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内部审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不准。2.内部审计体制不完善,独立性不强。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4.对内部审计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理解程度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
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措施
1.结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资金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旧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资金的分块配置、分散管理、体外循环问题还相当严重,使企业本来就有限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资金的利用率低和效益差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①银行多头开户,资金分散,难以集中使用。目前大型国有企业采用的是二级或三级核算体制,加之点多、线长、面宽,银行开户有增无减,使巨额资金化整为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资金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形成了潜在损失。②部分资金使用不当,铺张浪费,支出混乱。一些财会人员由于地位的依附性,在单位领导有违纪行为时,或不敢管,或不能管,致使一些基层单位费用开支失控,削弱了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③截留资金,搞“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隐瞒收入,造成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企业领导决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资金管理体制外,还要结合强化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和资金管理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如经过审计后,要使企业走上内部各类岗位职责分明,物资进出有手续、耗用有定额、计量有标准、考核有目标、落实有措施的良性循环轨道,保证企业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保证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定期核对,保证财务审签手续的完备性、符合性,经济指标的准确性与适当性等,从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结合强化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减少决策失误。企业经营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内部审计应遵循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的宗旨,加强对企业重大经营投资项目决策的事前评审,按照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有关规定,注意是否存在个人主观决策行为,及时纠正与避免不当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投资决策风险。在开展此类工作时,要变过去的事后审计为事中、事前审计,对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进行复审,防止决策失误造成企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产闲置、资产结构不合理等不良后果并带来经济损失。在对外投资、合资合作审计中,应注意审查有关的合同、章程、协议、会议纪要、补充合同协议等资料,针对合同、协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利于企业的条款,提出审计意见和避免投资风险的建议,为企业服务。
3.结合提高效益、明确责任开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调动下属单位负责人的积极性。目前在国有企业集团的下属单位尤其是二级独立核算单位中,出于各种原因,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虚报利润、潜亏严重、做假账、掩盖账外资产等问题较多。有的负责人经营风险意识淡薄,导致效益低下,或挥霍浪费、奢侈腐化,或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发展,致使职工、群众意见较大。因此结合提高经济效益、明确经济责任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工作,有助于调动企业下属单位负责人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不仅要开展离任审计、任中审计,还要注意开展好任前审计。开展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时,一定要使“离任者走得清,继任者接得明”,并帮助继任者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开展经济责任任中审计时,一定要做出管理与绩效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披露,避免损失再次发生。开展经济责任任前审计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真实反映、评价的原则提供报告,为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
除此之外,为使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无论是哪种审计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①责任审计内容要明确、具体。②责任审计程序要规范。从总体上讲,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应分为五个阶段,即接受委托、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撰写审计报告、下达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③责任审计方法要科学、可行。比较常用的责任审计方法一般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调查法;另一类是审查会计账、表、凭证的方法。
4.结合强化企业投资项目动态跟踪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投资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外投资、多元化经营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方向,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及控股、参股公司不断增多,但企业对这些对外投资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却十分乏力,对其财务状况、实际经营能力、盈利状况不够了解,以至于众多的项目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由于某些原因,企业的有关职能部门对这些项目无法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致使应履行的合同得不到履行,应收回的债权无法收回,应上缴的投资收益没有上缴。因此,内部审计应结合企业长期投资项目开展审计,强化对投资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与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效益。
5.结合强化企业的环境管理探索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内部环境审计就是由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对本企业的环境管理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评价环境管理责任,揭示违法行为,促进环境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有独立性的系统监督功能。近几年来,由企业经营活动的扩张引起的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和强烈关注,企业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在评估企业的预期业绩时,有关环境利用方面的信息正变得日益重要。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环境管理,而环境审计也必须纳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
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环境审计时应科学把握环境审计的内容、方法和标准。
(1)内部环境审计中的财务会计审计。其内容包括对环境会计资料的审计和对传统会计资料中涉及环境问题部分的审计两部分。从目前来看,环境财务会计审计只能对传统会计资料中涉及环境问题的部分进行审计,审计的方法也只是观察、监盘、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和询证等传统财务会计审计方法。环境财务会计审计标准分为权威性标准和非权威性标准。权威性标准可以作为审计结论的坚实基础,所以应优先采用。非权威性标准包括企业的环保目标、学术研究机构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外部专家的意见等。
(2)内部环境审计中的合规性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是否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以及被审计单位内部制定的与环境有关的规章制度等情况进行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的方法有检测法、对照图纸检查法、实地调查法、询问法、计算法等;环境合规性审计的审计标准只能是国家制定的环保法律法规等权威性标准。
(3)内部环境审计中的效益审计。环境效益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及差额关系的审计。环境效益审计主要采用环境估值方法,为效益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此外,还可采用全成本效益分析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环境效益审计的标准与上述相同,主要包括权威性标准和非权威性标准。
标签:内部审计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企业责任论文; 财会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