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进展_社会价值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进展_社会价值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6)01-0085-0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生命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高度概括。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将价值范畴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和作用。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问题,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展开。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主要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问题,即它是否有用,表现在哪里等等。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目前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比如,冯达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和意义问题。”[1] 方玉光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就是它在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总路线、总目标的服务与促进作用。”[2] 于慧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形式的人的思想品德与行为的社会价值。”[3] 董浩军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对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对人和社会在导向、动力、保证等问题上的满足。”[4] 吴绵超的表述也很简单,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对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生存、发展和完善的效应。”[5] 从这些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的解释,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核心概念未点穿说透,未能揭示其作为价值“特殊”的下位概念的内涵,并未揭示其规定性内存。因此,相比较而言,武汉大学项久雨副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涵义的界定更具权威性,也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他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式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结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6]。这样的界定使抽象的东西更具体化,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涂刚鹏、初文杰等均分别在他们的文章中引用了这一涵义[7]。由此可见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划分标准。

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但由于划分的具体标准不同,理论界还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1)从价值的功能来看,可分为导向价值和动力价值,政治价值和服务价值[4];导向价值、提升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和调控价值[8]。(2)从价值的性质来看,可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4],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6]。(3)从价值的结构来看,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理想价值和实践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9]。(4)从价值的效果显现来看,可分为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10]。(5)从价值的效用范围来看,可分为宏观价值和微观价值[1]。(6)从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11]。(7)从价值显现时间来看,可分为近期价值和远期价值[10]。(8)从价值的实现可能性来看,可分为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6]。

2.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1)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11]。(2)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拓展[4]。(3)表现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13]。(4)从个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也产生了良好效应[5]。(5)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调控品德行为等几个方面[6]。上述观点综合起来也就是说,对个体价值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不单指体力和脑力的充分发展,而是指人的一切属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发展。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关系的普遍性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需要的广泛性,个性的自由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致认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曾经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4] 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最具影响力,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它始终保持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导向价值、提升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调控价值等。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帮助人们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8]。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最为普遍、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三个方面,即“越是加大改革力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振奋人们的精神,统一人们的思想,化解矛盾,协调关系”;“越是要发展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就越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5];“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12](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围来看,其社会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而呈现出来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中,政治价值居于首要地位。它的内容重点涵盖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造就政治人才、和谐政治关系。一方面,它起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包括社会精神生产的价值;政治关系再生产的价值;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的价值。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它的内容包括对推动生产发展的精神动力价值;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保证价值;对经济进步的环境营造价值。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文化传播、变异功能;文化渗透、创造功能。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领域的全新课题,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帮助人们树立正面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形成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两个方面[6]。

4.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合格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既满足个体的需要,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个体价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满足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社会价值。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但是,极少数人习惯于站在社会的角度,较多地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同,淡化或忽视个体自身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谈得多,个体价值谈得少或根本不谈,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是简单的个体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是社会与个体的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11]。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又要把个体利益同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把责、权、利相统一;既要增强个体的实效、效益观念,又要防止导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友爱;既要增强效率观念,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与公正;既要强化目的意识,又要讲究手段的合理性;既要关注经济利益、增强物的价值观念,又要积极倡导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9]。另外,还要坚决反对、批判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克服片面的“社会本位说”的影响和片面的惟社会价值观,把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

“价值的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性质则是统一的。”[16] 这种“性质”指的就是价值的特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效用性、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7];(2)间接性、渐进性、潜在性、渗透性[16];(3)间接性、潜在性、累进性、社会性[13];(4)无形性、间接性、渐变性、融合性[18]。上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的分析有失偏颇,无侧重点,更没有揭示矛盾的主导方面。如,有的学者只看到其间接性、内隐性、长期性、模糊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直接性、外显性、近期性、精确性的一面。于慧颖克服了上述缺点,采用了辩证统一的方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内隐性与外显性的统一;二是间接性与直接性的统一。”[3] 但是,这种概括还不够系统、全面。项久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和客观性入手,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体特征的分析,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特征主要是内隐性与外显性相表里;个体与群体性相伴生;精确性与模糊性相渗透。在此基础上,还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因而表现出多维性、独特性和历时性等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又是分别由主体的多样性、个体性和发展性所决定的[6]。这样的分析显得较为完整,科学性和权威性无形之中也大大增强了。

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较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角度看,就是自身主体化的过程,哲学上称为客体化过程,仅把价值的实现理解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表面的、肤浅的。其实,这并不是价值的真正实现,价值的真正实现是客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即产生实际作用的影响。客体对主体产生的效应,比之客体被主体消费,满足主体需要更为深刻,更能体现价值实现的实质。价值实现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对主体产生实际的效应,这个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客体主体化过程。客体主体化正是价值实现的实质[6]。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涂刚鹏认为:“培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开发精神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点;结合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关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含量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7] 李俊勤、曾宇辉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需要同时兼顾;重视人的潜能的开发;提倡竞争;善于激励;积极营造一个共同的文化、价值、行为准则;制订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标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0] 项久雨根据“任何事物都有一般、特殊和个别之分”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细分为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和具体途径。他认为,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人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作用,说到底是人的实践作用。离开实践,不从事实践,人就不成其为主体,人就一事无成。一切价值,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内,都是人在实践中运用工具改造客体、改造主体,以及改造主客体关系的结果。离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无异于一纸空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是灌输引导途径和接受选择途径。“灌输”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硬塞进人们的头脑,也不是越俎代庖地代替群众思考,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原则,采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指导人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启发自觉,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从而引导正确的行为;“接受”是指主体出于自身需要,以其自身的素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所传递的信息和要求加以理解、评价、筛选、择取、整合、认同及践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满足人们的需要、从促进人的发展入手,推动主体接受活动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具体途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课堂教育。包括“两课”教学、专业课渗透和人文选修课等渠道。二是管理教育。包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以及社会成员的自我管理等。三是因特网教育。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新观念,及时适应新条件下的角色转换,不断用网络及其他科技知识丰富自己;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③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四是自我完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实现等[6]。

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条规律:一是神形统一律。“神”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所传播的精神是无形的,但它却指导人们的一切活动,成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灵魂,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则指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它们是有形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和目的所在。所谓神形统一律,是指无形的精神、灵魂同有形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相统一的规律。二是虚实转化律。“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即精神世界的问题,属于“虚”的方面,是精神性的东西。“实”是指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它们可以直接表现为行动和效果,属于“实”的方面,是物质性的东西。所谓虚实转化律,是指物质与精神相互转化的规律。三是同步递增律。“同步”,辞海解释为:“两个或几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相互保持恒定角度(或距离)的关系。在交流电力系统中,当两台发电机或两个电源的频率相等和电动势间相对保持恒定时,即具有同步关系。两个电源具备并列运行条件(频率、电压、相位相同)时亦叫‘同步’。”[19] 现代汉语词典把“递增”解释为“一次比一次增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同步递增律,其内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会与主体的发展需要的满足保持同步关系,且随着主体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而增大。四是真善美统一律。“真”是指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善”,在伦理学范围被理解为一种道德价值,与恶相对;“‘美’,是这样一种境界: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它是客体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和和谐。”[20] 所谓真善美统一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规律[6]。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规律是一个多角度、多侧面的规律体系,它由诸多规律组成,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运用,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研究的专著极少,这方面的论文也稀缺,而且,许多相关的观点和理论较为零碎和不成熟。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空间较大,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亟待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标签:;  ;  ;  ;  ;  ;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进展_社会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