进军”等群众运动 。正值群众运动高涨之际,共产国际指示英共改变其支持工党上台执政的策略,正式提 出“阶级对抗阶级”的新路线。新路线执行的结果使英共陷入严重的孤立,党员人数在 1928年到英共十一大期间从7000人减为3000人,英共的工会基础也几乎损失殆尽。此后 随着共产国际逐步放弃新路线的大部分错误理论观点,英共也开始调整其策略与路线。 在1935—1938年间,英共在国内注意同劳工运动的左翼建立联系,组织“团结运动”, 参加和领导了多次工人的罢工斗争;在国际上英共积极投入到反法西斯斗争中。党员人 数也因此从1935年十三大时的7700人发展到1938年十五大时的15570人。
二战爆发后,英共中央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人民参战,表示英共支持民主战胜法西斯 的一切措施,但指出张伯伦政府无法击败法西斯,应该用一个由人民可信赖的代表组成 新政府去取代它,并认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支持英国对德宣战。遗憾的是共产国际 却认定这场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所有交战国的资产阶级都负有责任,各 国的工人和共产党都不得支持战争。受此影响,英共中央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19 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当邱吉尔政府发表了一个严厉谴责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并表 示向苏联提供帮助的声明时,英共开始感到有必要调整自己的策略方向。7月4日,英共 中央发表了题为《人民战胜法西斯主义》的宣言,称英共支持政府反对希特勒的一切战 争措施,放弃成立“人民政府”的主张,呼吁人民团结,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随 后,英共号召工人为战争而加倍工作,增加生产。正是由于英共采取了这一比较正确的 政策主张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以后几年中,英共力量迅速发展壮大。1941年仅有2万 名党员,仅过一年到1942年就增加到5.5万人。
英共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主张和行动表明她是英国社会中一支新兴的社会进步力量 。为了扩大影响,英共在成立后的第三年即1922年就参加了大选,在其提出的6名候选 人中有两人当选议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时的英共是英国政治社会中一支不容忽视的 力量。因此,从总体上看,二战结束前,英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虽然曲折、坎坷,但其发 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二战结束前英共缓慢上升的发展势头在战后并没有保持下去,而是开始走下坡路,其 衰退大体经历两个阶段。
1945年到1968年是其衰退的第一阶段。1945年二战硝烟甫定,英国就举行了战后第一 次大选,英共凭借其二战期间的表现和影响一举赢得两个议席,加拉赫和皮雷廷当选为 下院议员。战后初期,英共对以艾德礼为首相的工党新政府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并于19 46年再次申请集体加入工党,但再次遭到拒绝。1947年英国发生战后经济危机,针对工 党政府在危机中的表现,英共认为工党政府已从其竞选纲领后退,开始走一条介于资本 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而当1948年冷战开始后,英国工党发起了大规模的反 共运动使英共的处境日益困难,党员人数开始下降。在1950年2月大选中,共产党提出 的100名候选人,97人失去竞选押金,连一个席位也没有得到。(注:[英]阿伦·斯克德 、克里德·库克《战后英国政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70页。)此后英共在历 届大选中均一无所获,长期被挡在英国主流政治社会之外。
面对二战后新的国内外形势,英共开始重新思考其战略策略,并着手制订适应新形势 的新纲领。1951年英共二十一大讨论并通过了题为《英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新党 纲,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取代“武装推翻资本主义,建立苏维埃英国”。然而, 正当英共为实现新党纲而采取新的战略策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时,由苏共二十大和 随后的匈牙利事件和波兰的波兹南事件所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反共反苏高潮,造成了紧 张的政治气氛,英共处境艰难,党内思想更加混乱。在此期间,有七八千人先后退党, 占党员总数的1/5,其中有许多干部和知识分子,英共出现了战后第一次严重的党内危 机。50年代末60年代初,英共将很大精力放在和平与战争问题上,并逐步形成了“战争 不会打,也打不得”的认识。为此英共在1961年的二十七大决议中提出“今天最主要的 问题是使人类免遭世界热核灾难,争取和平和实现核裁军”,并积极参加了当时的各种 和平运动,尤其是1958年成立的“争取核裁军运动”。这些政策的提出和运动的开展在 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英共战后持续减员的颓势。但60年代国际共运因公开大论战而发生的 分裂又再次使英共陷入困境。
1968年以后是英共力量和影响持续衰退的第二阶段。大约在60年代以后,英共逐渐转 向“意大利路线”。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苏军入侵捷克以后,英共党内在对苏态度 上逐渐形成尖锐对立的两派:以总书记高兰和政治局委员马修斯为首的一派,反对领导 中心,反对苏军入侵捷克,不断公开批评苏联的某些政策,提出了要走英国自己的社会 主义道路。在这一派的坚持下,1967年英共三十大和1977年英共三十五大先后两次对其 党纲进行了修订。1977年8月通过了英共的欧洲共产主义的党纲,在坚持“和平过渡” 的指导思想下发展了以往的纲领思想,提出要根据英国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制订出 本国革命的战略和路线。以原副主席、时任《劳工月刊》的主编杜德为首的另一派支持 苏共立场,不断指责英共领导“反苏”,认为新修订的党纲是修正主义的产物。这种对 立最后导致英共1977年6月又一次发生了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分裂。在锡德·弗伦奇的领 导下,成立了“新英国共产党”。
然而党内分歧并未真正解决。1979年撒切尔上台后对英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多方 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不仅对英国劳工运动的衰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使英共内 部危机日益严重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重新组合,英共党内形成了以党刊《今日马克思 主义》主编马丁·雅克为首的多数自主派和以党报《晨星报》主编托尼·蔡特为首的少 数反对派。这场纷争最后导致反对派被开除出党。英共党内危机虽然暂时解决,但解决 危机的代价是高昂的:英共党员人数锐减。据英共公布的统计数字,1983年尚有党员15 000多人,1985年三十九大时降至12711人,到1987年11月四十大时,党员只剩下9000人 ;党报《晨星报》也落入反对派手中。原伦敦区委主席、全国执委希克斯被开除出党后 成立了“共产主义运动小组”,并于1988年4月召开代表大会,正式同英共分庭抗礼。 此次分裂使英共元气大伤。
苏东剧变后,英共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严重的社会民主党化的倾向。该党继在1990 年10月召开的会议上接受了从党名中删掉“共产主义”的提案后,又于1991年11月正式 宣布放弃党的宗旨、改变党的性质,将其改建为“民主左派”(注:80 Years ofStruggle-Britain's Communist Party 1920—2000,http//www.communist-party.org.uk.)。至此,20世纪英国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自1920年英共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 。
战后英共的力量和影响的日渐式微可从下列表(1)和表(2)的统计数据得到充分的证明 。
表1:1945—1987年英共党员人数③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45 45,435 1971 28,803 1978
——
1955 32,681 1972 28,505 1979 20,599
1965 33,734 1973 29,943 1981 18,458
1966
——
1974 28,378 1983 15,691
1967
——
1975 28,529 1985 12,711
1968 32,114 1976 26,242 1986 11,000
1970 29,356 1977 25,293 1987
9,000
注释:
③Michael Waller and Meindert Fennema,Communist Parties in WesternEurope-Decline or Adaptation,Basil Blackwell Lld,1988,pp.241—242.
表2:1945—1974年英共参加大选所得选票及议员数④
大选年份英共选票 百分比 议员数
大选年份 英共选票 百分比 议员数
1945 102,7800.4 21964 45,086 0.2——
1950
91,8150.3 —— 1966 62,112 0.2——
1951
26,6400.08—— 1970 38,431 0.1——
1955
33,1440.1 —— 1974 32,741 0.1——
1959
30,8960.1 ————
注释:
④[英]尼尔·麦金尼斯《西欧共产党》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35页。
二
前述表明战后英国共产主义运动无论是力量还是影响都是弱小的,并且一直呈下滑趋 势。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战后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英国的产业结构和阶级结构 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初,英国仍然维持以纺织、煤炭、钢铁和造船工业为支柱的产 业结构。到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英国传统的四大产业迅速衰落为“夕阳工业”, 电子、机械、仪器仪表、化学等产业上升为新的“朝阳产业”,第三产业有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出现了“非工业化”现象。尤其是70年代进入新科技革命以来,高科技的勃兴 和“信息革命”带来了庞大的信息产业群体(第四产业)。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劳动 力结构的变化,即脑力劳动者人数逐渐增加和体力劳动者人数逐渐减少;各种工作对劳 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体力劳动也越来越简单。据统计,1960年英国三 个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分别是4%、48%和48%,到1987年农业部门只占就业总量的2.4%, 工业部门占29.8%,服务部门却占了67.8%。(注:钱乘旦等《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这就严重削弱了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英共的 组织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传统工业的衰落导致了英共的衰落。
2.战后英国经济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及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对英共产生了巨 大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在经过短暂的战后恢复以后,不仅 建立起了“福利国家”,而且从1951年到1973年经历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时期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至于有人感叹:“日子从来 没有如此好过。”(注:D.Childs,Britain Since 1945:A Political History,London,1979,p.106.)这一切引起了战后英国人民的思想和要求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求稳怕变, 希望和平。70年代以后,“福利国家”陷入困境,新自由主义抬头并严重泛滥。新自由 主义的进攻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发生变化,他们非常害怕经济危机会继续恶化以至社 会倒退到30年代的困难局面。凯恩斯主义的失败使他们转而支持右翼。英共在慢慢失去 作为自己力量基础的传统工人的同时,又突然失去了新兴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是造成战 后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英共衰退乃至更名易帜的重要原因之一。
3.战后英共生存与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及演 变过程中所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深刻地影响着英共:首先,冷战的发动和马歇尔计划的 实施使处于在野地位的英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孤立地位。英国政府为了获得美国 的援助对英共采取了打压的政策,以抵制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在欧洲的扩张,从而 使英共处境困难;而英共则站在苏联一边反对马歇尔计划,把它描绘得过于黑暗,而没 有看到它给工人带来的实惠,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改造社会的思想失去现实性,并因此 削弱了其对民众的影响力。其次,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波匈事件和60年代的中苏分 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苏军入侵捷克等等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损害了社会主 义在英国民众中的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英共的衰退。再次,苏东剧变以及苏 东剧变前后在资本主义世界所掀起反共反社会主义热潮对英共造成了巨大冲击。长期以 来,英共与苏共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政策理论主张或多或少受到苏共的影响 。因此,苏东剧变在英共党内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这种混乱不仅导致不少党员“迷 失方向”,对共产主义产生动摇、彷徨,而且导致英共出现社会民主党化并最终改名为 “民主左派”。
4.战后英共理论政策僵化、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自身的思想组织建设不力是英共力量 和影响衰退的重要的原因。首先,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英国社会、阶 级结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均发生了不少变化,选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都 对英共的生存与活动空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英共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么未能 及时作出客观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主张,导致对民众的影响力下降,要么理论 政策主张趋同于工党,看不出英共为推动英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采取了多少不同于工党 的措施。冷战结束后英共的社会民主党化对此则是更好的印证。其次,思想组织建设上 出现了重大失误。一方面思想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战后英共先后在英共与工党的关系 、对苏共和中共的态度、对形势的判断与分析以及采取怎样的战略和策略等等问题上, 思想上曾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然而英共在处理思想问题时未能遵循正确的原则,以马克 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开展“讨论”以求得全党思想上的统一,而是采取简单的方式予以 处理,结果导致分歧越来越大,难以弥合。另一方面在组织上未能很好地坚持民主集中 制的组织原则。对不赞同中央路线政策的少数派,原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 方针去教育他们,但却采取扫地出门的方式将其开除出党,结果导致战后英共多次发生 组织上的分裂,每一次分裂对力量和影响本来就不大的英共无异于雪上加霜。
5.英国固有的民族文化特性和经济与政治发展模式抑制了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政策主 张的传播及其影响的扩大。第一,崇尚实用主义与妥协精神的大不列颠民族特性更容易 造就那种实用、渐进、广泛参与、富有成效的民主社会主义运动,而不大可能产生激进 的革命运动。(注:陈林、侯玉兰《激进,温和,还是僭越?》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第529—532页,第557—559页,第586—589页,第600—601页。)第二,资本主义经济 数百年的发展进程是以三次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但在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只有英 国是充分而完整地经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其发展既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 也没有遭到专制的阻挠,表现出某种持续稳定、和平进步、经济繁荣的特征。而经济的 繁荣使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种维护既定秩序的保守心理油然而生,中庸和 妥协由此成为大不列颠社会的特质,任何激进或极端的思想和运动(不管是极左还是极 右)都不可能有太大的市场,而崇尚改良、温和的工联主义社会主义思潮能大行其道。 因此,在常人看来属于激进思潮的英共的理论主张在英国没有多大市场也就在情理之中 。(注:陈林、侯玉兰《激进,温和,还是僭越?》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9—532 页,第557—559页,第586—589页,第600—601页。)第三,再从政治变迁看,在西欧 大国中,只有英国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地和平地完成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旧制度 一点一点地死亡,新社会一步一步地诞生,英国政治社会的民主化以加倍的耐心和无与 伦比的妥协精神实现着,同时也是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前进着。这一独特的政治环境有助 于养成务实的行为习惯,进而积淀成同自己的对手形似对立、实则妥协的思想传统。( 注:陈林、侯玉兰《激进,温和,还是僭越?》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9—532页 ,第557—559页,第586—589页,第600—601页。)第四,英国这种特有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模式所造就的特殊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该国的劳工运动深受工联主义的影响,热 衷于经济领域的斗争,而对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缺乏兴趣。长期使用温和的经济斗争手 段及其有效性,使改良主义和合法斗争的思想在劳工运动中扎下了根。(注:陈林、侯 玉兰《激进,温和,还是僭越?》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9—532页,第557—559 页,第586—589页,第600—601页。)因此以改良、温和为特征的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 就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温床,而英共的社会主义理论自然也就难有生存和发展的余地。第 五,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简单多数制的选举制度对英共这样的小党极为不 利。英国在选区划分上,实行小选区,而且小党派的候选人往往不如大党派的候选人有 影响,这样选民为防止浪费选票常常把票投给知名度大、影响力强的其他主流政党的候 选人。在这种情况下,像英共这样的小党就必然成为英国现行选举制度的牺牲品。可以 说,这种选举制度不改变,像英共这样的小党就难有翻身之日。
标签:英国共产党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英国政治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共产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