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刘志鹏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刘志鹏

(国网北京城区供电公司 北京 100034)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上涨,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给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配电网的自动化就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中,配网自动化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

1.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概述

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配电网作为基础,相比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国内配电网无疑是落后的,原因包括两个因素:一是时间因素,国内起步相对较晚;二是经济因素,国家投入很多,但投资更多落到各级电网的主网上。就配网自动化而言,我国起步晚,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不但起步早,且电网的发展围绕配网自动化这一重心展开。如欧洲电网,目前围绕分布式电源—微网—主动配网展开,其中配网自动化就是基础和前提,而这也是智能电网的又一个基本要素。

1.1 配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电力设备有机结合,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故障情况下的检查、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其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改善服务水平。

1.2 配网管理系统

配网管理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MS),是指通过把从变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其目标在于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管理。其架构如图1所示,整套系统涵盖生产管理、用电管理、配电网管理、调度管理、WEB查询五个子系统。配电网SCADA系统,由RTU服务器(前置机服务器)、SCADA服务器、MMI(调度工作站)、报表工作站、DA服务器、GIS服务器等组成,基于NAP(因特网路由选择层次体系中的通信交换点)。RTU服务器的其中一台主前置服务器出现故障,另外一台服务器将自动成为主前置服务器。SCADA服务器的运行原理同RTU服务器一致,可以说配电网SCADA系统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的数据中心。

2.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对用电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确保配电网络的顺利和通畅,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迫在眉睫。但是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很薄弱,且大多为架空的线路,线路不安全,尤其是在农村,配电设备陈旧,送电距离长,损耗严重,可靠性差。近年来,一些地区发生的电网事故主要原因是配电网结构薄弱,自动化程度不高、管理不妥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是当务之急。配电网自动化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将配电网的信息参数统计出来,构成一套完整的自动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正常运行下的配电网的检测、控制与保护,有利于实现供电稳定,保障供电质量,为社会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电的使用已经进入了家家户户,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高,配电网自动化就满足了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配电网自动化产生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它的实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供电公司通过对电网的深化改造,提高了供电能力,使电网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用电需求,人们也在享受电带来的各种好处。但是,当电力系统出现一点故障就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电力故障的频率、故障处理的时效以及故障带来的损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所以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主要功能

3.1在线监测及数据搜集功能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全方位的监控配电网的运行,而且监控是远程的、持续的,能够收集到电网供配电过程中的电流电业的变化数据信息,不仅如此,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进行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流,从而保证配电网的监控效果,工作人员还可以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效果进行查看,若是其中存在安全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在第一时间之内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发展进步。

3.2馈线自动化功能

所谓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实际上指的是,在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检测中应用广测控技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若是在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问题,那么检测系统都可以及时的发现,发现之后就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有所反应,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检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来了解问题所在,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的诊断和修复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故障那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4.配电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4.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现在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逐渐提高,而且对其研究也逐渐加深,在电网建设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电力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为了促进电网系统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需要仔细的分析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做到对变电站的充分掌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重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在系统运行时,已经由电缆、光纤替代了电力信号,所以,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若是电力系统的运行受阻,必须要准确的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到具体的阻碍电力系统运行发展的问题,正确在第一时间之内解决问题,避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而且一定要针对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和监控质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因为保证其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发挥出其具有的技术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需要对输电线路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电网调度自动化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变电站的支持,变电站的质量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质量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依赖变电站,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肯定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也会不断地提高。

4.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主要朝着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对此技术进行划分能够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而且每种等级的电网调度都必须依赖于计算机应用,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其应用还可以实时的监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能够采集数据,必须要提出的是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的管理系统的运行,促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4.3加强建设先进管理平台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加大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但是却忽视了对软件平台的监控和协调作用。有些人认为调度自动化可以与配电网自动化通用,但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在一些技术上可以用相同的框架模式,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结束语

智能配电网的应用基础就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应该逐渐扩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改造规模,建立相对应的管理措施,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建立配电网自动化的新模式,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明旭,付小平,郎晟.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39-40.

[2]王家杰.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分析[J].智能城市,2017,01:256.

[3]苏祖扬.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7,05:171-172.

论文作者:刘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_刘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