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土建工程项目基础施工所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合理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地基稳定程度,还可以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建筑物的沉降指数,从而整体提高建筑物的建筑安全系数。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对桩基础施工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识,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实现建筑质量的最佳状态,确保符合相关施工标准的要求。因此,本文针对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对该项技术的优势加以了解,并对其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桩基础技术;土建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随着近些年来土地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为了满足人们的用地要求,建筑的整体质量与高度都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与建筑物的许多功能密切相关。基础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稳定直接决定建筑能否保持稳定。为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经常会用到桩基技术,如预应力管桩等,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1、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介绍
1.1桩基础技术的主要作用
现阶段社会经济蓬勃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同时,人们生活水平、质量都大幅度提升,对地基与建筑物负载能力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施工中合理运用桩基础技术便可提高建筑四周的抵抗能力,降低建筑物发生坍塌的几率,而且建筑物地基的强度也增强了,整体的施工质量也明显得到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1.2施工过程中的优势
施工中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可使持力层群桩的承载力有所增强,防止高层建筑出现竖向荷载现象,使自身整体荷载能力有所提高,有效降低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运用该技术,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得以增强,防止地基四周发生变形;运用这种施工技术科学处理那些岩石粘土或硬石块的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避免因受到外力引发倒塌、失衡。现实施工中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它的实用价值才高,在现实中桩基础技术才得到广泛的应用。
2、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准备工作
(1)要对桩基础施工计划进行科学的编制。在建筑当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灌注桩、预制桩等,技术不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会有所差异,但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各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使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需要相关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具体要求,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选择。除此之外,由于不管是在施工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在实践操作当中都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将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对施工安全进行合理的编制,确保施工要素的合理分配,并针对各种技术的应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2)要对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来说,施工现场的勘查数据是其应用的重要参考,同时也是确保技术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实际应用以前,必须要对现场勘查工作加以落实,工作人员不但要对现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查,还要对地下设施的具体分布进行勘查,只有如此,才能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基础支撑,使相关人员可以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3.1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对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完成预制桩的制作,具体制作需要根据现场勘查数据、工程设计以及相关技术方案来确定,只有如此,才能使预制桩成品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而预制桩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而各种结构对应的施工技术也不相同。相关人员在对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使用时,需要根据施工程序,对各项技术进行控制。同时要控制好施工区域当中的桩基础数量,使其能够达到相关密度指标的要求,不得出现桩基础过多或过少的情况。钢结构的预制桩施工技术需要对H型钢材进行选择,这种材料在一些施工难度和要求较高的工程中较为适用。而混凝土预制桩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需要施工人员对其制作质量加强控制。
3.2关于灌注桩技术
目前在国内建筑行业当中普遍使用的几种灌注桩技术有:开孔灌注法、钻孔灌注法以及沉管灌注法。不同的灌注方法自身具有着不同的技术和特点,因此在现实中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综合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确保桩基础质量。目前在制作灌注桩过程中使用的这些方法中,最快捷、简便且成本较低的为沉管灌注法,然而他自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开孔灌注法需要进行开孔,有人工与机械两种开孔方法,人工开孔使用灵活性强,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机械开孔的精准性较强,但受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实施钻孔灌注法,实际上就是通过人工对地面进行开孔,再对桩柱进行回填。进行此项施工的过程中,打孔时的规则性以及清洁性应有所保障,从而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3.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技术是靠机器设备来完成的,它先形成孔,之后才形成桩。在施工过程中,土体会向桩体移动,并产生一定的压力,通过这种压力,施工人员就可以确定合适的桩距,进而防止坍塌。要想操作顺利进行,就必须保证成孔的垂直精度。增大桩机支撑面积可以保证精度。在成孔之后,需要立即对井斜超声波测试设备进行拆除。为了避免漏浆情况的发生。护筒与桩位之间的偏差不能超过50毫米,要记录底梁与桩之间的距离,进而准确把握钻孔深度,同时钻杆也需要在原来的位置进行清孔,更好地保证施工的质量。
3.4关于静力压桩技术
借助桩架自身的配对以及某些特定设备对预制桩给予施压被称之为静力压桩技术,从而将预制桩定入土层。操作简单、便于检测、噪音小且平稳等均是此技术的主要优势,不仅如此,还能减少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量,从一定程度控制、节约了施工成本。使用静力压桩技术也具有局限性,此技术适用于粘土层或沙土层,使用范围相对较窄。除此之外,进行此项施工时要确保其施工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超空隙水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对于土建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尤其是要做好地质成分、含水量、地质构造等信息记录,并结合实际地质状况,选择合理的桩基施工技术,保障桩基础施工方案制定的合理性,在建筑土建施工当中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能够使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相关单位在具体施工中,一定要对该项技术加强研究和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技术效果,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会艳,韩磊.浅析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应用[J].门窗,2017(12):229.
[2]贾成龙.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105+108.
[3]何晓钦.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36-37.
[4]王晶.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7(27):42.
[5]漆亮,冯小龙.桩基础技术在建筑项目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与管理初探[J].江西建材,2017(15):85.
论文作者:钱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技术论文; 桩基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