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是最贴近中学生心灵的文体_现代诗论文

现代诗歌是最贴近中学生心灵的文体_现代诗论文

现代诗是与中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体论文,中学生论文,亲近论文,心灵论文,现代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现代诗”主要指两方面的诗:1.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外国近现代诗。有的外国诗是用古代汉诗的诗体,如格律体翻译的。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就写了这样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它就是用古代汉诗的格律体诗的押韵方式翻译的。我们不把它列入现代诗之列。2.用现代汉语写的诗,即通常所说的“现代诗”,也叫“新诗”。新诗的“新”指新语言、新形式(新诗体)和新内容(新观念、新思想)。近年新诗理论界有一种观点:用“现代汉诗”这一术语取代“新诗”。新诗既强调“新语言”,也强调“新观念”;同样,“现代汉诗”既指语言上的“现代”,即用“现代汉语”写的诗,也指内容上的“现代”,即有“现代意识”的诗。通过对这种诗歌文体称谓的辨析,不难发现中学现代诗教育应该具有“教书”与“育人”两大任务:“教书”指教给学生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写法,“育人”指教会学生如何做“现代人”。中学语文教学近年出现“语言工具论”与“人文素质论”两种教育观念的对抗,完全可以通过现代诗的教学让两者和解。

      我先对中学现代诗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及意义作一个概述,让大家知道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伟大事业”。这个概述来自我十年来所做的与中学现代诗教育相关的两个课题,它们是“中学语文现代诗教学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和“如何通过诗歌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我也想介绍这两个课题的研究情况,吸收志同道合者。

      中学诗歌教育按教育方式可分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课堂诗歌教育与指导学生文学社团及课外诗歌欣赏写作的课外诗歌教育;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现代诗教育与古代诗教育,其中主要是现代诗教育。很多中学生都有写现代诗的冲动,有的还自发成立了“诗社”。学生想学,老师却不能教,长期存在课堂上“教学难”,在课外校园文化建设中“指导难”现象。随着近年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人文教育及素质教育的重视,大量各种风格的现代诗人选教材,更加剧了这种矛盾。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人的语言智能的典型范例,通常是歌颂真善美的抒情艺术,非常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诗国,很早就形成了“诗教”传统。诗歌教育是学校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学生的课外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感受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即良好的、科学的诗歌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特别是对开发人的语言智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相关文体的欣赏写作和相关学科尤其是艺术类学科的学习,甚至对培养学生做情感丰富、充满爱心和有艺术品位的人,都很有帮助。教学生读诗写诗实质上成了“寓教于美”的人才教育手段。但是学生过分写诗,容易让学生自恋,在性情、人格上出现问题。由于诗歌文体,特别是现代诗文体的特殊性和写作方式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体规范、语言规范的掌握,甚至会影响其他学科,特别是数理化等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的学习,所以一些中学生课外写诗入迷,需要老师正确引导。

      近年基础教育中的诗歌教育研究十分落后。我国从事现代诗研究的专家主要在大学任教,不愿意抓诗歌的普及教育工作,中学教师又缺乏研究能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体制性脱节,使两者无法扬长避短地合作。国外却普遍重视,针对中小学生编写了大量现代诗知识、理论介绍性读物和诗歌作品赏析性读物,如美国把诗的形式分为poem's shape(诗的形体)和the music of poetry(诗的音乐)两部分,把“无形”的诗歌变成了“有形”的,较好地解决了诗歌“教学难”问题。

      让大学里从事现代诗研究的专业人士与中学里从事诗歌教育的语文教师联合会诊中学诗歌教学难和校园诗社指导难问题,已成当务之急。要找出当前基础教育中的诗歌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由专业的新诗学者撰写一批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诗作的“教案性”、“导读性”文章和现代诗的其他基础知识方面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学类报刊和诗歌报刊发表,雪中送炭,让中学教师能够进行基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还要让社会意识到诗歌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要改变现在的落后局面,还要让诗歌教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甚至整个中学的人文教育及美育的重要内容。从教学观念、教材教法、教辅读物,从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及中学校园诗社的辅导等方面形成一条龙式的研究和服务,从而制订出一系列富有操作性的具体方法。

      首先要弄清“诗”与“现代诗”等基本概念。为什么中学会出现“现代诗歌教学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现代诗基础知识,没有基本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来支撑教学。很多老师根本不知道现代诗是什么,尤其不知道现代诗的功能与古代诗有什么差异。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尼罗河畔发现的一首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在诗的长河中,出现了很多关于诗的定义。有些定义对教学现代诗很有帮助。如美国学者路易士认为:“诗不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也是所有艺术中最有威力的艺术,除戏剧以外,它是唯一的既需要耳朵又需要眼睛的艺术,是融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需要耳或者眼,但并不是两者都需要。”这个定义是给“诗”下的定义,特别是针对讲究韵律的古代诗的。日本学者滨田正秀的“抒情诗”定义比较全面,他认为:“抒情诗是现在(包括过去和未来的现在化)的自己(个人独特的主观)的内在体验(感情、感觉、情绪、愿望、冥想)的直接的(或象征的)语言表现。”这个定义细化了诗的内容、形式和技法,让我们知道诗是写什么的和怎么写的。

      除知道“诗”和“抒情诗”的定义外,中学教师还有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现代诗”定义。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通常起源于平静中的回忆。”这个定义产生于浪漫主义诗歌运动时期,特征是高度重视情感。严格地说它是介于传统诗与现代诗之间的定义。英国诗人艾略特是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代表诗人,他认为:“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逃避。”这个定义说出了抒情性并非现代诗的唯一特性。海外学者林以亮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英国诗人,后入美国籍的奥登(W.H.Auden)曾经说过:‘诗不比人性好,也不比人性坏;诗是深刻的,同时却又是浅薄的,饱经世故而又天真无邪,呆板而又俏皮,淫荡而又纯洁,时时变幻不同。’最能代表现代诗的精神。”很有必要把奥登的这个“现代诗”观念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诗是很平民化的语言艺术,什么题材都可以入诗。2011年,台湾诗人痖弦在郑州和福州做过多场“现代诗”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人人都可以成诗人”。中学老师通过诗歌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写现代诗,都可以“诗意地栖居”。

      汉语新诗已有百年历史,也出现了几个重要定义。宗白华认为:“诗的定义可以说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郭沫若认为:“诗=(直觉+想象)+(适当的文字)。”周作人认为:“如果我们‘怀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想将它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便是最好的工具了。”周作人的这个定义可以刺激学生写小诗。中学生学写诗,应该先学写小诗,再写较长的诗,不宜提倡中学生写几十行甚至几百行的长诗。先学写讲究一定韵律的准定型诗体新格律诗,再写自由诗。先写“诗出侧面”的意象诗,再写“直抒胸臆”的口语诗。新格律诗可以采用闻一多与何其芳的定义。闻一多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何其芳认为:“我们说的现代格律诗在格律上就只有这样一点要求:按照现代的口语写得每行的顿数有规律,每顿所占时间大致相等,而且有规律地押韵。”

      在二十多年现代诗专业研究中,我也给现代诗下过定义。1999年,我的定义是:“诗是艺术地表现平民情感的语言艺术。”2001年,我的定义是:“现代诗是采用抒情、叙述、议论,表现情绪、情感、感觉、感受、愿望和冥想,重视语体、诗体、想象和意象的现代语言艺术。”后一个定义受到滨田正秀抒情诗定义的影响。我强调诗的内容的无限制,诗的形式及技法的有限制。我提出诗人要过诗的语言关、诗的知识关和诗的技巧关,要求优秀诗人要有学养和技巧,诗写作要有难度和高度。

      在后一个定义基础上,我提出教学现代诗要重视三个方面:1.内容:抒情、叙述和议论。2.形式:语言(雅语、俗语)和结构(外在结构:句式、节式的音乐美、排列美;内在结构:语言的节奏)。3.技法:想象和意象。要给学生讲现代诗的六大特点及其与传统诗的差别。1.“自由”(内容与形式)是最大特点。2.情绪性:情绪大于情感,个人化写作。3.意象性:诗出侧面,象征手法,生活意象。4.世俗性:娱乐大于意义,追求写作快感,重视写作过程,平民化写作。5.口语性:日常语言、方言。6.多样性:言志诗、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图像诗、自由诗、格律诗、小诗等。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的积极性,有必要告诉学生百年汉语新诗,特别是当代新诗的成就。我把近三十年新诗的成就归纳为五点:1.参与了中国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加快了民主进程。2.发展和丰富了汉语诗歌,特别是丰富了现代汉语诗歌。3.新诗优美了现代汉语,使现代汉语更富有文采和诗意。4.新诗丰富了国人的情感,特别是丰富了普通人的情感,能够“诗意地栖居”。5.新诗记录了国人的生活,展示出国人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我还认为现代诗有利于培养现代人的五大素养。这五大素养分别是:1.现代情感:重视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的和谐。2.现代意识:重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融合。3.现代思维:重视语言思维与图像思维的综合。4.现代文化:强调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共处。5.现代政治:追求宽松自由与节制法则的和解。我总结出中国现代诗的三大精神:1.人的真善美情感。2.家国情怀。3.人类价值。最后归纳出现代诗的三大用途:1.言志:启蒙大众,追寻哲理。2.抒情:记录情绪,丰富情感。3.治病:宣泄情感,心理治疗。这些都是应该让中学生知道的“现代诗”教学的基本理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反对极端的“工具”教育与“素质”教育,我的感觉是过去太重视语言工具,现在太强调人文素质。现代诗,特别是中国现代诗的一大特点是与自由,甚至与政治关系密切的文体,十分推崇内容与形式上的“自由”,所以有“新诗就是自由诗”的流行说法。这种文体的出现有三个动力:1.人类社会追求自由的特性。2.人追求自由的天性。3.文体追求自由的属性。所以中学现代诗教学重视诗的抒情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要注意现代诗的思想性甚至先锋性,用它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中学语文老师进行现代诗教育,要牢记学校教育的两大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我把它具体为:中学教学的五大任务:1.传授知识。2.培养能力。3.健全人格。4.健康心理。5.健美身体。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1.教书。语言工具教育大于人文素质教育,常规教育大于创新教育,知识教育大于能力教育。2.育人。人类情感教育大于政治教化教育,改良渐进教育大于改革激进教育。中学现代诗歌教育的三大内容:1.诗的语言。2.诗的知识。3.诗的技巧。中学现代诗歌教育的八大任务:1.全面传授现代诗的基本知识。2.重点介绍现代诗的欣赏方法。3.适当介绍现代诗的常规写法。4.具体讲解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技法。5.适当介绍诗人情况和创作背景。6.挖掘学生的情感感受力。7.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8.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把中学现代诗教学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整体教育的四大基本原则:(1)知识大于感悟:学文学知识:诗歌知识、诗体知识、意象知识;重文学感悟:文学语言、文学情感、文学形式。(2)形式大于内容:语言技法分析大于思想内容分析。(3)微观大于宏观:文本细读、意象、技法。(4)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诗意课堂,重视朗诵,建立“诗场”。2.具体诗作教学的四大内容:(1)诗作的相关背景介绍:诗人生平、代表作及诗观、诗作创作情况、相关诗歌知识。(2)诗作的主题意义分析。(3)诗作的语言形式分析。(4)诗作的写作方法分析。3.文本分析的两大方面:(1)诗作的题材和功能(写什么):情感、情绪、叙事、哲理、氛围。(2)诗作的语言和技法(怎么写):字词(意象)、句子(句式)、诗节(节式)、诗篇(篇式、结构)。

      可以把中学现代诗教学简化为诗的知识和诗的技法教学两点。诗的知识教学重点在诗体教学,诗的技法教学重点在意象教学。诗体教学要让学生明白诗体不仅指诗的音乐形式,即韵律,还指诗的排列形式。狭义的诗体指任何一首诗都具有的外在形态及表面形体。广义的诗体指在诗家族中按形体特征划分的具体类型,即非个人化的、具有普遍性的常规诗体。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是诗的体裁属性的具体的显性表现,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具有制定作诗法则的意义。

      受新诗是打破了“无韵则非诗”等作诗规则的自由诗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新诗没有诗体。这个观念是严重错误的,它是导致新诗无法教学的重要原因。实际上新诗是有诗体知识及诗体规范的,新格律诗、小诗等诗体还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就是他们1926年提出的“新格律诗”诗体理论的具体实践,讲这样的作品必须讲到诗体知识、诗体历史甚至诗体理论。又如讲卞之琳的《断章》,应该讲明为什么是两行分节,这种排列方式是新诗草创期照搬外国诗歌排列方式的结果。又如让学生知道图像诗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利用语言符号的图像象征功能和人的图像思维,打破诗的常规排列规则,具有奇特的视觉形式的诗。它又被称为图案诗,在英语诗歌中还有类似的具象诗(concrete poetry)。它的文体特点是形式就是内容,甚至形式大于内容。知道了这些诗体知识,学生就不会认为图像诗是纯粹的文字游戏,不会认为这种诗体没有价值和学习这种诗没有意义。

      再以中学生喜欢写的散文诗为例,有必要告诉他们两个散文诗的定义。一个是世界散文诗的创始人,世界第一本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的作者波德莱尔的梦想:“写一篇充满诗意的、乐曲般的、没有节律没有韵脚的散文:几分柔和,几分坚硬,正谐和于心灵的激情,梦幻的波涛和良心的惊厥。”一个是周作人的散文诗观念,他认为散文诗“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也可以告诉学生学术界近年关于这种文体的争论,有人认为散文诗属于诗,有人认为属于散文,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1990年5月,我的硕士论文通过了答辩,论文的题目就是“散文诗: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论散文诗的文体特性和文体价值”。我认为散文诗是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但它仍然属于广义的“诗”。所以我的著作《诗歌文体学导论——诗的原理和诗的创造》中研究了散文诗。

      给学生讲一些诗体知识和诗体理论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由与法则的最佳关系应该是和解而不是对抗,这不仅对他们处理艺术问题有帮助,对他们处理生活问题也是有益处的。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喜欢走极端,不能极端强调没有作诗规则的自由诗。

      诗的内容与技法都涉及意象,意象分析是中学现代诗教学的重中之重。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意象手法是“诗出侧面”,可以产生“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意象分三种类型:1.符号性意象。2.象征性意象。3.情感性意象。意象具体为八种意义:1.原始意义。2.文化意义。3.时代意义。4.作者意义。5.读者意义。6.符号意义。7.诗体意义。8.空间意义。可以根据诗作的具体情况选择分析其中的几种意义。就像我今天花了很多时间讲现代诗教学的重要意义,老师一定要跟学生讲明白学习现代诗的必要性,特别是要让他们有这样的新观念:“现代诗是与中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煽动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激情来学习。诗歌是情感的语言艺术,也是富有激情的语言艺术,现在很多学生因为学习普通话而喜欢朗诵,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诗歌教学营造气氛提供了方便。很多名诗都有朗诵音像材料,如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举办“新年新诗会”,中学教材中的大量诗作都被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朗诵过,在不侵犯版权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可以借用。一些名诗还被谱成歌曲,如讲郑愁予的《错误》,可以播放罗大佑演唱的歌曲《错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课堂,完全可以使教学现代诗的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让现代诗成为学生最欢迎的、最爱读和最爱写的文体。

      中学生爱美,要让学生明白现代诗如古典诗词一样可以造就美人。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2010年1月19日,北大新诗学者洪子诚教授在“当代文学与文学史暨《洪子诚学术作品集》研讨会”上说:“我的一些学生写诗,爱好诗歌,如臧棣、周瓉、冷霜、胡续冬、钱文亮。感谢他们让我保持在大学年代就有的对新诗的感情。赵园说得好:‘一生钟情于诗,是一件美好的事,经由诗保持了审美的敏感,对文字的细腻感觉与鉴赏力。’这确实‘润泽’了我本来枯燥、灰色的人生。”老师一定要让中学生知道,现代诗更多是年轻人的专利,是年轻人的文体,要告诉他们诗不仅可以培养儒雅气质,还可以影响形体,可以健美身体。现代诗的音乐美、形式美及语言美,会影响人的审美感觉,会影响环境或心情,使人的外形发生变化。艺术和生活有一种相互性,艺术有时候是可以融入生活的,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外在美,它更可以改变人的内在美。

      中学现代诗教学一定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写诗来减轻青春期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压力。还要适度强调现代诗的思想性及先锋性。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老师不能把一些极端的观点告诉学生,尤其是在学生心智不成熟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现状而因材施教。在我的成长中语文老师比政治老师重要得多,大家回忆一下,给你现在的生活,尤其是人生观或处世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带来巨大影响的人是谁?可能还不是政治老师。我身上的责任感、爱心、正直、善良等人性的优点更多的是语文老师的功劳,或者说是语文教材上面的一些作品教给我的,也受到课外阅读作品的影响。比如说读鲁迅的散文诗让我学会思考,读冰心的小诗让我学会了爱,读徐志摩的新格律诗让我知道了纯形式的美。

      在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学生情况补充诗作。近年在吴思敬、毛翰等新诗学者的努力下,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的质量大有提高。如青年诗人江非的《妈妈》进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篇目如下:《天狗》(郭沫若)、《井》(杜运燮)、《春》(穆旦)、《无题》(邹荻帆)、《川江号子》(蔡其矫)、《也许——葬歌》(闻一多)、《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秋歌——给暖暖》(痖弦)、《妈妈》(江非)、《蛇》(冯至)、《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你的名字》(纪弦)、《神女峰》(舒婷)、《河床》(昌耀)、《金黄的稻束》(郑敏)、《地之子》(李广田)、《半棵树》(牛汉)、《边界望乡》(洛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老马》(臧克家)、《憎恨》(绿原)、《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雪白的墙》(梁小斌)。台湾现代诗人有痖弦、纪弦和洛夫,基本反映出台湾现代诗的成就。但入选的不管是台湾现代诗人还是大陆现代诗人,都有年龄老化的问题,中青年诗人太少。人教版教材如此,一些省区编的教材更有问题。我把目前中学语文现代诗选编的问题总结为四点:1.选诗太注重诗的内容而轻视诗的形式,过分注重思想教育价值,轻视艺术价值。2.选诗太重视诗人的名气,轻视诗作的质量。3.没有科学地按现代诗的抒情、言志、治疗三大功能分配诗作,过分重视言志及启蒙功能,过分重视“诗教”,轻视“诗疗”,没有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层次,选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诗作。4.太重视历史价值而轻视当代价值,所选诗作与当前诗坛的创作严重脱节,不能充分呈现当下现代诗的创作情况,导致中学生诗人写诗时学习的不是教材,而是诗歌刊物或网络诗歌,因为学习教材选的诗写成的诗投稿时无法发表,这是当下校园诗人与老师对抗的重要原因。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汉语现代诗更是一种特殊的新兴文体,更具有“质文代变”的特点,不仅需要专业化的审美方式和审美教育,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审美意识和阅读趣味。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分责怪教材编写者,中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异及地区差异巨大,全国统编教材甚至各省的教材都不可能适应每个中学,更不可能适应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在无法左右教材的情况下,中学语文老师就必须意识到教材入选作品的不足,自己要增加作品。特别是讲教材上的具体作品时,有必要增加相关诗作,如讲卞之琳的《断章》,需要把《鱼化石》《无题》《尺八》等代表作介绍给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断章》,还可以增加现代诗知识。一些思想性太强的作品,如舒婷的《致橡树》,过分强调女性独立,甚至被视为“爱的独立宣言”,这样的诗作会影响人的婚恋。所以教舒婷的《致橡树》,就非常有必要把舒婷的另外一首诗《神女峰》作为补充读物。我一直主张在中学教材中用《神女峰》取代《致橡树》,不仅是因为《致橡树》思想性太强,与当今时代有些脱节,还因为它的语言太散文化,结构也有些散乱,会误导学生。我在大学文学院上现代诗课程时常常叫学生改《致橡树》。女性就应该自立自强,但是这种自立自强不是跟男人对抗。我们需要的是“平权的女权主义”,不要“霸权的女权主义”,这是我十年前作女权主义研究时创造的两个术语。所以有必要让女中学生接受《致橡树》“诗教”的同时,记住《神女峰》中的名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非常反对中学教育中的极端化。观念上的极端、思想上的极端,甚至艺术风格上的极端都可能误导中学生。但是单个的作品常常在某个方面是极端的,编教材者无法避免。中学老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淡化这种极端。如要讲教材上的一首口语诗,就要找一首意象诗去冲击一下。如果讲哲理诗,就需要抒情诗作补充。讲韩东的口语诗《有关大雁塔》,可以补充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那样的意象诗。讲卞之琳的《断章》,就有必要找一些比较生活型的、世俗化的诗。我主张中学现代诗教育在知识上、观念上、思想上都要相对平和一些,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能因为是现代诗就极端追求“现代”,但要偏向“现代”。因为我们教的是“现代诗”,不是“古代诗”,我们培养的是“现代人”。我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自信与希望是青年的特权!”中学现代诗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让学生充满“自信”,获得“希望”。中学语文老师的任务是如何让自己更“现代”,成为“现代的”中学语文老师,从而让现代诗真正成为与中学生心灵最亲近的文体,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现代青年”。让他们不但懂得现代诗,更懂得如何诗意地生活。可以说,这就是中学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

标签:;  ;  ;  ;  ;  ;  ;  ;  ;  

现代诗歌是最贴近中学生心灵的文体_现代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