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彩霞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在2014-10-11日至2017-10-10日的114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法分观察组57例(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对照组57例(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在行为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各项数据上均劣于观察组,P值<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措施辅助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恶性肿瘤;人文关怀;应用效果

前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完善及人民生活水平进步,肿瘤检出率及发生率相应上升,同时该类型疾病也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1],每年世界肿瘤患者增加约有上千万人,且每年该类型疾病死亡人数多达七百万,对患者身心健康有极大影响。现阶段临床诊治该病时心理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指导已占护理治疗方面较大比重,本文观察分析了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该类型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定本院2014-10-11日至2017-10-10日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合计例数为114例。

纳入标准:

①无严重脏器功能问题或其它身体隐疾者。

②患者存在梗阻、溃疡、局部肿块等情况,临床病理学判定其符合恶性肿瘤病况。

排除标准:

①未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②精神行为异常或有严重认知、视听、沟通障碍者。

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57例。疾病分型上,观察组患者肝癌4例,结肠癌8例,乳腺癌13例,宫颈癌5例,直肠癌10例,胃癌17例,对照组患者肝癌5例,结肠癌10例,乳腺癌11例,宫颈癌6例,直肠癌10例,胃癌15例;性别上,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32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34例;年龄上,观察组患者15-76岁,平均年龄为(63.32±7.43)岁,对照组患者17-75岁,平均年龄为(64.45±7.82)岁。

同比以上数据,两组差异不显,P值>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常规护理。步骤如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遵照医嘱予以患者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同时每日需对患者住院环境进行整理清洁[2]。

1.2.2观察组方法

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步骤如下:①疼痛指导,若患者出现疼痛情况,医护人员需根据其疼痛情况予以针对性镇痛措施,指导患者使用镇痛泵[3];②膳食指导,制定并指导患者日常饮食规划,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日常摄入营养的均衡性、营养性、合理性。但应防止患者营养过剩,食物组成一般以蛋白质、维生素为主,性清淡,忌辛辣;③家庭支持,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并鼓励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家庭式关怀,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④心理护理,若患者出现恐慌、抑郁、焦躁等负面情绪时,医护人员需第一时间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及时根据其心理状况及性格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4],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面对后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测评两组患者行为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各项数据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有效评测,满分为一百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相应生活状态较差。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采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两组患者行为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疼痛、生理功能评分各项数据,并用t进行验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2.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在行为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疼痛、生理功能评分上均劣于观察组,P值<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单位:分)

3.讨论

相关医学研究表示,患者若在治疗过程中心理状态表现积极良好,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自身疾病,有利于病情康复。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确诊疾病后会出现抑郁、沮丧、恐慌等负面情绪,且会有睡眠质量差、日益消瘦、食欲不振等生活问题,对患者身心健康均有不利影响。目前临床上护理过程中多应用人文关怀措施辅以治疗,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可结合患者自身具体情况予以个性化护理,可提升护理过程中的情感服务、精神内涵,优化常规护理内容,满足患者各方面护理需要[5]。此外,还可予以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指导教育,提升其对肿瘤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间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疗效较佳。

如上文结果所示,护理结束后对照组在行为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疼痛、生理功能评分上均劣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通过对比可证明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应用人文关怀措施的临床效果较单一常规治疗疗效更佳。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疗效显著,可帮助患者减少自身不良情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慧霞.恶性肿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302-303.

[2]郑燕,汪敏,陈芬荣等.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21):2656-2659.

[3]汪克玲.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健康前沿,2017,26(7):78.

[4]王华.手术室实施人文关怀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2):1864-1865.

[5]蒋莉,刘丽萍,蔡剑梅等.对肝癌高发家族家庭成员的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17,38(2):87-88,92.

论文作者:黄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黄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