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罗园

长沙市中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采用常规心电图完成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采用动态心电图完成试验组患者的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比较两组诊断时ST段位移指标。结果:试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诊断中ST段位移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诊断准确率,并明确患者ST段的位移情况,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的供血供氧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相应的临床症状[1]。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在出现心肌供血障碍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冠心病患者发病初期较为常见。但根据临床经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后,因病情隐匿,患者仅在就剧烈运动、饮酒、熬夜或情绪激动时,才短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由于未及时诊治、心肌缺血加重,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及时发现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情况、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十分重要。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已确诊为冠心病,对合并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炎及束支传导阻滞者未入选。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42~77岁,平均(57.62±6.95)岁。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43~76岁,平均(57.83±6.72)岁。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使用福田FX-8322心电图机),先让患者在检查前休息15min,检查时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检查过程中将走纸速度设定为25㎜/s,将电压设定为10㎜/mV,依据心电图相关指标进行诊断

试验组佩戴十二导动态心电图(使用今科MIC-12),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同样选定走纸速度为25㎜/s,电压为10㎜/mV,并在24h内对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其是否发生各种不良情况。

1.3评价指标

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标准为:患者心电图检查仪器中的T波电压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十分之一,ST段压低≥0.05mV。动态心电图的标准为:J点后0.06-0.08s处测量ST段的偏移,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且ST段压低持续1min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查结果

试验组检查与患者的诊断结果相符的有34例,诊断准确率为85.00%,对照组检查与患者诊断结果相符的有24例,诊断准确率为60.00%。检查准确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例/%)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通常较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发病初期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主要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其在发生心肌缺血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2]。但根据临床实践,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患者因无明显症状易忽视自身的心脏状况,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及规范治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后才出现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要让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就必须尽早明确诊断,及时予以规范的治疗。

对冠心病的诊断无疑冠脉造影是金指标,但因检查费用较高且为有创性检查,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更是如此,故临床上仍采用心电图进行检查及诊断,根据随机检查的常规心电图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但根据临床实践,因常规心电图只能获知患者在检查时的短暂的情况,无法明确在检查前后是否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故极易漏诊,不利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4]。动态心电图是另一种心电图监测方法,其主要是对患者某个较长时间段内的心电图指标进行监测,这样就能全面、客观地掌握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变化情况,并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及发生规律,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也让患者了解到自身心脏状况,避免因不正确的行为而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5]。

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ST段位移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综上,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优于常规心电图,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及时发现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无创、廉价的检查,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韩会来,秘嘉伟,段丽丽,尹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289.

[2]齐静.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0):27.

[3]杨时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6,5(04):115-116.

[4]王晓刚,周波,成学飞.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比较[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0):1248-1249.

[5]代少华,陈浩刚,梁翠娟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37-39.

论文作者:罗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罗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