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锦龙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我国电力企业正处于深化体制改革的新时期,电力安全生产逐渐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案例分析 电力安全 生产管理
前言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有丝毫松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认真研究对策,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处于可控、在控和能控状态。电力生产是有风险的,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建立日趋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职业安全健康自我管理机制意义深远。
一、案例引出与经过回顾
1、事故案例简述
2005年10月某电厂2台25MW机组同时掉闸,甩负荷48MW,导致主网频率由50.02赫兹最低降至48.84赫兹。事故发生后,地调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调起备用机组,迅速将主网频率恢复正常,未造成对社会的拉路限电。经过技术专家组详细调查,现已查明,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厂检修人员处理循环水泵房开关柜信号故障时,误将交流电源接至直流负极,造成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混接,从而引发了此次机组全停事故。
二、事故原因分析与所暴露的问题
1、原因分析
(1)经调查维护人员工作没有携带端子排接线图,对端子排上的接线方式不清楚,危险点分析不足、无票作业,凭经验主观想象,随意动手接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技术组专家通过对机组跳闸的各开关动作状态及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推断为直流系统混入交流电所致。经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事故状态的开关动作情况相一致。确定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
2、事故定性
一起因维护人员作业随意性大、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危险点分析不足,误将交流电接入机组保护直流系统,造成运行中的两台机组全部跳闸的重大设备事故。
3、暴露的问题
(1)轻视《安规》,没有把其当做工作守则严格执行
《安规》是电力工作者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工作总结,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石和保护伞,是所有电力单位都要严格执行的规定。安规确立的重要意义在于所有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维护人员所暴露的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天马行空式的工作习惯都是其日常工作的缩影。这样长此以往的话,违章操作、违规行为就相当容易发生了。现场的复杂情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很容易成为事故频发的场所,诸如维修人员修理前的填票、需要停电作业的未执行挂地线操作等等,均可能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2)未能坚持抓住安全思想的学习,安全职责不能落实
企业的安全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以该事故为例,运行人员对维护人员的无票作业违规现象视若无睹,暴露出其安全意识的极度欠缺;维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未能够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规程制度,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安全监督不严,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事故中的安全仪器涉及万用表,关键问题在于维护人员的误判,但这个万用表的质量却不能忽视,万用表作为电厂的基础安全工具,质量有必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定期检查更换,对于质量堪忧的安全工具,即使对于训练有素的维护人员,也有可能做出误判,酿成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小见大地看,现场容易有安全隐患的工具,如防止触电的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接地线、承重的安全带等,都需做到定期检测,对于报废管理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可仅仅依据外观而忽略检查工作。
三、由事故案例给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狠抓思想意识,深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全面落实的安全制度规范,首要的是思想上的规范。思想上的重视看似老生常谈,实则效果不佳,厂内不能单单做好表面工作,平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譬如开展习惯性反违章活动,从领导层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学习安全生产的必要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基层人员积极响应,这样安全生产的高度与效果就会显而易见。该事故是重大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简单的操作失误,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其安全意识的严重欠缺,有了这样血的教训,相信事故不会重演,然而重大的意义在于,其他电力企业以此为鉴,真正学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思想。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督
首先是加强基础管理,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第一步。对于事故的教训是,各单位、部门再次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完善、每一项工作、每台设备是否都已明确到人,尤其公用外围系统化学、输煤、除灰等系统的管理,避免存在死角。针对事故原因,要加强检修电源的使用和管理。在保护室、电子间、控制盘、保护柜等处接用临时工作电源时必须经技术部门审批措施到位后方可使用。在上述区域任何施工用电一律从试验电源插座取用,工作票上要注明电源取自何处。第二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监督考核方面,将考核指标与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程管理安全保证的新格局。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委单位(包括短期的小型检修、施工、长期的检修维护、运行支持)的全过程管理,对外委单位安全及技术资质、对其作业的安全措施、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其考试合格后上岗。各部门严格履行本部门、本岗位在外委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不能以包代管,以问代考。对其安全及技术资质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同时对于每一项外包工程作业,必须派出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全程参与其作业过程。
3、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安全培训不同于安全教育,是按具体的工作要求塑造员工的行为方式,以减少员工不安全的可能行为方式类别,是将安全教育转化成投资行为之后的形式;也是使生产者工作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的训练过程。就目前来说,这两项工作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还没有明确的区别。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培训还带有普遍程度的盲目性质。由于企业对安全投资本身认识不深,企业安全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如何使企业有限的安全投资取得最大程度安全培训效果,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提醒我们,要严格履行两票管理规定,杜绝人员违章,从危险点预想、写票、审票、布置安全措施、工作票(操作票)执行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严禁以各种施工通知、文件、措施来代替必要的工作票制度,严禁任何人员无票作业或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对五防闭锁装置进行一次逻辑疏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结束语
总之,以先进的理念和思路为参考,同时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全面地从已有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构建一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施性强、具有电力生产特色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对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丰.新时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范式初探[J]. 科技资讯. 2012(03) .
[2] 欧文.切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J]. 安全与健康. 2012(03).
[3] 王建军.电力安全调度问题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4) .
[4] 刘静颐,邸召强.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电力设计行业竞争现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2).
论文作者:郭凤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事故论文; 电力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原因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