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的幼儿衔接课程教学探讨_幼儿园论文

基于游戏的幼儿衔接课程教学探讨_幼儿园论文

基于游戏的幼小衔接课程教学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小论文,课程教学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小衔接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儿童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衔接与过渡,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幼小衔接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力度的不断增大,幼小衔接成为了敏感的话题,很多幼儿园为了与小学教育“划清界限”将幼小衔接工作止步于形式化的活动,缺乏对幼小衔接课程的深入研究。实际上,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虽然在教学常规、教学模式、活动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从本质上说,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儿童有效学习而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提高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一、将游戏融入幼小衔接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我国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后发现,儿童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适应困难和学习适应困难两方面。[1]游戏活动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6~7岁儿童的智慧发展正处于从前概念水平向运算思维过渡的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减少,但对事物的理解仍受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的限制,[2]属于半逻辑思维。儿童的心理随意机能、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等都依赖于游戏实现。此时,以游戏为载体,设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程,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一)在游戏中提升儿童入学适应力

      幼小衔接中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指对学校规则难以适应,难以接受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如出现迟到、旷课现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人际交往不良,以自我为中心、退缩、攻击等。面对这些问题,小学方面常常采用简单的说教或是惩罚来解决,而幼儿园方面则是停留在诸如改变课桌椅的摆放方式,让幼儿背上装有文具、书本的小书包上学,带幼儿参观小学等形式化的活动,这些活动很难从根本上帮助儿童构建一个完整、准确的对小学的认知图式。相反地,恰恰可能给儿童带来负面的情绪压力,让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莫名的恐惧。[2]实际上,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加速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规则适应和心理适应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规则适应并不仅仅是指提前为幼儿讲解小学学习中应遵守的纪律或者是等儿童上了小学才开始进行的纪律教育,而应该是从儿童早期培养起来的规则意识以及规则执行力,这种能力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在练习性游戏(0~2岁)中,当婴儿发现把手松开,手里的东西就会往地上掉,经过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她意识到这个动作可能产生的效果,如此循环往复逐渐领会这一物理法则,这可以说是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游戏中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加大,为了更好地融入游戏,驾驭游戏,他们仔细观察游戏规则,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甚至创造游戏规则,这些行为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规则执行力,为儿童将来适应变化的社会规则奠定了基础。其次,游戏能增强儿童的控制感,抵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感。Winnicott认为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从婴儿时期认为“人—我”一体的虚幻阶段,转变为“人—我”分化的现实阶段,生活在前者的个体,会有认为自己真的是无所不能的“万能感”,但后者才是人类生活的真实面相。[3]初入小学的儿童正是处于由前者转变成后者的过渡时期,此时,儿童的最大感触就是“万能感”的消失殆尽,借着游戏儿童能及时处理这种负面的感觉,使自己能够继续朝着现实阶段前进。例如,儿童在补偿游戏中再现生活中不愉快的场景,做出平常被禁止的动作来发泄压抑的情绪;又如在角色游戏中,儿童协商分配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学习处理和协调同伴关系的技巧。

      (二)游戏帮助儿童获得学业成就

      小学教育对儿童学业的要求与幼儿园阶段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学习成为儿童生活的重心,为了让孩子获得好成绩,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暑假上学前班、辅导班,以提前储备充足的知识。家长的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他们往往忽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知识储备不等同于提高学习成绩,更不等同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是阶段性学习能力的反映,知识储备如果不建立在相应的学习能力基础上,那只能是囫囵吞枣,不得其解,因此,学习能力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游戏是儿童获得持久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过程中他们一方面探索环境,以原有经验为基础理解环境中新信息的意义;另一方面他们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使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变得更为精确,进一步加深对先前经验意义的理解。[4]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就是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学习的过程。儿童通过不断地发现游戏中的困难,主动接受新信息,改造已有经验,达成新的平衡,建构更为复杂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自制陀螺的建构游戏中,儿童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陀螺,包括增加翅膀、变化翅膀长度、选取不同尖针等。在操作中发现翅膀数量是单数不行,翅膀长度不一不行,针尖太短也不行。经过反复的尝试,最后,总结出自制陀螺的三个规律:一是对称(翅膀对称),二是平衡(翅膀长度相同),三是针尖长度高于翅膀。虽然,儿童从游戏中获得的学习能力显得缓慢而内隐,在幼儿园阶段并不明显,但是,到了学校教育阶段这种优势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并受益终身。这也是为什么会玩的孩子总是更聪明,“会玩”说明游戏水平高,“聪明”体现了认知水平高,儿童的游戏水平与认知水平的发展是同步的。游戏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获得学业成就,提高儿童幼小衔接中的自信水平。

      二、如何发挥游戏在幼小衔接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更新理念,正确处理幼小衔接中的两对关系

      一是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学术界关于游戏与教育关系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有观点认为游戏是一种享乐,本质上与教育背道而驰;有观点认为游戏是服务教学的工具,它只能为教学需要而存在;有的从发生学角度精辟地指出:“游戏是个体对自身潜在资源的挖掘活动,那么相对于游戏而言,教育则是文化对儿童内部的那些开放性精神空间的占有”,[5]将游戏与教育并列为等位的概念;还有学者则立足于教育领域,不仅看到游戏的教育功能,还注意到教育的游戏性,提出教育通过现实的生活与游戏发生深刻的联系。[6]前两种观点代表了实践中很多家长和教师的看法,认为游戏是用于娱乐的,是幼儿专属的活动,幼小衔接阶段不应组织游戏,否则会分散儿童的学习精力;或者有些教师将游戏从属于教学,将其视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赋予了游戏太多的功利性。本文赞同最后一种观点,即游戏是与生活、教育有机联系的,并非背离于教育或者从属于教育。开展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供儿童娱乐或者丰富课堂,而是帮助儿童还原生活,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探索、思考,不断完善自身能力的发展。

      二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幼小衔接不是在幼儿进入大班下学期哪天突然开始的,它是儿童知识、技能、情感、能力、态度、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过渡与衔接,这些素质的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特点,对它们的培养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即便是同一个儿童,不同方面素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可能存在某些方面到小学阶段仍然具有明显的幼儿特点的情况。因此,教育过程中是否开展游戏活动应以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为衡量标准,不是以儿童的生理年龄或者学段为标准进行机械划分,即便到了小学阶段游戏仍然能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幼、小教师指导游戏的能力

      游戏活动看似自由散乱、没有章法,却是蕴藏着许多规律和诀窍。幼儿园一线的教师常常反映“游戏”比“上课”还难,在现实操作中看不懂游戏、不善组织游戏、无法在游戏中与儿童沟通的教师不在少数,小学教师更是如此。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游戏指导者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观察儿童的敏锐度。游戏是儿童经验水平的反映,从游戏活动的点滴细节中教师可以捕捉到儿童心理活动的细微变化。教师应熟知儿童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表现,了解促进儿童现有水平发展的教育因素,对儿童的教育需求保持敏感。

      第二,善于保持中立,接受儿童的非成人思维。儿童的游戏过程实质就是儿童的学习和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时常会有“犯错”或“受阻”的时候,这是儿童学习的开始,只有在儿童意识到游戏对思维的要求同他们现有的心理结构不平衡时,儿童的学习兴趣才被真正燃起。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保持中立,允许儿童“犯错”,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集中精力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读懂儿童的游戏语言。

      第三,把握时机介入儿童游戏,有效推进儿童发展。游戏过程中的“介入”和“升华”是教师参与游戏的两个主要环节,游戏中的介入是指教师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根据儿童的需要,有目的地干预游戏,要避免功利化,如,有些教师过于在乎预设的目标,只要幼儿的行为与教师所预期的行为不一致,马上就进行纠正,或者在游戏中捕风捉影式地寻找插入个别化指导的机会,将教学目标强加于幼儿。[7]介入应该以儿童的需要为前提,如儿童意识到个人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游戏、向成人求助时教师才可以介入,但此时的介入也并非是越俎代庖式的,应从试探性的干预入手,根据情况调整方案。“升华”是提升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观察儿童游戏过程后,记录个别儿童发展特点,提炼全体儿童共性问题,组织儿童进行集体讨论的环节,这一环节能有效促进儿童的思维、语言表达、记忆等能力的发展,还能促进游戏活动与集体教学的有效衔接,帮助儿童从幼儿园教学模式向小学教学模式过渡。升华要求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做足功课,既要把握全体儿童的活动状态,总结共性问题,又要了解儿童的个别化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集中讨论中教师要灵机应变,时刻抓住教育契机,延伸教学内容,这个环节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考验。

      (三)增加幼小衔接课程中游戏活动的比例

      我国从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到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反复强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落实的情况仍不尽人意。尤其在幼小衔接阶段,游戏活动在课程中的比例很低,特别在农村乡镇,一些学前班和个体幼儿园,仍将重心放在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教学上,如拼音、认字、算数等。[8]要想加大幼小衔接课程中游戏活动的比例可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课时方面,幼儿园应确保从小班到大班的游戏活动衔接,不应大幅减少大班幼儿的游戏时间;小学方面,低年级应适当增加游戏活动,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教学模式。

      第二,课程内容上,幼儿园和小学均可从校本课程研究入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地域特点、校园文化等进行尝试。例如,城镇幼儿园、小学可以探索如何在表演游戏、结构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中全面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农村幼儿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生产劳动中的资源设计结构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等游戏,并将其融入集体教学,实现从幼儿园教学模式到小学教学模式的逐步过渡。

标签:;  ;  ;  

基于游戏的幼儿衔接课程教学探讨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