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我国论文,战略性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从战略意义上来认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当说是一个老的经济问题,但是,也 是一个新经济课题。 说它是老问题, 是指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已有 40年的时间。早在“一五”计划时期后期,我们就发现,在我国经济建 设加快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即注意多快, 忽视好省的倾向十分突出。党和政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既要多快,又 要好省”的要求。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特别强调了这个问题, 效果比较明显。各项经济指标,特别是效益指标明显提高,有的指标至 今还是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但是,真正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中国经济发展 路子来认识,那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指导下,在经济工作“拨乱反正”中,总结我国经济发展30年经验教训 ,人们深刻认识到,过去那种过度集中的计划指令下的经济增长方式存 在严重弊端,是经济低效益的病根所在。因此,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文件 中,在制订许多重大政策方针时,都明确提出了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 效益为中心的思想。

当然,真正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为经济的主线,作为制订“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基点,把实现“经济体制转轨”和“经 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转”,提到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高度 来认识,这是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新的思路。这一思路的确立,牵住 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它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将走上一个新 的途径。

(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究竟在哪里?

1.瞻望世纪的最后五年和下个世纪发展,我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 力,而且是十分严峻的。从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看,和平与发展是世界 总格局的主题,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实际的估计,我们将有许多 机会来发展自己和壮大自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同样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压力。从经济因素分析,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性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纵观今后二三十年,世界经 济将在波动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亚洲各国经济增长将保持高 速度的态势。中国经济如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汇入亚洲经济发展洪流 ,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责无旁 贷的战略性任务。

二是国际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加快。在全 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对本国传统的产业、 传统的产品、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胆的、具有战略性的调整 ,出现了产业高度化、产品精密化、企业组织国际化的新潮流。中国如 何在这一新潮流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将决定中国在今 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命运。

三是国际性竞争加剧,经济融合性强化。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经 济发展的封闭性增长模式,将被在世界性条约的约束下,依靠竞争与合 作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所代替。因此,中国要在世界性竞争中取得胜 利,光靠自己“一厢情愿”式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取得的,必须在剧烈 的竞争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才能有立足之地。

这一些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客观事实。对此如无深刻的认识,我们 就要被动、挨挤、受挫。

2.从1996年开始,我国将实现跨世纪的发展工程,实施“九五”计 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迈入一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目标是远大的, 任务是艰巨的。根据远景规划,我国经济要发生四大变化:(1 )经济 体制要实现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2)产业结构要实现现代化和升级,使第一、第二、 第三产 业之间保持合理的协调发展;(3)彻底消除贫困, 人民生活水平将实 现小康水平并向比较富裕的水平迈进,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和健康; (4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要更加协调与改善。

根据发展目标,要把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提高到一 个新的水平,靠旧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我们只有采 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既快又好地实现我国的发展目标。

3.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许多方面与我们 旧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联,包括投资饥渴、效益低下、忽视科技进步等 等。要彻底消除这一系列弊端,必须实现“两转”,即经济体制的转轨 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两转”,就根本谈不上中国经济发 展的前景。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某些方面、某个地方、 某些年份的转变,而是要长期坚持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路子。中国 经济发展只有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才可能使中国经济出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也只有这样 做,才能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大的改观,才能使国家和人民取得更大的 的实惠,经济上长期难以解决的许多重大症结,才可能解决或者比较容 易解决。要说中国经济的“脱胎换骨”,这恐怕是最实质性的含义。

二、旧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与危害性

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 三高”、“三低”;“三高”,即高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三低” ,即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益。其表现为,从宏观上,重实物量平衡、 轻价值量平衡;从投资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深化;从生产上,重数 量速度、轻质量效益。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浪费资源,缺乏实惠 的一种非经济性的增长方式。

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不利,具有明显的危害性 ,其主要危害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总量控制不住, 社会 总供给与总需求难于平衡,通货膨胀不时抬头,物价上升超过社会承受 能力;(2)“投资饥渴”不断膨胀,投入产出比下降,重复建设、 盲 目发展,重新项目开工、辅新摊子,忽视合理配置和现有项目的改造更 新;(3)有钱不愿向“弱质产业”投入,结构不能优化升级, 造成农 业严重滞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生产经营眼睛向“歪 ”,追求产值产量、外延投入、价格转嫁;忽视技术进步、质量品种、 成本利润。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但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与其他国家 比较,包括土地、水和矿产资源在内,中国的人均社会拥有量是很低的 。从生产数量看,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小,有些产品产量名列世界前茅, 但人均占有量同样是比较低的。因此,中国经济沿着旧的经济增长方式 走下去,只能是浪费资源、枯竭国力,国家和人民得不到多少实惠。而 要真正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摆脱旧的经济 增长方式,是不可能提高人均水平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子,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要,更 为迫切。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总体上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指转变经济总量增长的方 式。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与经济个量的增长密切相关的,因此,从 广义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亦应包括个量增长方式的问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要解决好生产要素分配和使用方式问题, 通过建立良好的分配与使用机制,提高生产要素分配与使用的质量和效 益。根据我国实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六个问题:( 1)解决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外延扩张来实现, 还 是主要依靠提高有机构成和要素利用效率来实现?(2 )解决宏观经济 决策中战略性失误,特别是重复建设、盲目发展、产业趋同化问题;( 3)解决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 献率低的问题;(4)解决资源利用率低与资源浪费问题;(5)解决经 济建设发展中环境污染与自然生态状况恶化问题;(6 )解决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创造新门路,开拓新渠道,容纳城乡 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转变”什么?从基本方面考虑,在我 国需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最重要的方面。 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想基础。而思 想观念转变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建立效益意识。这里既包括宏观效益 ,也包括微观效益。

2.体制模式的转变。以粗放经营、外延扩张为特点,重速度轻效益 ,重投入轻产出的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载体是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旧体制是旧经济增长方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经济体制不转轨,就 不可能根本改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

3.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最基本的方面是要实现决策多层次和资源 配置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具体讲要有四个方面的转变,即:(1 )资源 配置的主体,由政府为主,变为经济实体为主,并实现多元化;(2 ) 由行政调节为主,变为市场取向为主;(3)由数量扩张带动, 变为质 量提高带动;(4)由搞“小而全”、“大而全”的结构体系, 变为专 业化协作配置体系,强调规模效益。

4.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变单一动力多元 动力,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由单一手段变为复合手段。重点是三个方 面,即:(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既 要改变以单一公有制为发展动力的倾向,也要防止否定公有制作用的倾 向,实现多成份共同增长;(2)充分发挥和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两 个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3 )政策手段的运用与经济机制的建立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应避免过 度的政策调节,或完全听命于自发机制的盲目作用。

5.生产布局取向的转变。要处理好生产布局中效益原则与公平原则 之间的关系。部署具体项目中,还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即要注意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平衡发展的问题,又要注意经济效益与 投资回报率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并要注意处理好长远效 益与当前效益的关系,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

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与方向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发展经济走什么样路子的问题,也就是选 择什么样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概括地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 标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要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基础。具体讲 有四点含义:(1)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要求投入最少、产出最多;(2)提高每一个增长量中技术进步的含量;(3)增加每一个增长量中获 益(M)的含量;(4)要求形成优良的结构和良性循环。

要做到这几点,在经济发展中就要实现四个转变:(1 )整个经济 运行,要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 轨道上来;(2)经济总量的增加,要从主要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 即 主要依靠外延扩张力度的提高,转到主要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即主要 依靠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度的增强上来;(3)生产要素的配置, 要从 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计划分配,转到主要依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经济 实体的经营需要,合理配置资源上来;(4)经济综合能力的提高, 要 从主要依靠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转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经营管理强化、增加技术进步贡献率上来。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在转变发展思路基础上,形成一整套 有效的机制,主要是:(1)要形成有利于节约、降耗、 增效的企业经 营机制;(2)要形成有利于自立创新、科技兴业的技术进步机制; ( 3)要形成有利于市场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4)要形 成有利于宏观控制,高效协调的科学民主的宏观决策机制。

标签:;  ;  ;  ;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