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李智伟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李智伟

佛山市南海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528099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建筑安全风险管理的本质即是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环境进行辨别,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中存在的各类型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降低或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这对实现建筑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常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其危险性较高,突发性强,管理难度较大。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条例,法律法规,使得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真正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的轨道。大大减少了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与安全仍然是建筑作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重视和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与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建筑安全管理概述

在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了贯彻这个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要求建筑企业应该遵守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本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按照相关的安全标准实施安全管理工作。做为高危行业的建筑业更应该遵循以下的安全生产铁定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坚持五同时原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控制手段的应用:审核安全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安全隐患的处理;工地例会和安全专题会议;规定安全控制工作程序;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在建设过程中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与现场调查方法。首先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物料分析、问卷调查、现场调查、专家咨询、水平对比、纵向对比、查阅文件和记录、测量等。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1.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时安全管理的关键。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方面缺乏有效健全的监督机制。缺少日常安全管理的体制与措施,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不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为赶工期速度,民工连续作业十几个小时,进行大规模施工,施工人员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在高空作业,而不增加安全防范措施人员。

2. 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较少

招标时,有些建筑单位压低造价,施工单位则减少了安全生产的投入,导致真正投入到建筑安全生产的资金过少,安全标志和防护措施损坏后没有及时的修补,施工单位则购买了一些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容易为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埋下隐患,增加了危险作业的程度,物品堆放不规范,容易发生火灾,出现突发事件,不易逃生。

3. 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领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的内涵和实质,在工作中忽视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组织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安全自检、项目部安全专检、公司管理性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由于工程项目竞标产生的低标价,不完全配备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由于工程项目的合理工期人为缩短,肆意延长作业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疲劳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4. 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执行者与操作者,其专业性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施工队伍多存在专业技术操作不规范、安全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低的情况。另外,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忽视了对施工队伍资质的考察,这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出现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施工人员在实际作业中并没有意识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施工人员在技术操作方面缺乏规范性,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的控制能力,进而导致一系列建筑安全风险问题的出现。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

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对施工用电、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和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加大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实现专业化的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问题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经常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将其排除。

2. 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充分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投人,为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以及资金支持。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使施工人员加强施工安全意识,能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根据相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

3.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安全隐患的出现是很难避免的,关键是从公司到项目部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安全情况,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消除事故隐患。因此,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每天要加强巡查,监督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督促班组每天召开班前安全会,要求班组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重视组织措施,明确各部门、各班组及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应承担责任的,要严格按安全责任制进行奖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明确建筑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而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是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安全负责人应结合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施工内容及外部环境条件,对工程安全风险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及分类,以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针对一些已确定的危险源,可按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及其可能出现的几率进行评价,以提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的准确性,并列出危险源清单,以为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

5. 落实施工安全技术

做好施工组织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安全作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明显地方放置警告牌,做好季节交替工作。施工现场临时搭建,应该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施工现场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构筑物等,应该设置专项防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人员应当正确的使用防护用品,定期的维护机械设备检修维护,确保性能符合安全标准。

结束语:

总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需针对不同因素采取可靠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或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均能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控制,以为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J].蒋继琴.四川水泥.2018(09)

[2]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刘更.河南建材.2018(05)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探讨[J].王荣.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

[4]浅谈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张贵强.门窗.2017(11)

论文作者:李智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论文_李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