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危机管理系统研究_危机管理论文

学校危机管理系统研究_危机管理论文

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体系论文,危机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5)16-0026-04

      作为人员密集地,学校已经成为危机较容易发生的区域,危机管理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使其有效合理运用,对于学校安全和谐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由于学校危机事件频发,各学校都逐步重视校园的危机管理,但是在学校危机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

      (一)校园危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健全

      学校危机管理的有效运行,要依靠法律法规制度做保障。在我国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中,并没有针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针对部分校园危机事件进行了界定。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的措施中,也只是针对学校保卫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危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基本成立了危机应急小组,但也只是在现有的工作人员中,根据职务高低进行了职责的划分。很多工作人员对自己在危机预防及处理中的具体角色并不了解,缺乏危机应对的专业知识。学校对于应急工作小组成员的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在危机应急小组中,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不足,他们难以甄别信息的重要程度。

      (三)危机应对预案缺乏针对性

      学校应对危机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危机应对预案的可操作性。目前学校针对危机事件制定的操作流程过于原则化,并没有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的危机应对特殊性、学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工作流程。在遇到危机事件时,由于预案缺乏实际操作性,往往会耽误事件的最佳处理时间,造成二次危机。

      (四)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形式化

      安全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时间段。很多学校在学校新生开学初,会发放安全教育手册,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考核,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进行学习,并没有真正对安全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学校也会在某种危机出现后的短时间内,会进行密集的教育培训会,事件过后,相关的安全教育热度就会减退,缺乏安全知识教育的连贯性。学校针对地震、消防的演习,也大多数流于形式,并没有考虑地震、火灾等发生时的真实环境。

      (五)学校风险评估工作的专业性不够

      风险评估是学校展开危机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风险评估针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学校现有的危机管理工作中,针对校园的风险评估仅停留在表面,仅对致灾因子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并没有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对致灾因子进行评估。由于风险评估工作的专业性缺乏,根据其绘制的校园风险地图实用性则不足,难以发挥其效用。

      二、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构建有效的、科学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是学校危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合理的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和制定科学的学校危机管理工作运行流程。

      (一)建立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组织活动有效进行的保障。学校应建立包括校级领导中相关工作人员、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顾问委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组织的成员)、教职工家属、学生志愿者等在内的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通过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学校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如下:

      规划与实施组:根据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结合危机评估组绘制的风险地图,制定针对不同危机事件的应急预案。在遇到危机时,要根据危机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日常危机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改进,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危机评估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政府相关部门和专业的第三方组织的协助下,完成学校的风险评估,并针对各种致灾因子进行评估和承体脆弱性分析,绘制学校的风险地图。同时,及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的变化,重新对各项指标作出评估,为规划小组制定预案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沟通协调组:学校外部相关部门(包括教育部、市政府、应急办、地震局、非政府组织、媒体等)进行有效沟通,获得政府等组织在资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将学校相关信息及时跟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及时与班主任、学生干部等进行沟通,把其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供给规划实施组。

      宣传教育组:学校在校园内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在学校建立宣传版面,给师生发放关于教育安全知识的培训手册,举行安全知识讲座、竞赛等,对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信息收集相关知识培训,配合一些相关非政府组织在校园关于安全教育活动。

      校园自救队伍:在学校的组织下,以学校学生、志愿者、校医院工作人员等为主体,成立校园自救队伍。危机发生时,及时集合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对危机事件,在危机事件中形成自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危机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可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学校联盟,针对专业人才形成共享机制。联盟成员在应对危机时,也可以及时进行专业互助。

      (二)完善学校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后,要制定完善的学校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才能保障学校危机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罗伯特·希斯的“4R模式”将危机管理分为4阶段:缩减阶段(reduction)、预备阶段(readiness)、反应阶段(response)、恢复阶段(recovery)[1],完善学校危机管理在这4个阶段的工作模式,可以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1.危机缩减阶段

      在危机缩减阶段,主要是通过危机风险评估、信息有效收集等手段,预防危机的发生和减少危机发生后造成的损失。缩减阶段的意义在于将危机万一发生而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2]。

      第一,危机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针对学校的外在风险和面对风险时学校本身易受到损害的环节,即“致灾因子”和“承体脆弱性”进行评估。

      致灾因子是指对生命、财产、生活以及人类依赖的环境可能带来潜在威胁和伤害的灾害因素,主要强调灾害的自然属性,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学校在进行危机评估时,首先要收集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学校周边村庄的情况等)、学校人员的相关情况、学校内建筑物情况、历史发生过的危害事件的情况,并在师生中调查可能发生危机的情况,进行致灾因子的汇总并进行分类罗列,然后再进行实地调查,对致灾因子的数量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模型对致灾因子的强度和概率进行评估。

      针对学校的物理(学校电缆电线、学校道路、学校房屋、学校食堂天然气管道等情况)、社会(学生民族、学生心理状况、校内社会工作人员等情况)、环境(医疗、消防、公安到达情况)三个方面的脆弱性进行评估,首先要对脆弱性进行罗列,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结合致灾因子的评估体系,评估脆弱性的程度。

      通过对致灾因子和承体脆弱性的综合评估,最终建立学校的风险评估模型,对于学校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绘制学校风险地图,利用风险地图将评估结果进行展示,以提高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二,信息的有效收集。信息的有效收集对于预防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一方面要做好针对校内社会工作人员的信息登记。例如,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才能从事与食品相关工作,学校应对其进行动态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造成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学生作为学校人员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也要得到关注。同时,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及时对班内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并关注学生的各方面状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使事情得到妥善处理。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危机缩减阶段,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得到关注。通过对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相关危机事件的发生。

      2.危机预备阶段

      危机预备意味着通过预防性的行为使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过程[3]。通过建立危机应急预案、培训、演练等方式可以降低承体脆弱性,提高承体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一,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学校应制定危机应急预案,将应急管理变为日常化管理。制定规范化的应急预案,明确预案所要应对的危机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在发生相应危机事件时,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在制定学校危机应急预案时,要综合考虑校园的整体状况,结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学校危机应急总预案、前期对学校致灾因子和承体脆弱性的分析以及绘制的校园风险地图等进行校园各专项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之后,要针对预案征求师生意见,对预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针对预案进行演练,实行动态化管理,使预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第二,危机的教育培训与演练工作的进行。教育培训和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师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危机,学校应进行防范措施的教育,包括针对不同类别的人群(实验室工作人员、食堂工作人员等)定期分类举行安全教育培训讲座;在学校网站建立安全管理版块,及时更新相关安全知识,上传安全视频资料,便于师生直观了解;在学校举行安全知识有奖大赛,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帮助师生了解安全知识;针对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定期举行相关知识专业培训,以便在发生危机时,委员会成员能够迅速作出回应和处理。学校还要定期举行关于地震、消防、反恐、互联网安全等演练活动,可以进行实战演练,也可以进行虚拟演练。实战演练需要多方面的准备,不能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演练;而虚拟演练则可以多次进行,即相关人员在一个假定的场景里进行模拟,按照设定的场景,确定应对危机的流程及每个人在不同环节应该尽到的责任。在针对制定的危机预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危机应急预案进行修改与调整,保证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3.危机的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

      通过危机的缩减阶段和预备阶段,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但是不能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如何在危机出现后应对危机,是危机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根据学校危机管理的流程图,各相关工作人员应有条不紊地进行危机应对工作,减少危机对师生造成的伤害,使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危机的识别阶段。每种危机都有不同的表现,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危机进行识别。之后,就进入危机的反应阶段。相关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及横向通报,及时启动危机应急预案。在获得危机预警之后,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要迅速召集相关工作人员,对应对危机所需要的物资进行检查,通知应对危机的工作人员。如在应对地震灾害预警信息时,应确保校医院紧急药品的储备情况、简单救援设备的情况、工作人员的到岗情况等,及时组建校园自救队伍,使学校进入应对危机的状态。

      第二,危机的回应阶段。规划和协调组应及时拿出相关危机应对预案,根据预案的情况,及时把处理方法传达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要根据预案,完成自己的工作。沟通协调组要根据危机情况,及时与校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同时获得上级部门针对此次危机的相关信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确保班主任通知到本班学生,同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状态。宣传教育组要针对危机信息,及时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手段,针对危机事件进行具体说明,同时应告知学生应对该危机的有效方式。

      危机预警是一种预备状态。如果危机没有发生,则仍然要处理好由应急状态转化到常规状态的过程。如在地震预警过后,确定地震不会发生,则要及时将安全信息通知师生,使其恢复到日常生活状态。针对学生情绪的波动,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而应急物品则要及时恢复到应急前的状态,确保下次正常使用。如果危机确实发生,就要全面进入危机回应状态,迅速根据预案的相关流程图,全面开展危机应急工作。在政府部门救援、专业救援队伍进入校园之前,应先利用学校有限的人力、物资进行危机处理。

      校园自救队伍拥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及时在校园内展开危机救援工作,能够弥补专业队伍进入前的空白期,抓住黄金救援时间。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政府是主导者,但是其对于学校内部的情况不是完全了解,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就要及时将学校的相关情况提供给政府工作人员,协助政府做好危机的回应工作,以提高成功应对危机的概率。在危机出现后,一些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可能会进入学校,帮助其应对危机。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要做好协调工作,及时向相关组织说明学校的情况。在救援物资到达时,要有序地分配给师生,确保大家的基本生活得到维持。同时,要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物资需求、心理需求等),及时与相关组织沟通,满足师生的需求。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信息的透明化、客观化非常重要。信息传达的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成二次危机。因此,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媒体等手段,及时让师生了解目前危机处理的情况,避免造成师生的恐慌。遇到某些学校特殊事件(如学生食物中毒、自杀等事件)时,要及时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而非采取避而不谈的措施,避免造成媒体的妄自猜测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整个危机的描述要客观化,不要运用过多的主观修饰词语,避免造成其他人员的心理波动。

      第三,危机恢复阶段。通过对危机的紧急处理,危机局势得到控制后,就进入了危机的恢复阶段。危机恢复即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为了恢复正常的状态和秩序而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4]。危机恢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完成的。在危机恢复阶段,不仅是要将学校的状态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而且要总结此次危机的经验教训,避免下次重蹈覆辙。

      在危机恢复阶段,还要对危机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危机评估主要是针对在危机中个人和学校整体受到的损失,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进行评估。对于评估结果,要进行实地考证,对于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要及时修正,并及时向政府上报,为学校的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对政府提供的恢复物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充当监督者,避免物资滥用。物质上的恢复很重要,精神上的恢复则更重要。在危机中,师生的情绪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要及时了解其情况,与相关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联系,对师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师生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4.危机管理工作的评估

      在完成此次危机的回应后,还要针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估,即学校依据危机管理评估体系,对此次活动中的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作出评估,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优化危机管理体系。针对工作中的不足,要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针对危机应急中缺乏的物资,要进行相关储备;针对应对危机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师生进行沟通,不断改进,提高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

      当然,学校发生危机时,也可能没有预警信息,危机状况就突然发生,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直接进入危机的应对阶段。这时,危机管理委员会就要及时根据危机事件迅速作出判断,并组织成员、准备物资,开始进行危机的处置。在日常进行演练时,要针对直接进入危机状态的情况,进行反复演练,保障学校危机管理委员会在应对危机时,能有序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对学校危机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可以明确学校建立以效能为依据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的重要性以及危机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危机不同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和方式,全面提升学校应对危机的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师生的安全,减少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标签:;  ;  ;  

学校危机管理系统研究_危机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