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中财政性财力的优化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财力论文,优化配置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实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战略中,政府的财政性支出大大增加。财政性财力配置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否实现预定目标,而且关系到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财政性财力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国家财政的财力。这是国家政权即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所包括的全部财力,它主要用于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和国防、外交、行政开支、文教卫生、社会保险(障)救济等费用。它是国家进行活动的财政资金来源,从事宏观调控以及综合平衡的财力基础。二是扩大了的财政性财力,就是预算内财力加上预算外资金部分。预算外资金是根据国家规定,由各地区、部门、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按特定用途征收和专款专用的财政性财力,不纳入各级预算,但又成为各级预算的补充财力。它来源于国家预算下放给地区、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和不列入国家预算的财力。我国预算外资金增长很快,实际上已同预算内资金不相上下,必须对其加强管理,使其同样成为国家财力的组成部分。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四是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外取得的财力。在这四个层面的财力中,国家财政财力是主导。在扩大内需的战略中,国家财政财力的运动,对刺激经济的发展,起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和放大效益。
从我国实际出发,作为一般性财力配置优化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财力配置优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就要注意资金使用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的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使财力配置能产生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发动机”和“调控器”的作用。二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在财力配置中,财政性财力居于重要地位,在控制、安排和调节财力支配权、份额、使用方向,在调控各种经济形式的关系中,居于枢纽地位。财政性财力的配置,要对经济体制的转换起积极推动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和完善作出努力。三是要审度国力,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财力安排要留有余地,防止急躁冒进、膨胀过热和虚收实支。四是慎重地处理好一些重要的比例关系。
在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中,财政性财力的优化配置,除要遵循一般性财力配置优化的标准外,还要重视以下问题:
一、提高预算资金的质量
政府的财政性投入,是扩大内需战略中的重要启动力量和推动力量,财政性投入来源于财政性收入。预算资金是国家预算掌握的那部分商品价值量的货币金额,预算部分的财力配置,表面上是以货币形式支配价值量,实质上这些预算资金必须有相应的物资作基础,才能保证财政性财力配置的真实有效和正常运转。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完成商品生产和出售并实现价值后上交的税收。现在一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转化为商品而实现其价值。企业利润中的虚假成分比较多,部分税收也有虚假成分。这样必然构成虚假的财政收入,财政用这部分收入去安排支出,必然造成虚收实支。因此,政府在扩大内需中增加财政性支出,首先要认真考虑的是预算资金的质量问题,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预算结构与投资布局,作为提高财政性财力优化配置的根本问题来抓。
二、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财力配置调控
在扩大内需所需要的投入资金中,预算外资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预算外资金的财力,如果不讲究优化配置,不仅会影响扩大内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会对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预算外资金现在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散”。即对象多、项目多、渠道广、铺面大、关系复杂。二是“大”。在相当多的地方,预算外资金已等于或大于同期预算内资金。三是“乱”。在不少地方,不仅收取方式乱,而且支出方向和方法也都相当混乱。
因此,对预算外资金用于扩大内需项目,应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有效的监督与合理的财力配置,否则,扩大内需中财政性财力的优化配置,会因预算外资金的失控而动摇了基础。
三、妥善处理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的关系
在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中,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财政性投资。如何妥善处理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的关系,使二者能科学组合并产生最大最佳效益,是财政性财力配置优化的重要课题。
近些年,由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效益下滑而各种收费却大量增加,保持多年的上紧下宽的财力状况发生了变化,变成上紧中宽下紧的菱字型。各地都希望能有中央投资的项目在本地“落户”,由于中央财力有限,有些项目只好采取中央与地方“合资”、“合作”的形式,中央钱款不到位及缺口大,地方钱款不配套及搞“钓鱼工程”,是中央与地方“合资”,“合作”项目中常见之事。各地为了在下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争取到有利条件,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竞相上项目,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诸多问题说明,在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中,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的关系要处理好、协调好,才能实现国家财政性财力配置的优化。
如何达到此目的?笔者以为应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1.合理调整财政性财力的配置格局。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央投资和地方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方向应作原则界定。预算内的主要财力应由中央掌握,切实保证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需要,预算外的财力应由省、市级政府掌握,主要用于与中央投资项目的配套和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对地方的预算外财力的投资方向,要作原则规定,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并有责任进行督促和监察,防止各自为政,要减少和避免重复建设。
2.合理调整财政性财力的配置方法。无论是中央财政性财力还是地方财政性财力,在扩大内需的投资中,都要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调拨方法,而采用经济的、市场化的、公司化的运作方法。即使某些特殊领域或特殊项目(如国防、基础理论研究)的投资采用行政调拨的办法,也要进行“模拟市场”和“模拟公司”的办法操作,尽量降低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效益。中央与地方合资合作的投资项目,可建立相关公司,或委托有资信的公司。
3.合理调整财政性财力的配置体系。财政性财力的配置在国家总财力的配置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巨大的牵引力与示范效益。财政性财力不是孤立的,它与企业财力、社会财力、民间财力处在互相依存、密切联系的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运动之中。因此,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破除财政性财力配置孤立化的思维方式,将财政性财力与企业财力、社会财力、民间财力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和对待,规划设计出包括多种投资主体多元投资资金多种投资方式的国家财力配置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财政性财力处于主导指导地位,同时,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杠杆和经济信息,引导其它财力共同运作,产生组合效益和体系效益。这样,才能使财政性财力投资得到最充分的响应而取得预期的目的,财政性财力配置优化,才能显示出带动多元投资主体,多种投资资金配置的全社会全局性的优化效益。
标签:扩大内需论文; 预算外资金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资源优化配置论文; 中央财政论文; 经济论文; 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