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众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青年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众文化不是历史上早就存在的民间文化,而是文化生产工业化和商品化的产物,是借助大众传播工具,以工业化手段批量制作、推销,迎合大众消遣口味的“快餐文化”(即通俗文化)。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逐步建立,精神生产领域也在不知不觉之中用上了商业法则,广义的文化(衣、食、住、行等等)更不能避开商业化的冲击。而青年是这种文化的主要消费者,是受其影响最深的社会群体。显然,在今天,大众文化已成为影响青年社会化诸因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之中,大众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等)也随之发展并深入普及到社会各个方面。改革开放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况,使世界上五光十色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信息蜂拥而入,信息传播环境已日趋开放。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使其地位愈显重要,在社会的诸多领域尤其是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拿电视机来说,几十年前的人对于“小盒子”里能演故事还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但今天,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家庭没有电视机。
毋庸置疑,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以大众传播工具为主要载体、为庞大的文化工业所支持的大众文化,以愈加有力而有效的方式参与着对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文化的构造过程。无论是好戏连台的电视节目,不断扩大其领地的图书市场,还是令人乐此不疲的电影、影院与明星趣闻;无论是电台种类繁多的直播节目,还是热线与专线电话;无论是朗朗上口的电视、电台广告,还是触目可见的海报、灯箱、广告牌、公共汽车厢体上诱人的商品“推荐”与商城“呼唤”;无论是突破着都市天际线的新建筑群落间并置杂陈的准拟古、殖民地或现代、后现代的建筑风格,还是向着郊区田野伸展的度假村与别墅群。当然,尚有铺陈在街头报摊上的各类消闲性的大小报章与通俗刊物,装点都市风光的时装系列、悄然传播的商品名牌知识,比比皆是的各种类型的专卖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今日之中国,通俗文化已极为有力而有效地冲击了原有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主要承载者。一如雷蒙德·威廉斯所指出的,至此,“文化”的涵义已转化为“表达特定意义与价值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存在于艺术与学识中,还存在于制度与日常行为中。”这一切对文化大革命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尤其是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影响巨大。
二
社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青年期是人的社会化趋于完成的时期,其社会化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复杂,社会化的主动性提高,社会行为的自我选择比重增大。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现代社会,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即社会环境,除了传统意义上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微观社会环境之外,大众传播工具无疑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化影响因素,并日益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通过信息的传播,帮助人们界定环境和行为规范,这本身就是一种接受社会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众传播打破了人们所处社会生活的一切孤立状态,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大众传播不仅使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化了,而且使每个个体的活动愈来愈依靠社会。“电视人”形象地指出从降生起人就大量接触电视节目,因而从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都来源于电视,成为“电视人”,无法应付实际生活的千变万化。
大众传播的发达带来大众文化的繁荣。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大众文化的发展不论是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均表现出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生活空间的扩大。城乡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的建设,使人们尤其是青年人不再局限于家庭的小圈子,有了更多的社会交往,与同事、朋友在一起,可以畅所欲言,极大地满足了青年人渴望接触社会、扩大社会交往的需求。其次,生活色彩增多。改革开放以后,一改文革时中国社会遍地红海洋,满街灰制服,生活模式单调枯燥的局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各得其所。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非政治化和世俗化趋势,很多的生活禁区被打破,年轻人生活环境的宽松与和谐是他们的父辈们所无法想象的。再次,生活节奏加快。经济改革的启动,尤其是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们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改革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人们的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都大大加快,富有朝气的年轻人正顺应了这一社会潮流。最后,生活观念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标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人更是把“观念更新”作为标榜自己与时代发展同步甚或超前的口号,并以此为荣。
毫无疑问,从总的趋势上来说,这些变化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社会背景中展开的,存在一定的问题。经济的增长引起了文化层面的快速变化,在我国,一方面是群众性文化消费的巨大提高,世俗文化的兴起与风格的多样化,旅游、饮食、服装、影视等商业文化的涌现,报刊音像市场一派活跃,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空间增多,等等。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令人忧虑的文化滑坡、人文素质下降等突出现象。
比如,社会风尚的扭曲表现在社会风气奢靡化,知识层相对贫困化。在经济生活向小康迈进的同时,拜金主义、超前消费、色情服务、游戏人生,都在同步增长。早已绝迹的黄色垃圾与迷信活动又大量卷土重来。文化消费庸俗化,格调低下。礼貌、公德、见义勇为与奉献精神大倒退,贪污腐化与声色犬马之娱大上升。大城市养宠物之风日增。与此同时,学术文化商品化,高层次学术文化市场萎缩,低层次世俗文化市场猛增。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充斥,文风媚俗。传统文化变成一种新式文化包装,而一些珍贵文化遗产在经济热中被破坏。文物走私猖獗。这是学术文化的扭曲。
固然,由于生活环境、生活背景与生活经历的巨大差异,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年人受大众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会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在目前的中国,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大众传播以其特有的信息传播渠道与方式所营造的大众文化,对青年的社会化表现出阶段性或长久性的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众文化对青年消费方式的影响。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达后的产物,完全是一种新的文化发明。与传统的各种文化形式相比,它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赤裸裸的商品性——没有一种大众文化的产品不是为了在其消费过程之中或之后赚钱。一部引进商业大片《泰坦尼克号》不仅在中国赚足了高额的票房收入,而且大大小小的模拟“泰坦尼克号”纷纷“登陆”,展现于街头礼品屋的柜台上,影片中男女主人翁的巨幅剧照以或铜版或绢丝的质地昭然在大街小巷,引无数青年竞解囊。
随着收入的增加,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中出现了“显示消费”的现象。“显示消费”的目的不在于“消费”而在于“显示”,一些先富起来的“大款”或白领,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增加自己的风度派头,提高自己的身份,无不在物质消费方面充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正在生产有关白领的“知识”,例如《上海服饰》1996年第5 期的《落差——采访手记(一)白领》中指出,白领的典型消费形象是,坐出租车,用信用卡,出入宾馆和高级写字楼,用流利的外语交谈,熟练使用电脑,还有喝咖啡、打保龄球,等等。大众文化已为白领们达成了一种“共识”。
从根本上说,这不是大众原生的文化,而是大众从少数文化制作商那里所接受的潮流文化,充其量也只是大众被潮流改造之后再生的文化。
第二,大众文化对青年审美情趣的影响。如果说在八十年代作为大众文化的港台流行歌曲、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带有“走私”性质的话,那么,在九十年代大众文化就以消费性和娱乐性在后现代主义对启蒙主义和主流话语的双重挑战中暧昧而又堂皇地正式出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精品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精品化”是其中一个有趣的例子。据估计,“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有几十种不同的版本,形成了一种真正规模的文化工业。“中国现代散文”的名单可以无限延伸,也可以不断重新排列组合,因此这与孤独崇高、使人难以接近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的经典世界多么不同!在“拉郎配”的散文精品中,鲁迅和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人一起,被“美文”化和“人性”化了,喝酒、品茶、悼亡、看戏、生老病死。中国现代文学经过“精品化”的“再解读”,悲凉和刺戟变为了“一篇在手,万虑皆忘”的闲适,从而重新构造了一个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
在工业消费时代,大众传播无孔不入,从男女发型、饮食习惯到消闲方式、政治观念乃至日常习语,都被电视、小报以及广告所指导和训练。一个女中学生的微笑,都可能带上了好莱坞的商标,并且随着潮流的更迭,不断有新品牌推出。一部《廊桥遗梦》(小说或电影),不仅使它的作者一炮走红,荣登畅销书榜首,名利双收,显赫一时,而且使不少人抱着虚幻的“唯美”的态度在现实婚姻外部追寻自己的“幸福”。
第三,大众文化对青年生活评价的影响。以电视、报纸、休闲杂志为主要媒体的大众文化是对青年人一种从心到身的深度抚慰。今天,他们已丧失了对于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进行“阅读”的能力了。在打开的电视机和报纸、杂志面前,人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畅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人们的视网膜。它不仅排除了文字的可能的歧异性,而且给人们一种绝对客观的“真实”。电视和报纸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感觉方式。人们能够看到远在非洲刚刚发生的战争灾难,能够使全球几十亿人同时共享亚特兰大具有科幻神话特征的开幕式,也许同时却使人们看不见楼下下岗女工的眼泪。
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在对知识的解构中,不仅使作为历史正义和知识真理的代言人的启蒙主义和知识分子丧失了合法的位置,而且实现了与大众文化的“同流合污”。在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有那么一些“文化人”却在创作文化作品时坚持以走红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赚钱为前提。
青年人面对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潮流,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同时又跃跃欲试。然而,社会主流文化的渐趋分裂与多元,大众文化的势不可挡,又会使他们丧失洞察生活实质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评价能力。
可以说,大众传播(大众文化)虽然提供信息和知识,但却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也缺乏前后的一贯性,它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向人们传播了许多新的观念,但是它也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难——材料的丰富多彩和观念的变幻无定,常常使人们无所适从。
三
大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摆脱了长期以来文化对政治的依附性与政治化倾向,表现为对现实日常生活关注的世俗化趋势,淡化了政治色彩,构成一幅拥挤而繁杂的文化风景线。
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生活时空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尤其是电视,一方面将人们带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另一方面它又缩小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使人们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单调性”,一定程度上将人们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而青年尤其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往往由于缺乏辨别力和判断力,更缺乏对现实世界真实生活的深入接触,往往会认为电视制造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从而完全接受和不作选择地模仿,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不正视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社会主义的文化研究不能不开展对大众文化的研究。面对大众文化的纷繁复杂,面对大众文化对青年发展所产生的消极甚至负面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
首先,加强大众文化的研究。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但绝不应成为庸俗文化,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摈除低级趣味、腐败落后的东西。任何有损青年身心健康的色情、暴力、酗酒、淫乱等内容应严加禁止,它们不属于“大众文化”之列。
其次,强化正确的价值导向。大众文化对原有精英文化的冲击,使社会的文化现象更为错综复杂,多元文化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带来多元的价值取向,影响行为准则及生活态度。深受大众文化“熏陶”的青年人正在感受到社会生活环境方面的急剧变化,大众传播以复杂错综的方式建构着、潜移默化地或激烈地改变着青年人对生活的评价与期望标准。在科学技术、商业与市场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的评价与期望仿佛是受着一个异在的标准左右的。
因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人们传播内容健康,反映社会主流文化的艺术作品。
最后,普及高雅文化。雅俗共赏的艺术才能长久地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忽略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我国的青年普遍缺乏有关中西方传统经典文化(尤其是美术和音乐)的欣赏和评价知识。青年人缺乏对经典文化的了解却又无处得到指导,所以很容易喜欢通俗、浅显的大众文化,而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崇高、深奥觉得难以接受。
要做到雅俗共赏,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大众文化的文化品位。一方面要做好普及高雅文化的工作,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力,在普及高雅文化、探索高雅文化走向民众的过程中,适当借鉴通俗文化为适应“市场导向”而做的策划、宣传,使高雅文化也能利用大众传播这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最终达到文化艺术的雅俗共赏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