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论文_柯枫丽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等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在满足核心素养的人才培育标准下,保证教育的方法的特色,并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体魄。对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健美操;校本课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定义学生在接受对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需形成对应个人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品质及能力,体育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学会体育基础知识及运动方法,并缓解压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展现体育价值的关键。小学健美操将体操及音乐、舞蹈结合,通过动感音乐及优美的动作等为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体型。针对校本课程中关于地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健美操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1.核心素养下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现阶段,世界教育形势较为明确,为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供导向。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当自学科的本身出发,建设满足学科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体育及健康课程标准文件中,要求各级学校应当重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铺垫。随着课程改革的更加深入,教育部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现阶段的中小学存在热爱体育但不热爱体育课的情况,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健美操在1980后进入中国,音乐具有动感性,能达到健身塑形的效果,在进入中国后便被人们热爱。在校本课程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满足体育核心素养及学生个性化需求。所调查的中学,教育模式根据教育改革进行调整,“五四型”课堂模式已经实行8年,教育效果受到家长及其他学校的认可,该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课堂育人,自课程体系及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体现教育特色,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该小学的体育活动包括“快乐足球”及“快乐篮球”等,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实施符合学校的办学需求,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因此,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实际需求。

2.核心素养下的健美操课程开发途径

学校管理者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的开发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管理政策决定校本课程的发展情况。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学校管理层调查问卷,对学校6位管理进行调研,并形成数据报告,见表1、表2。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能看出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学校领导为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国教育改革及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队伍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环节,体育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直接参与者,也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决定健美操实施效果。本次研究的小学教师是专业的健美操教师,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的是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主攻健美操技术及理论。教师个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比赛经验,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

体育教师团队力量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影响,该小学体育教师共计5名,4名教师工作年龄在15年以上,团队平均教龄为10年,整体教学经验丰富。本次研究中设计调查问卷,对体育教师对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进行调查(见表3)。体育教师对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非常支持,为推动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强化体育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日后课程改革的趋势,对该地区3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其中24人认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2人认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23人认为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通过本次调查能观察到校本课程建设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立足点。

兴趣作为最好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喜爱态度对课程的展开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探究学生对健美操的态度,对小学80名学生的进行调查,结果见表4、表5.

对上述两个表进行观察,喜爱健美操的学生人数较多,不太喜爱及不喜爱的人数较少,支持态度的人数较多,不支持的人数较少。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学生的健美操的学习兴趣相对浓郁,为校本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3.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健美操注重力与美的融合,练习者需要控制力量,保证身体的柔韧度,通过动作指导改善学生的身体协调性,通过长期健美操练习,学生的关节及肌肉等更加和谐,从而形成良好的体态。健美操作为一项审美类的活动,通过音乐展示形体美,经常展开锻炼的学生自信心及表现力会进一步提升。健美操音乐的动感性,能调动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变得更加兴奋,从而改善大脑的活动功能。健美操能消除人体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具有多种功能。健美操的实践性较强,不会受到场地及成本的限制,实践效果理想。健美操课程对基地限制不大,教学成本相比其他相比节约较多,健美操能在学校发挥更大的价值,作为表演类项目,在丰富学校活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表现力,为学生成为体育特长生打下基础。

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评价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及调查问卷结果,学生多数喜爱中性风格,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追求。校本课程内容中含有不同的方面,首先为理论部分,其次为基础部分,最后为拓展部分,分别介绍健美操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活动方法、风格套路等。对此,编制教学计划,见表6.

针对健美操校本课程评价,应当注重核心素养的过程性及终结性,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及学生等,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多项内容,整体评价中观察平时表现及同学评价、自我评价、最终考核等。

结束语:通过本次校本课程开发,在结合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满足小学生对教育特色化的需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当观察管理层及教师、学生对课程的支持力度及喜爱程度,从而判断课程开发的预期效果。小学健美操校本课程能从课程目标及计划、评价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为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但学校也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组织教师出外学习,改变教师的传统理念。学校应当积极搭建平台,将健美操应用到课间及达人秀等舞台上,从而优化学校氛围。

参考文献:

[1]唐海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的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9,(09):10-14.

[2]段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校本课程的教育意义及其实践——以校本课程《青海与唐蕃古道》开发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09-110.

[3]廖书庆.将身边的地理资源“活化”成校本课程——以“苏州西郊主要地质地貌资源”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地理教学,2019,(17):41-44.

论文作者:柯枫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论文_柯枫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