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辽宁省 沈阳市 110000)

摘要:目前,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文章主要是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探析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并且总结了其应用的技术要点,最后分析了当前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土建施工;应用分析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和技术要求在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在发生着变化,这就促使模板施工技术诞生。按照拟浇筑柱子的直径和长度制成的整块模块就是指的模板施工技术,这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施工技术,因为模板的施工技术包含模板设计与验算、模板的制作与安装、模板的拆除这三大环节。所以每个环节都有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按照每个环节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模板施工技术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较高高度搭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危险系数高、施工难度大的特点,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控制高支模施工的各个施工环节。另外,要想保证高支模施工安全还要对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要尽量地缩短施工周期。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高层建筑的出现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高支模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很多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可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己经慢慢地成为了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核心技术,是其它施工技术无法替代的。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3.1科学设计工程方案

在土建施工高支模施工中,施工设计方案采用以下设计进行:首先在设计中对梁线的具体位置进行确定,随后对轴线与水平方向的控制线等进行确定,然后对梁底可以搭建顶架来进行铺设,之后安装模板、侧面模板等,其中对板底采用木杭龙骨架设在顶托,其次在楼面的模板安装中,应对钢筋梁板进行有效的捆绑,并使用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同时,可以对梁板的模板、水平的拉杆等进行拆除,同时对钢管的顶架进行适当拆卸,最后对模板进行清理即可。

3.2工程管理要点

在高支模施工中,对各个环节的数据应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处理,在施工设计的图纸上要明确标明各大支柱的相关尺寸,同时对周边的梁板等进行详细的标注,在施工中,确保项目中高支模体系的完整性,确保各项设施材料都可以有效满足预设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以便后期可有效的对高支模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3.3支撑架搭设

支撑搭设前,对钢管、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配件。对工作面进行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要求放线定位,先弹出钢管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搭设时可采用逐排和通层搭设的方法,并搭随设扫地杆水平纵横加固杆。水平杆与立杆扣接牢固,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立杆支撑四周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控制,立杆的全部绝对偏差50mm,在脚手架高度段H内,立杆偏差的相对值小于H/600。水平杆及剪刀撑的接长应采用三个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水平杆的搭接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的错开距离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跨段的1/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并不超出200mm。立杆、水平杆及剪刀撑的布置应严格按要求布置。模板承重架应与已浇注的混凝土墙或柱作顶紧及拉结节点,增强整体稳定性。

3.4模板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3.5高支模验收及拆除

高支模在工程结束以后需要拆解,在高支模的拆解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关注支架拆解的时间和程序,这样才能够使拆解工作安全进行。①高支模进行拆解时间。高支模拆解工作不能随意进行,在进行拆解以前,技术专家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考察,确定建筑工作已经结束,或者工程接下来工作高支模已经不能再发挥作用,此考察采用标准多数是混凝土具有强度、横梁和板状结构的横跨距离小于9m,其强度要超过80%,其它部分的强度必须要达到最大强度。这些数据需要经过专家检查和确认,另外还要得到工程监理人员的批准,只有双方都批准高支模可以拆解,拆解工作才能进行;②高支模的拆解程序。在拆解以前需要清扫高支模,把支架上的作业设备工具,建设材料和其它杂物全部清除,不能在支架上留有任何物品。随后工程方要在支架上安装警告标志,标志此处存在危险,不允许无关人员靠近,所有工程建设人员全部撤出施工场地,专业拆解队伍随后来到场地作业。拆解人员要遵守的原则是先安装后拆解和后安装先拆解,遵守工作程序对于不负担重量的支架和承担重量的支架进行拆解。如果遇到难度较大的部分要采取专门方法。拆解部件要区分种类进行保存,经过清点后再运离工程场地,在工程中的支架拆解工作结束;③高支模拆解材料的事后处理。在工作人员拆解高支模部件以后,要立即对于拆解分开的所有部件和其它零件的状况进行审查评价,如果部件需要修理要尽快进行修理,如果质量完好可以保管。拆解部件要按种类进行保管,所有拆解部件要在固定时间进行养护,保证它们质量合格,在以后工程中可以重复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支模施工技术己经成为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施工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工期和建筑物的质量。只不过高支模施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并且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监控,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相信通过科学地、合理地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柴玉明.谈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5(50):184-185.

[2]温云海.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50.

[3]李明.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95.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