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小学 628200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人才观,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上,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加大教师备课投入,创造良好的上课基础
1.教师备课时一要备好教材、教法,二要“备好”学生,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应了如指掌。(1)信息技术的一些概念与定义,往往会令没有相应知识准备的小学生难于理解。第一次教学操作系统时,我讲了半天,学生仍似懂非懂。后来我为学生打了这样一个比喻:“其实,操作系统就像一个大舞台,而其他软件就像是演员。只有舞台搭好了,其他的演员才能在舞台上面演出,否则他们就没戏唱了。”学生听后都恍然大悟。(2)设计的问题难易、深浅应因人而异,要兼顾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把不同难度的问题,对应地提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逐步提高要求,不搞“一步到位”。
2.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在基本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设置路标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教师一堂课上设计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得到能力的良性迁移。实践证明:巧妙利用问题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顺利地获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件演示重点知识。在教学中回忆已有的知识、观察现象、出示练习题等,老师都应该“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效应。让学生利用矛盾,引起思索,再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制作或多收集课件,作为优生深化,差生再学习的灵活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激发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成功教育的首要条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尊重每个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创新教育。创造性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的基础,它体现为观念的灵活、个人的独立性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首先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引导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善于明辨是非;训练学生思维的果断性,遇事当机立断;培养学生思维的顽强性,不怕困难与失败;增强学生思维的自制性,执着追求既定目标。此外,还应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对未知世界保持好奇心,以利于培养创造意识。有些学生智力虽高,但比较懒散,自控能力较差,或经常急躁不稳、反复出错,这些学生的障碍不在智力因素,而是在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对这一类学生要加强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并经常用成功者的例子去启发、鼓励他们,使他们的创造潜力得到发挥。
3.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创造性的教师都会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学生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教学模式。
(1)启发学生思维,进行认知建构。课堂引入时设置最恰当的问题给学生思维一个合适的起点。基本的思维方法、认知结构和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过程,训练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了解学生基础,定好教学起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加强相互探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形成知识互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求助于老师,这样不仅提供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地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探究知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课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
论文作者:夏文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创造性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