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聚海外人才的现状与展望
文|汪怿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始终坚持以人才推动城市发展。从成立全国第一个管理和服务留学人员的工作部门,到率先出台专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创业的 文件,上海通过一个个先行先试,成为海归人才的汇聚之地。
图|东方IC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海外人才是上海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历史性跨越,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动力源泉,吸引和集聚海外人才是上海人才工作的重要特色,也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亮色。
陆徵祥对天主教信仰的关注与取向,可以说是源于师从许景澄的外交时期。而他后来改为对天主教的信奉,异国婚恋则成为这一改变的直接动因。陆徵祥与培德按天主教的礼仪举行结婚,但是婚后培德从没有直接劝说陆徵祥改变为天主教信仰。1911年陆徵祥受洗加入天主教,他由原本对新教的信仰转为天主教信仰的这一改变,他说自己的思想在日益亲近教会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影响。他认为宗教行为的性质决定了选择何种宗教信仰是出于完全的自愿与自由。所以他说:“我的转变是一种信念”。
上海海外人才的总体情况和实践创新
目前,上海人才总量超过488万人,其中,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人员达16万余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2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8亿美元;在沪外国人才总量超过22万人,居全国首位;有55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3704名留学人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7年4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实施至今,上海市共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12万余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逾2万份,占比超过18%,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2018年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以来,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近8万份,签发《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500 份,数量居全国第一,上海连续7年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中拔得头筹。
由图1可以很明显看出,硬质合金与钢两侧界面区内有一定的反应产物形成。当间隙为0.05mm时反应产物贯穿了整个焊缝,随着接头间隙的增大,反应产物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对界面区内产物及钎缝中心区的元素构成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界面区产物的类型及钎焊接头形成机理。
上海吸引和集聚海外人才工作的推进,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013年尚水信息成功研制了国际首例同步测量超大范围流场系统、PLIF浓度测量系统、三维模拟决策分析平台等创新产品。公司以多年积累的数字实验室经验为技术依托,更将水利水运行业数字实验室中的尖端科技引入至水利水运原型测报与分析领域当中,为山洪灾害预警监测、水资源监控及管理、中小河流监控及管理、智慧水务等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完成了“智慧城市——城市内涝监测系统”“湘江航道航标遥测遥控通讯平台”“环保公益课题——水文监测项目”等多个项目。
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重要突破方面。 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围绕“万名海外留学人员集聚工程”“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的推进,围绕“人才高峰工程”,不断加大人才工作领域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破解一些长期制约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难点热点,形成覆盖产学研、中央地方衔接、内容多样的人才引进体系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大工作投入和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海外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为海外人才提供保障,为吸引海外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努力改善海外人才宜居环境。 居住、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始终是海外人才引进面临的难题,上海近些年正努力改善海外人才宜居环境。在住房保障方面,通过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以及人才公寓等方式缓解海外人才安居的问题。在医疗服务方面,根据海外人才的就医需求,在华山医院涉外医疗服务模式基础上,探索完善涉外医疗服务流程。组织编撰海外人才在沪就医指南,第一批确定18家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推进健康管理服务、高端医疗服务专线、医院网络建设等方面工作。有关机构还开通咨询热线,为海外人才提供7×24 小时双语电话服务。在子女教育方面,依据外籍人员子女数量和分布情况统筹考虑,加大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规划,新增了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和上海法德学校两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2019年8月14日,上海人社局主办“留·在上海”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包括“2019 英美名校中国留学人员上海职业见面会”“国际人才上海高端职业对接会”等内容,上海留学人才网也在当天正式上线运营 图|上海人社局
加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一方面,在海外人才创新方面,自2005年以来,浦江人才计划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在基础前沿研究、高新技术攻关、高科技产品开发等各个环节,吸引了来自美、日、德、英等3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批留学人员来沪创新创业。同时,上海还围绕科创中心建设,通过组织实施“千人计划”外专项目、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重点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地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常规项目等形式, 聚焦大型客机和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研制、软件和集成电路制造、质子重离子尖端医疗设备系统研发等国家和上海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教科文卫等领域内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外国专家。另一方面,在海外人才创业方面,上海推动众创空间快速发展,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目前,全市现有各类众创空间孵化机构500多家,其中创业苗圃100家、孵化器159家、加速器14家,创客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组织250余家,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0多家;培育出分众传媒、华平、微创等为代表的上市企业142家。此外,上海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参赛人员占比超过1/5。同时,上海抓住“双自联动”契机,积极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面向海外人才,依托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空间载体,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离岸创新创业模式,有效引进和集聚海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欧美同学会人才库、智囊团、生力军作用。 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积极举办归国留学人员理论研究班,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海外华人社团负责人培训班、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培训班,为吸引、凝聚留学人员来沪创新创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当好“建言献策的智囊团”,成功举办“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院士座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还专门成立了研究中心,围绕上海经济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课题调研,为有关部门作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发挥“民间外交的生力军”作用,每年春节,上海都会举行迎春招待会并邀请各国使节参加,举办海外留学人员社团负责人高峰论坛,定期向国外华人社团、留学生组织发送SORSA EXPRESS 海外版,介绍国内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信息。
上海海外人才工作经验
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海外优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建立赢得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始终以独特优势吸引集聚留学和海外人才。 上海对留学和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得益于突出事业机遇、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三个优势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在不同的时代,以独特的上海机遇、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作为吸引、集聚留学和海外人才的重要条件,人才近悦远来的重要基础。
始终把高层次、国际化作为工作重点。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统筹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在加速国内人才培养的同时,始终把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集聚,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海外人才引进服务便利化程度。 上海积极争取公安部、人社部、国家外专局等相关部门支持,分别通过“人才20 条”“人才30 条”等文件,出台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持永居证海外高层次人才直接办理人才居住证(B 证)等政策,探索从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化衔接的机制,降低外籍人才永居证申办门槛,缩短办理周期,制定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更新科技创新职业清单,整合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构建管理、服务、监管全覆盖的外国人才管理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了海外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2017年,上海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权限下放试点,分别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审批权限分别下放给浦东新区和长宁区,并由其承担相应的后续监管职能。为吸引在华外籍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智力资源,发布了《关于外籍高校毕业生来沪工作办理工作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世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博士后来沪工作纳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管理。允许部分无工作经历的外籍高校毕业生直接在沪就业,根据是否拟在“双自”地区(即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业、是否中国境内高校毕业等条件明确了不同的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为外籍高校毕业生在上海工作提供便利。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流程,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流程的通知》,进一步便利外籍人才来沪工作。对符合自由贸易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相关优惠政策的外国人简化来华工作许可的办理程序,允许持有L(旅游)、M(商务贸易)等签证入境但未达到外国高端人才条件的外国人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为外籍人才来华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更优的管理、更好的服务。2018年,上海启动“人才高峰工程”,提出以政策高峰构建人才高峰,以个性化突破解决个性化问题,围绕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活便捷、服务措施等方面,系统化解决高峰人才的各项需求。
201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人才大会上指出,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要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大艺术家等高端人才,重视抓好引领性人才、支撑性人才、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上海海外人才工作未来前瞻
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吸引留学和海外人才的重要基础。 得益于历史的积淀、独特的区位优势、规模经济,以及来自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在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的投资基础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和宜居、活力、幸福的生活工作环境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代表的城市,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集聚地、创新创业发展的策源地,为海外人才施展才华、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上海始终把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针对海外人才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特殊的支持政策,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完善创业服务功能和网络,妥善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始终高度重视留学和海外人才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始终强调留学和海外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资源,始终坚持中央的留学工作方针,把引进和支持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宏观发展战略、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服务体系、实施创业支持计划,以及努力营造有利于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更大力度地积极引进。 上海要加快“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为吸引和集聚海外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重要机遇。首先,围绕产业链高端环节和重点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和团队信息,绘制全球顶尖技术和团队分布图,广引人才。其次,以项目为纽带,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对国际大都市发展和全球人才枢纽具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精英。再次,要抓紧建立门户网站,帮助企业搜寻海外优秀人才,帮助海外人才有效便捷找到发展机会。
更大力度地放手使用。 面对以创新为主的海归人才,要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基础、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优势,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国家科学中心、张江科学城,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突出能力业绩、淡化“官本位”色彩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服务体系。对于以创业为主的海归人才,要积极培育创业生态,推动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业文化等要素协同互动。此外,要拓展海外人才服务公共部门的渠道,完善海外智库建设。
实际上关于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早就有所研究,但是不同的研究学者保持着不同的观点.例如美国的约翰·斯莱文教师就曾经研究过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他认为其本质上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的学习.但是我国的研究学者却有着稍微有所差别的看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一种让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
更大力度地优化环境。 通过服务海外人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加快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加大外汇结汇、返程投资、创业保险等方面的探索,重点破解包括海外人才“子女入学难、开户融资难、优惠政策享受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人才开发机制,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推动建立透明的、可预期的制度基础,点燃人才活力激情,让更多优秀人才聚于斯、长于斯、成于斯、乐于斯。
2.猪口蹄疫。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有效期至2011年4月,购自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试剂盒使用前恢复至室温,对血清样品和阴阳性血清用样品稀释液进行1:10倍稀释后取稀释后液体加入到抗原包被板内的反应孔中,将反应板放置在37℃下孵育60 min后,用300 μl洗涤液洗涤6次拍干,加入100 μl酶结合物,37℃孵育30 min后再洗涤一次后加入底物显色,15 min后加入终止液,然后在450 nm处测定样品及对照的吸光度值,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血清值进行判断。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标签:海外人才论文; 创新创业基地论文; 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论文; 海外高层次人才论文; 上海市论文; 现状与展望论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论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