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动物解放思想探析论文_刘奕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思想探析论文_刘奕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要:动物解放理论是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提出的有关动物利益与保护的学说。本文由动物解放问题发展的背景入手,从动物利益的平等考量,动物解放理论的功利主义根源,动物实验与工厂化农场动物的境遇,以及素食是解放动物的关键等四个方面,对辛格动物解放思想进行了阐释和评价。对辛格动物解放思想的探析有助于人类重新思考与动物的关系。

关键词:彼得•辛格;动物解放;利益平等;功利主义;素食

一、动物问题的发生与背景

伟大的科学家诺贝尔曾经说过“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呼吁“我赞同动物均有其权利,如同人类均有人权一样”。人与动物地位关系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由来已久。自文明伊始,这样的讨论与行动就开始了:东方古老的佛教思想中有讲究众生平等的说法,但同时,人类起源的历史中却也早就有猎杀动物来食用,获得兽皮来取暖业以维持人类生存的资料记载。可见人与动物关系的讨论、动物自身的地位发展等问是题自然发生且不可避免的。

在《圣经》的创世说中反映出希伯来人心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即人主宰一切生物,但这里的“主宰”还不包含肆意杀害动物的意思,而更倾向于管理;直到人类堕落后,屠杀动物才被允许,对动物看法的转变明显的显现出来;到基督教时期,人类得到特殊的照顾,人类的地位在得到提高的同时,动物的利益却日益遭到贬损,对动物的杀害变成毫不与道德相干之事,动物被排除在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外。托马斯•阿奎那斯的《神学总论》中提到基督教有禁止杀害人类的训诫,但这项规定并不对其它生物适用,因为在他看来,其它生物正是为了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的,动物作为非理性的存在,完全与道德无关;近代以来,笛卡尔主张动物没有心灵,没有灵魂,只是由物质组成的机器。这样一来,对动物的关切与同情完全消失殆尽,人们也因此能够在使用(如动物实验)或谋杀动物之时以之为借口,换取良心上的安稳。

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基于道德上的思考对笛卡尔的机械论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动物在受到伤害时是可以感觉到疼痛的,而随意的造成对动物的伤害一定是不道德的。在他所著的《关于教育的几点思考》一书中,他谈到一些儿童随意伤害动物会使他们的心肠逐渐变狠,而在随意伤害弱势的动物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的人,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也很难抱着仁爱之心。虽然洛克并没有正面为动物争取利益,但其通过对人的道德要求间接的为动物争取了一定的保护与利益,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首次真正将动物看做道德主体来给予道德关怀,以是否能够感受痛苦与快乐来判断其是否应当得到道德关照,也就是说动物因为能够感受到痛苦与快乐而应当得到道德关怀,这与人获得道德关怀的理由完全一致。

20世纪,辛格第一次将“动物解放”用于为动物争取利益与保护的运动上,详尽的阐述了人与动物之间不平等的处境,并通过诉诸于功利主义理论基础的思考,将动物与人的平等的道德地位体现出来。可以说,在争取动物利益的大背景下,洛克与边沁都给辛格的动物解放思想带来很大影响。

二、辛格的动物解放思想

(一)动物利益的平等考虑

辛格在为动物呐喊争取动物解放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将动物的地位提升到与人类平等的程度。在他看来对动物的不平等对待也就是物种歧视与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归根到底都是利益的不平等考虑造成的。

在平等原则的考虑上,辛格追求的并不是利益的完全一致,这种一致体现在黑人与女性均拥有用语言表达自由意志的能力,能够在选票上体现自己的意志,但动物并不能以一种通用语言来陈述清楚自己的观点。那么,对动物的平等考虑是什么?真正要纳入考虑的因素,应当是物种差异的不同而引发的个性化的平等原则。因此,辛格在《动物解放》一书中提到:“平等的基本原则所要求的,并不是平等的或一样的待遇,而是平等的考虑”。

(二)动物解放的理论根源——功利主义的平等

1.功利主义的平等观

边沁曾在论述其功利主义思想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算一个,没有(人)多于一个”,意思就是说,每一个行动利益的享有者都是平等的,都应当被平等的看待。每个人都拥有享有利益的权利但不能多于一个,不能占有他人的部分。这种功利主义观点后来被辛格继承,用于动物解放理论的诠释。

辛格作为功利主义的继承者,将边沁的这一平等观点用于论述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地位关系之上,将这一功利主义观点作为战胜物种歧视武器。按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其在论述平等问题时并未用任何外在因素划分界定,如皮肤的颜色,智力的高低,当然其也没有运用是否为人类成员这样的观点,而只是简单的认为每一个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每一个都是行动利益的享有者。辛格据此在其《实践伦理学》中,继续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因此得出利益的平等是不区分物种的,同时利益的大小与道德的考虑也是个性化确定的而不是完全的平等的。

2.以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性为标准的利益考量

彼得•辛格继承功利主义的另一学说就是以痛苦和快乐感受性为标准的利益考虑。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开篇就阐述了其功利主义的这一理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与痛苦——的主宰下。只有他们才能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要干什么”。在边沁看来,当一个生物拥有感受痛苦和感受快乐的能力之时,那么它的利益就应该被平等的考虑。辛格运用功利主义的这一原理,借以说明人类与动物在谋求平等的对待上具有同等的地位,动物也能够同人一样体验到痛苦与快乐。尤其是在痛苦方面,很多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与人并没有极大的差别,达尔文在进化论中也论证了这样类似的观点。基于这样苦乐感受性的利益平等考虑,动物应该与人类一样获得被平等的考虑的结论是不言而喻的。由此,辛格将从机械论下只是作为机器为人所用的动物阶段性的解放了出来。

(三)动物实验与工厂化农场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辛格在进行其动物解放的过程中主要反对的两大项恶行——动物实验与工厂化农场,人们正在不停地选择性的忽视每天数以千记的这样事情的发生,这就是辛格将其单独论述的原因。

在辛格所描述的大量残忍的动物实验中,存在大部分完全没有价值甚至因动物本身与人类确实存在实质性差异而拖慢人类科学进程的案例,其中也不乏毫无意义的只是为获得社会利益而单纯重复的动物性实验。抛开动物解放理论不说,不论出于任何因素的考虑,都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更为夸张的是,动物的生命被剥夺,只为了对人类来说鲜少有意义的结论。

类似这样的动物实验还有很多,从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类的实验都是以动物的痛苦作为参数来获得结论的,但能够感受痛苦知觉的动物本身应当得到利益平等的考虑。痛苦总是不幸的,任何人或是动物都应当避免。彼得•辛格看到了动物在工厂化农场的际遇,不健康的生存环境,不规律化的成长模式,被宰杀的命运,没有被考虑的动物福利的事实,每一个行为与事件都显示着,动物与人类的地位与关系并不对等,而动物的福利实在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做身体力行的素食者

动物的福利没有得到肯定,即使彼得•辛格已经将动物利益的平等的考虑表达清楚,但认同与行动并不是可以等同的一件事,因此,辛格提出了彻底地解放这一问题的方式,即做一个素食者。

在辛格看来,想要成为一个素食者对于现代人来讲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广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物种歧视者,大部分人都是物种歧视的受益者,并且动物本身没有和黑人或妇女一般抗争要求解放的能力。但若我们想要为动物的福利谋求些什么,素食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在辛格看来,想要从根本上解放工厂化农场的动物们,不吃它们是首要而且关键的。

首先,素食主义是反抗工厂化农场动物悲惨命运的根本一招,当人们不再消费动物产品,食用动物的肉类,那么更多的动物就会有机会逃离这种悲惨的命运。在辛格看来,吃素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抵制,抵制一种用钱来换取的道德上应当被关怀的动物的利益,这是个人能够做到的切实有效的反抗措施。

其次,从粮食的产量与全球人口的生存利益来看,饲养动物宰杀动物食用以维持更多人类的生存的说法其实是十分可笑的。辛格用数据向我们证实这样的观点,一英亩土地能够产出的植物蛋白质要比其能够产生的动物蛋白质高出大概10倍,换句话说,为了得到几乎同植物营养价值相同的肉类,一英亩的土地我们就放弃了9倍获得植物蛋白的机会,这对于粮食的短缺无疑是不利的。另外,肉食需要付出的资源代价更大,石化燃料消耗的更多、水资源的消耗更大,这其中还不乏有因动物粪便或其他动物疾病污染水资源的情况。而更令人心忧的是,为了放牧牛羊,更多的森林被破坏,之后我们需要面临的就是旱灾、物种减少、冰山融解、海平面上升,人类生存之地被海水淹没等不可置信的困窘处境。

三、辛格动物解放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动物解放思想的合理性

辛格思想的合理性体现在对事关全人类的粮食问题的考量上。在辛格看来,对动物肉类的需求会直接增加粮食生产的成本,也会对资源造成不小的压力,正是这个原因使我们应当放弃吃肉而选择素食。情况正如辛格料想的一样,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畜牧业的发展的确显示出不利于粮食问题的解决的方面。如果说畜牧业对森林的破坏已经无力回天,但在已经得到开垦的土地的使用上,我们的努力却还来的及。就现今的情况来看,有一些土地在可以实现农业种植的情况下却被投入于畜牧业的使用,为了产出供人类食用的肉类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全球粮食问题的形势无疑是不利的。因此,当全球粮食短缺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选择素食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辛格思想的合理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方面,归根到底,辛格对动物利益的关注,对动物保护事业的热情本身就具有非常巨大的价值,其思想的提出自身就具备合理性。动物作为不能使用语言来维护自身利益的群体,在日益强大的人类面前,可以说毫无办法。这实际就是在考察我们人类的伦理道德的水平。翻开网络的新闻,我们不难找到有关动物的报导,但触目惊心的是这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对动物虐待动物杀害的痛心陈述。动物的地位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正在不断下降,当越来越多的动物虐杀问题出现在新闻报导上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将辛格的动物解放思想关注起来,反思我们的行为。

2.动物解放思想的局限性

每一种思想都受其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学说发展程度的影响,因而都不是完善的,辛格的思想也不例外。辛格思想的局限性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其一,辛格在赋予动物与人平等的利益考虑时,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观点,即以对痛苦与快乐的感受性来判定其是否应当得到利益的平等考量,但其维护动物利益的最为重要的解决方案——素食主义——却没有依照功利主义原则进行。功利主义原则主张“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循着这个思路思考,辛格有关素食的论述并不能满足这一点。有些人对素食偏爱,但也有人无肉不欢,我们难以说清哪部分人更多,追求哪种幸福才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的幸福;进一步来讲,即使辛格的素食主义得到推广并成功应用于现实生活,我们也很难说清是否遵从了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因此辛格的思想以功利主义为理论基础,最后却无法判定是否符合功利主义的原则,其内部是有矛盾的。

其二,辛格的思想并不符合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人类的发展历程是漫长而悠久的,达尔文曾出指出正是低等生物的进化才有了人类的诞生,也就是说,人类虽然已经不再像其他动物一样生活在自然界中,而是有了自已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依然是生态系统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部分。当人类改变多年的饮食习惯而开始崇尚素食主义,生态系统的平衡毫无疑问的会被打乱,因此素食主义的实行可能会带来整个生态系统的波动与不稳定。自古以来人类就是饮食广泛的杂食动物,这与强调人类的中心地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关系的。而因为人类道德伦理上的不断思考与发展就因此要完全改变人类长久的饮食习惯理由不够充分,也很难实现。

其三,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虽然致力于为动物争取利益与保护,但其论述范围并不是所有的动物,其关注点在于可以感受到快乐与痛苦的哺乳类和其他类别的动物。看到此处我们自然会有这样的疑惑:动物的范畴并不仅仅包含具有“感知能力”的动物,也存在一些低等的动物,那么其他低等的动物应不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呢?在进一步思考,同样拥有生命的植物应不应该也被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中来呢?辛格的思想意图扩大道德关怀的对象范围,他将有“感知能力”的动物纳入关怀中,这让我们对动物处境有所反思,但道德关怀扩大的边界到底在哪,辛格所界定的依据(对快乐与痛苦的感受能力)又是否具有确定性与客观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总之,辛格的动物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在于为动物寻求免于遭受不必要的痛苦的处境,因而其起点正是以谋求动物福利开始的,在其论证动物解放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使得其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不能否认辛格为我们提供的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当我们越来越放任无聊的动物实验的发生,放任一次次动物虐杀事件的出现,这些是不是本身就已经显示出我们人类道德上的滑坡?辛格的动物解放理论正是让我们正视这个问题,当社会将动物的处境暴露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将重新思考人与动物到底共生于一种怎样的关系之中,而我们又能为此做些什么。

参考文献

[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彼得•辛格.动物解放[M].孟祥森、钱永祥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4]汤姆•雷根.动物权利研究[M].李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韩立新.环境价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6]彼得•辛格.实践伦理学[M].刘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7]林红梅.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8]林红梅.关于辛格动物解放主义的分析与批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

[9]陈新夏.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作者简介:刘奕(1994-)女,汉族,天津人,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文作者:刘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彼得•辛格动物解放思想探析论文_刘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