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迈向现代化。人们对于住宅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一般而言,房屋建筑工程的工期都比较长,建筑要求也都比较高,房屋建筑的地基工程作为整个房屋建筑的基础和前提,施工单位必须对地基基础工程重点维护,不断提升施工水平,加强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核心,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而在房屋建筑中地基主要是指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都属于隐蔽性的工程,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危,尤其是频发地质灾害的我国,滑坡、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提出了高标准的施工要求。关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问题,最有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该塔高55m。并且建至一半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逐渐向南倾斜,因此被迫停工,在之后竣工后,塔身还是不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的纠偏和地基加固,才保住了这一举世闻名的建筑物。我国国土范围宽广,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大,有盐碱地、冻土地、塌陷地,加之滑坡、泥砂石等灾害的侵袭,要求房屋建筑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应对这些复杂的地质危害因素。我国房屋整体质量水平低,尤其是地基基础工程,有些潜在性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被及时发现,致使很多地基基础工程问题被忽略。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特征
2.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难度较大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是建设的根基,是确保房屋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部分。故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加大对施工过程质量的重视程度,提升地基的稳定性,避免对上部结构造成影响,降低出现坊塌的几率,保证人们的安全,进而促进房屋建筑地理基础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
2.2地形比较复杂
由于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而四川以及青海等地刚好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地震情况。在这种形势下,只有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才可以有效避免地质灾害,保证人们的安全。
2.3隐蔽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对地质环境等不同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和分析,合理应用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保证从根本上提升地基结构对上部结构的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具体的施工阶段,由于施工的工序比较繁琐,如果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保证各个工序之间可以有效衔接在一起,就会导致很多潜在的问题出现,不仅影响了地基基础施工顺利进行,也制约了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此外,在施工期间,由于会涉及到很多内容和工序,所以,如果检查和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也会导致施工存在问题。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分为两种,一种为逆作法,另一种为排桩法。目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为排桩法,通过相关的设备,利用基坑土层对土体进行支撑,一般的设备结构包括锚杆、悬臂式,其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常用的工艺包括泥浆法和套管法,利用排桩法实现基坑支护时,首先要对排桩孔进行灌注式的施工,降低后期地基养护工作的繁琐性;逆作法主要是利用降低房屋建筑荷载对基坑的影响,因为其在房屋建筑施工时需要基坑的附近,预留足够大的空间,因此其在施工时,具备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需要遵循较多的规则,较低基坑支护技术实施的效率,其在基坑支护中不常采用。
3.2土方开挖技术
如果想要保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能够顺利的开展和进行,首先,一定要开展土方开挖施工工作,合理应用土房开发技术,保证施工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土方开挖技术进行应用时,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核查,包括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机械设备的应用等,确保施工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时,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具体情况,利用科学的方案,合理处理施工项目。对于地基开挖坡度等工作的选择,应该结合地基地址等,依情况而定,从而让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更加科学。此外,在确定基坑开挖深度时,一定要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单位内,对于重要的孔位,其深度应该低于层下五米,并且在硬持力层下。
3.3固结排水技术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在施工的初始阶段,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固结排水技术,在对地基土体加固的过程中,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使地基的质量能够符合规定的标准。可以将排水用的井架设在地基上方,对地基的水进行有效排出,使地基的干燥程度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在排水的过程中,地基的稳定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在水分适中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使地基的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4注浆处理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注浆方法就是水泥注浆处理工艺。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应用注浆法,应该保证水泥浆的水灰比例适宜,最好的比例应该控制在0.5:1的比例。并且,对于水灰比例,还应该尽可能的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验收要求更加规范和合理。在施工期间,如果水灰比例超过了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虽然有利于施工进程,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基加固的质量造成影响。而如果水灰比例小于国家的标准和规定,那么就会对施工工作的进行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地基加固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利用注浆法对房屋建筑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土质,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科学取定水泥浆的水灰比。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对水泥进行合理调配,然后将其注入到地基的主体层当中。其次,应该保证填充的规范性,保证水泥可以缓慢的注入到基层,并将水泥中的水分及时排除出去,以免地基层中存在空隙的情况。
3.5检测技术
地基基础的检测是将地基工作的建筑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地基建筑的勘测点以及重点位置进行记录,对于一些边基部分以及坡度问题和开挖深度问题要进行重点的检测,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地基支护变形或者地基支撑不牢固等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另外,对于检测时间也要严格控制,保证对于支护点或者其他施工过程每天进行检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根据检测结果实时调整建设进度和建设方案。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实施检测,针对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气候适时调整。例如有些地区常年多雨,在此地区进行地基基础的建设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入排水管道进行排水,以免造成积水影响地质稳定性,以此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整个房屋建筑的基础和前提,决定了整个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这就要求施工方和建设单位要在施工建设中严格做好勘测工作与施工工作,保证施工各个阶段的安全性,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以便建筑项目顺利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李大波.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2]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武士军.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
[3]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卢伶芳.技术与市场.2012(10)
论文作者:余德浩,杨志,李恩华,朱瀚,涂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基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质量论文; 水灰比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