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新长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开始了论文,新长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使大自然保持山清水秀、空气洁净和生物种类丰富多彩也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目标。为使中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需要了解其特点。
中国的生态环境有以下显著特点:1、辽阔的国土分为东部季风、 西北干旱半干旱和青藏高寒三个明显不同的气候大区。东部季风区约占陆地面积48%,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和各种植物的生长。但广大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由于降雨稀少,气候干燥而寒冷,景观和生物种独特,类型简单,生态系统脆弱,极易破坏而难以恢复。2、山地、高原面积大,地势起伏明显,土壤植被类型多样, 生物种极其丰富,特有种、孑遗种众多,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但山高坡陡、西北地区干旱多风极易造成土壤水蚀风蚀,土地退化明显。3、河流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大、种类多、 海域广阔,水生生物资源和适于湿地生长的动植物种类丰富。但旱涝灾害频繁,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利用和经济的发展。4、 耕地少,人均仅占世界的44%,人口众多,对环境资源压力大,加上历史上战乱和过度垦殖的破坏,中国不少地区尚是光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风沙肆虐,生态环境恶劣。为解决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加以建设和恢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建国50年来,中国人民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开展了以黄河流域为重点的全国范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万平方公里,修梯田、建坝地、治沙造田1067万公顷。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国家组织建设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425万公顷,飞播造林2533万公顷,封山育林34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92%。加强了草原建设, 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保留面积达1482万公顷。开展了生态农业建设,全国已有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点、100多个生态示范区。 建设了一批自然保护区,目前全国共有926个,总面积达7697.6万公顷, 占陆地国土面积7.64%,其中有14个加入了“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基本形成了一个类型齐全、分布合理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据不完全统计,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种和60%的高等植物种,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虽然我们在生态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长期没有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控制。主要表现在:植被的破坏,特别是森林被滥砍乱伐,砍的多是大木头、天然林,种的是中幼林、人工林,在一些地区种植不如砍伐多。这是我们花费巨大的财力、人力大搞植树造林,但森林覆盖率增长得慢的主要原因。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仍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植被破坏、陡坡开荒、 草原开垦使土地资源破坏加剧,全国每年新增水上流失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 新增荒漠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破坏,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水库,加上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旱涝灾害加剧、江河断流、湖泊和绿州萎缩,水污染和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变化加上人为过量捕杀和采集,生物多样性锐减,15-20%的动植物种受到威胁。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国家为扼制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的山川,开始从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到方针政策、工程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中明确了国家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为了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又不破坏环境,白皮书提出,要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时实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
2、1997 年江泽民主席看了陕北地区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后,号召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国务院1998年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中国近期中期、远期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近期目标(2010年)是,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中期目标(2011-2030)是,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24%。远期目标(2031-2050年)是,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规划》明确了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治理过程;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齐重,除害与兴利并举;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规划》还确定近期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作。重点地区是以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坡改梯、治理水土流失为主的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草灌木结合、防风固沙为主的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以建设人工草场、围栏封育为主的草原区。《规划》的实施使中国生态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也是遏制生态恶化,并使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根本性措施。
3、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后, 国家提出了灾后重建的方针,“封山植树,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通过造林、退耕还林、还湖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水利工程措施相结合来减缓洪涝灾害的指导思想。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水利建设的一次反思,解决中国的水患,不能仅就治水,修库筑坝,还应抓好源头,即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禁伐天然林,将森工队伍由砍树为主转为植树充林为主,为此国家将付出数百亿元的代价。这应该看作是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措施,这是中国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转折点。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在编制《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来指导和规划中国的生态保护工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几十年来虽然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花了不少钱,但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事实证明了重生态建设、轻生态保护是行不通的。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因此,加强保护,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地区生态系统破坏容易,恢复和建设难,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比如陡峭山地的森林,一旦被砍伐后,水土流失,可能就变成石漠;很好的草原开垦种了庄稼,几年后土地沙倾就变得寸草不生。生态建设是需要大量投入的,相比较来讲把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好所需的投入要少得多。我们不应该等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了再去建设,而应及早采取措施加强保护,使其免受破坏。《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对一些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如江河的水源区、防风固沙区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通过建立特殊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实施抢救性保护;对重点资源开发的地区,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地区,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严格依法监督开发活动等措施,实施严格的保护;对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通过建立生态示范区等措施,实施积极的保护。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质,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联合各国的力量共同迎接这些挑战,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如《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物种进出口公约》等。这些公约都强调在各国政府努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国际合作。中国有众多世界特有的物种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这些既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物种也具有全球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的渠道实施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如植树造林、草原建设,大熊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应加紧这方面的工作,在努力做好国内各项履约工作的同时,广泛地、积极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通过实施合作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保护和建设好中国的生态环境,这也是对全球环境保护的贡献。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只要我们指导思想正确,全党和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在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一定能解决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