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论文_于林娟

江苏省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 226400

摘要:目的:观察胆石症超声检查情况,并调查分析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178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检出胆石症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调查分析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将诱发危险因素进行定义和赋值,采用SPSS17.0医学统计软件对诱发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观察胆石症的结石大小及患病情况。结果:1780例体检者中共检出117例胆石症患者,胆石症检出率为6.6%(117/17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值、高脂饮食、高脂血症及家族胆石症史是诱发胆石症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胆石症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调查分析发现胆石症高危诱发因素包括年龄、高脂饮食及家族病史。

关键词:胆石症;超声检查;危险因素

肝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众多,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及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如肥胖、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本文调查分析了胆石症诱发的危险因素,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月-2015年3月178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1055例,女725例,年龄在30-76岁之间,60岁以上者159例,平均年龄(49.7±2.5)岁,受教育程度中小学206例,初中467例,高中722例,大专235例,本科及以上150例,有胆石症家族病史者146例,合并有高血压者241例,糖尿病者137例,1780例体检者均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B超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NOHD-3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体检者进行检查,将B超探头频率控制在5.5MHz左右,体检者B超检查前禁食8h以上,检查时取仰卧位,期间详细观察胆囊大小、形态及是否存在结石,存在结石者还应观察结石大小和数量,要求被检者变换体位,记录胆囊部B超检测是否存在强回声团,且回声团会随着被检查者体位变换而改变[1]。

1.3调查方法 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1780例体检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表共分为自填部分和问答部分,自填部分由被调查者自行完成,问答部分则由专业人员进行询问,将被调查者回答内容填入问卷表中。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年龄、性别、BMI值、家族病史、高脂饮食情况、受教育程度、早餐规律情况、吸烟饮酒史、是否有高血脂症等[2],将以上调查内容设为自变量,将发生胆石症设为因变量,将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将具体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根据OR值和95%可信限判断是否更具独立作用。

2结果

2.1胆石症B超检查情况统计 1780例体检者中共诊断出胆石症患者117例,胆石症检出率为6.6%(117/1780),其中3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胆绞痛、上腹部疼痛等典型症状,比例为33.3%(39/117),胆石症患者B超影像学图像表现为胆囊部出现强回声,被检者体位移动后可见结石也随之移动,且胆囊后方有声影,可见明显的囊壁-声影-结石三联征,胆石症超声声像图特征较为典型者79例,比例为67.5%(79/117),非典型超声声像图者9例,比例为7.7%(9/117),非典型超声表现为胆囊形态异常,胆囊轮廓消失,胆囊积液相对较多。

2.2单因素统计分析 将1.3中筛选的单因素进行赋值,单因素共计10项,单因素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B超是胆石症临床诊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大部分胆石症患者B超影像学图像可见典型特征,且其具有简便、无创、快速及费用低等优点,因此B超被广泛应用于胆石症的临床诊断中;同时,本文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家族病史、BMI值及高血脂症是诱发胆石症的高危因素,因此临床预防因此以上几方面介入干预措施,此结果为临床预防发生胆石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伟强,策治君.环县地区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4):101-104.

[2]朱城,周海伟,王红梅,等.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65-68.

论文作者:于林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9

标签:;  ;  ;  ;  ;  ;  ;  ;  

胆石症超声检出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论文_于林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