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盐酸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佟1 苏旭江2

李佟1 苏旭江21.江苏省荣军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35;2.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 和观察组(给予盐酸帕利哌酮治疗),两组均包含5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显著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2%(44/53),对照组为81.13%(43/53),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观察组共发生7例(13.21%)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16.9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盐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PANSS评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33-02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性精神病,病因未明.从患病对象来看,多为青壮年,该病持续时间长,且表现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1].精神分裂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盐酸帕利哌酮属于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盐酸帕利哌酮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包含53例患者.对照组中,31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区间为20-52岁,平均(35.24±5.01)岁;病程2-13年,平均(6.29±2.62)年.观察组中,33例为男性,20例为女性;年龄区间为21-53岁,平均(36.02±4.86)岁;病程3-14年,平均(7.01±2.29)年.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差异均较小(P>0.05).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0岁之间,不限性别;(3)不属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不属于器质性精神疾病患者;(5)对阿立哌唑、盐酸帕利哌酮不过敏. 1.3 方法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停服抗精神病药物,时间为1周.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以下治疗. 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5),药物剂量为10-30mg/d,每日1次,在早餐后半小时服用. 观察组:患者口服芮达帕利哌酮缓释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24),药物剂量为12-48mg/d,每日1次.首次剂量为3mg/d,依次3mg/d的增量增加,最高剂量为12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症状评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包括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2)临床疗效[2]:①基本痊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80%;②显效,患者的PANSS 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 -80%;③ 有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50%;④无效,患者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30%.治疗总有效率=(总病例数-无效例数)/总病例数×100%.(3)不良反应: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比如PANSS评分、临床疗效等,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操作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比较 经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讨论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从其临床分型来看,常见的有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等[3].就目前研究来看,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大多数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生物学因素,患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包括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等;②遗传学因素,家族存在精神疾病史;③社会心理学因素,比如不良生活事件、经济状况、性格特点等.要想提高患者的预后,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 盐酸帕利哌酮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5-羟色胺(5-HT)受体的拮抗作用,且亲和力高.将其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主要作用机理如下:通过选择性地拮抗D2受体,激动5-HT1A受体,借助机体多方面的调控作用,在机体下形成多巴胺平衡系统[4].有研究显示,它不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且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认知功能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5].该药物可以治疗患者因多巴胺系统异常引起的多种不良情况.由研究显示,对于曾服用过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盐酸帕利哌酮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值得注意的是,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患者服用盐酸帕利哌酮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跳加速、记忆力下降、头晕等.在后期应用中,为了保障应用效果,需密切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减量、停药,若情况严重,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措施. 在本文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83.02%)与对照组(81.13%)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盐酸帕利哌酮与阿立哌唑疗效相当,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 刘炳书,高海江,高海英,等.阿立哌唑与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92. [2] 李航,艾津华,王萍,等.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38(04):208-210. [3] 李福金,刘有平,陈晓燕.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4):54-55. [4] 胡有平,余绍军,夏侯迎芳.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05):65-66. [5] 盛民生.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2):92-93. [6] 刘卫平.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8):66+68.

论文作者:李佟1 苏旭江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盐酸帕利哌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佟1 苏旭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