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视网:重走互联网路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路线论文,视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煤炭大厦15层,你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穿黑色西服、头戴蓝牙耳麦的年轻人,来去匆匆的酷似好莱坞电影中政要们的贴身保镖。不过,他们根本就不是保镖,在这栋楼里也没有需要他们保护的政要。这些年轻人只不过是悠视网(uusee.com)的工作人员。他们如此穿戴,一方面是为了联系工作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符合UUSee的主题——酷。
以“酷”为己任的悠视网是提供网络电视和互动增值服务的新兴媒体。通过悠视网,那些整天泡网的年轻人在网上也能够方便地随时收看电视节目,这些年轻人甚至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节目下载到手机里观看。正是由于传播渠道和受众的不同,悠视网把自己称为互动新媒体,以区别于那些不怎么“酷”的传统媒体。
版权优先
“过去使用传统传输技术的情况下,很难想像一个公司会去购买视频内容,然后免费提供给用户在线观看。因为向用户收的钱(在我国用户能接受的最高付费水平大约是30元包月)还不够缴纳购买宽带和服务器的费用(用户在网上看视频,一个月的成本大概是几十元,将近一百元)。”悠视网CEO李竹认为,过去互联网以传播数据流量较小的文字和图片为主,P2P(Peer To Peer,点对点)技术的出现导致互联网正在逐渐转向以数据流量较大的音视频内容传输为主。
这种变化给新一代媒体的崛起提供了机会。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介入网络电视领域的公司大约有150家。由于出发点和定位的不同,这些公司之间互有合作或者竞争。
“因为进场的角度不同、企业的资源条件各异,决定了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做事;另一方面,定位的不同也会导致在博弈过程中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决定某些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有先有后。如果谁先拿到决定性的因素,谁就可以跑得快一些。”李竹觉得悠视网看重的内容版权就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为盗版在音视频的传输上很难找到盈利的模式,正版才是出路。”李竹强调,“广告主根本就不可能在盗版的频道上放广告,音视频传输一定是内容说话。”据了解,悠视网已经先后跟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华体网等内容提供商采取分成或者买断的方式展开合作,极力扩大自己在版权方面的先发优势。李竹认为,现在还依靠盗版内容来吸引人气的网络电视企业根本就没有看清楚视频广告的盈利模式,“他们最多也就能赚一笔小钱”。
网友原创内容是悠视网关注的另一个重点。2006年4月份改版之后,悠视网推出了社区服务,意图和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一样,通过网友原创内容来增加用户黏性。这种做法还可以帮助悠视网控制向传统内容商购买版权的节奏,“避免把资金一味用来购买版权,最终变成帮别人趟路的‘先烈’”。
“当其他人还在网上传播盗版内容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行业里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李竹把悠视网定位成一个音视频的聚合与分发平台,提供网络电视和相关的增值服务,“自己不做内容”,“这个定位也获得了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的认可。”
李竹这帮人
产业链上下游的认可和支持固然重要,但是要想使悠视网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要的还是要看企业自身的团队。
网络电视行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是从业者的年龄很少有超过26岁的,“20世纪80年代后是这个行业的主流”;另一个特点,就是相当一批P2P流媒体技术人才都出自清华。因此,1989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李竹经常会被同行尊称为“师兄”。
“师兄”李竹毕业时刚好赶上了IT行业的第一次春天,他和同学一起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从事多媒体数据库软件开发,“当时联想和希望都是他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李竹从这次创业中淘到了其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996年,李竹的公司被清华同方收购。由于当时还很少有IT企业收购的案例,因此这件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自己的公司并入清华同方后,李竹担任清华同方软件公司的总经理。回顾在清华同方的四年多时间(并购协议要求的是4年),李竹觉得当年管理200多人团队的经验,现在对悠视网的管理还能用得上。
2001年,李竹正式从清华同方出来后,跟几个伙伴一起在IT圈里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从事初创企业的投资、融资等资本运作。“当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IT领域,包括握奇数据、德生科技等。”李竹先后投资过七八家企业,涉及投资总额达几千万元人民币。
为什么没有沿着投资这条路走下去?
“当时做投资主要是因为国内理财渠道不够通畅,还有就是觉得投资技术这件事情值得做。”身为个人投资者的李竹解释说,自己的兴趣其实一直还是在技术领域,“现在这家公司也是靠技术做出来的。”
不过几年投资、融资累积下来的人脉关系还是给李竹的这次创业帮上了大忙。
2005年初,有一家机构找到李竹,想在互联网上传输音乐类广播电台节目。这件事给了李竹以灵感,“在网上传输音频文件数据流量小,相对简单;传输音视频文件更具有挑战性”。
李竹很快就决定开发P2P流媒体技术。但问题是这项技术短期肯定不能盈利,如何组建专业的开发团队?又如何说服他们跟着自己干呢?
这时李竹在IT圈里积累的人脉关系起了作用。李竹先是从清华同方拉来了包括刘怀宇(现任悠视网CTO)在内的两、三个人出来,组建了20多人的开发团队。
“李竹几乎没费多少口舌。”悠视网的一位高层如此描述他们来悠视网时的情形,“李竹振臂一呼,我们大家就带着自己的团队聚集到了他的旗下。”这些人相信李竹是一个“知道怎么赚钱也知道怎么让别人赚钱的人”。
“主要凭志趣来做”的情况持续到了2005年夏天。在这20多人的小团队搭建的P2P流媒体平台上逐渐积累了一百多万的注册用户,并且,悠视网已经和一些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有了成功合作的经验。
李竹觉得 ,是时候该融资了。
资本:睡在上铺的兄弟?
有了市场和团队这两样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东西,悠视网的融资过程似乎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李竹还是找了一家比较小的中介来帮悠视网融资,“由于本身比较小,所以它更会认真对待你这件事。”
同时,李竹还确定了选择创业投资的两个标准:找一个偏技术型的机构,同时还要了解中国,容易沟通。在这家不愿意透露名称的中介帮助下,悠视网先后接触了四、五家VC。到了2005年9月,就已经有两家创投表达了比较明确的投资意向。此时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张帆的出现,令悠视网的融资工作瞬间变得简单起来。
这中间除了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的“一见钟情”外,李竹和张帆这对曾经擦肩而过的清华校友似乎注定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真正相逢。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新生入学时住的宿舍都是当年毕业的老生腾出来的。1989年,李竹毕业时腾出的宿舍,住进去的恰好正是同年入学的张帆。不过直到悠视网的这轮融资,李竹和张帆两个人才有了首次见面的机会。
李竹和张帆第一次见面,只聊了不到一半,就几乎不用再聊了。“我后来想再说什么,他都很清楚了。”李竹回忆说,“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在这种戏剧性场景的背后,张帆仍然在强调自己的投资逻辑。“P2P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由用户产生内容的时代”。同时,由包括技术传输、网站运营、电视行业背景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悠视网团队也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非常看重的因素。
SIG的介入同样充满了巧合因素:此前SIG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另一创始合伙人沈南鹏曾经共同投资过一些项目,这次悠视网又让他们碰到了一起。SIG在美国是一家主要以上市公司为投资目标的大型投资机构,它曾经购买过百度、QQ等中国公司的股票。SIG在新媒体内容以及技术领域都拥有广泛的联系。
2005年12月,由于同时看好悠视网的发展前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及SIG顺利和悠视网正式签订了融资合同。“融资额大约在1000万美元到1500万美元之间,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和购买内容。”李竹透露,悠视网的很多高管都拥有股权。“即使不是创始人,我们也会拿一部分股权给他。”
又是广告?
“除非内容提供商要求我们帮助他们收费,否则我们向用户提供的内容都将是免费的。”李竹觉得悠视网的收费模式中广告占的比重将来会大一些。
尽管现在判断悠视网能否和新浪、搜狐、分众、百度一样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还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悠视网可能会重新回到跟最初的新浪们等一样的互联网广告模式。
不过,悠视网副总裁梁勇把悠视网这种以“流媒体”(Rich Media,富媒体)为主要载体的网络广告称为“第二代互联网广告”。2005年,Dynamic Logic MarketNorms的研究则证明:视频广告无论在品牌知名度、品牌好感度还是购买意愿的提升方面都优越于传统的互联网广告;Millward Brown Interactive的研究结果更是表明,互联网流媒体的广告效果是传统互联网广告的5倍,品牌广告的效果是BANNER广告的38倍。
根据Nielsen//NetRatings AdRele-vance的报告,在注重品牌传播的全球性广告主中,针对高端用户的广告主和网络媒体在Rich Media投放广告的比例急速增长,同时也有数据显示金融和电信业客户在Rich Media的投放都超过了40%。
回头看中国,整个广告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就流媒体广告而言,情况却没有那么乐观。目前我国互联网广告业中大部分的4A广告公司、广告主,对Rich Media广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当然对于流媒体广告的投入成本和所产生的效益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
显然,能否熬过Rich Media广告市场的培育期,同时迅速扩大自身的流量和用户群将是悠视网这一类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相信稍微熟悉一点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的人们都很难忘记,新浪们当初还是多少有些意外地抓住了“短信”这跟救命稻草才迎来了互联网广告的第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