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石晓东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石晓东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21世纪城市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了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许多城市为改变城市给排水的现状,引进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蓄积雨水,通过吸水、渗水、净水等流程,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既降低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又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平衡了城市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一、海绵城市设计概念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是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区别于传统建设“快排”的模式,注重雨水的生态效益,增加雨水的入渗、滞蓄、净化能力,从而缓解城市水安全及水环境等问题。

1、海绵城市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自然理念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需对市政给排水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首先通过整个城市的生态性建设进行充分的研究,合理选择利用海绵建设理念及措施,保证整个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能够符合自然生态发展的要求。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与传统城市的给排水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无论是从整个城市的道路建设、水安全及水环境等方面,其都存在相应的改善。不仅能够保持城市地下地理环境,减少道路建设施工对城市地表的生态破坏。而且,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护原有的水资源生态系统,这样能够促进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设计,从而给城市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2、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路

在很多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其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都是为了能够构建一个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这样能够比传统的市政排水规划更加生态化,从而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真正的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从而帮助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能够将城市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进行有效的补充进而缓解城市内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真正的让城市生态系统得到健康的发展。

3、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重点

现代城市的海绵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其在设计上与传统给排水设计存在较大的区别,因为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更加强调缓释慢排。因为很多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在强调快速的进行雨水排出,从而避免发生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而我们通过应用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强调缓释慢排理念,能够在传统的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对雨水的回收利用,真正的实现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保持整个城市的基本水文特征,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根据城市水文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在进行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时,规划施工单位往往会忽视该城市的水文条件,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没有对当地的雨季长短、逐年的降水量、城市水源、易积水路段等进行完整的分析,这就使得给排水的设计会脱离实际情况,造成了建设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城市水资源的循环系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2、排水系统中忽视对污水的控制

现代海绵城市的市政给排水设计除了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也要重视排水系统中对污水的控制。在海绵城市的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注意对排放污水的总量控制,如果失去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排污总量控制,往往会导致系统失衡,不能真正发挥循环利用的作用。另外,有些给排水系统中的净化装置不达标,使得污水处理不符合污水排放的要求,与原有的发展理念相背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点分析

1、注重绿化带的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中,对城市内部的绿化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是整个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通过利用合理的绿化带的建设,加强雨水径流的渗透与过滤作用,真正的提高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质量。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合理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保证设计竖向,这样能够使得路面积水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顺畅的排放到绿化带中,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净化径流污染。

2、合理规划

市政部门进行海绵城市的设计和规划时,应当经过多次的现场查看和调查,统计出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保护好城市中的河流、湿地和湖泊等,加强这些生态“海绵体”蓄积水资源的能力,以便应对强降雨,尽市政部门所能,做好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大城市“海绵体积”,强化吸收雨水能力,净化海绵体蓄积的雨水,强化雨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程度,平衡城市水源,调节、控制水资源的循环流通,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3、强化给排水系统建设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均不符合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一些地区由于建设资金匮乏,就大幅度降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严重弱化了给排水建设的初衷,使城市整体的生态防御系统效果下降。基于此,海绵城市建设部门应当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结合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强化城市给排水建设,修复老化管道和结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给排水系统,完善水资源处理、雨水蓄积、排涝和防水等功能;增加海绵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建设生态公园、绿化景观等,强化城市地下管道系统建设,建立雨水储存、利用和污水排放系统,提高地下设施的承载能力,保证强降雨天气出现时,不会出现洪涝灾害,进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城市地表水流的速度,从源头杜绝城市发生洪涝灾害,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合理供给和排放。

4、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

城市的排水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起步较晚,研究成果有限,应用范围较小,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更少,市政部门是一边摸索一边建设,所以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保证城市排水系统科学合理的开展,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研发新技术,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市政建设中,聘请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壮大海绵城市建设的人才队伍,提高海绵城市设计的水平,进而提升海绵城市的给排水功能。

5、以生态保护为原则,构建仿生海绵体

借助先进的人工技术,以生态保护为原则,保证城市整体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实现雨水的蓄积、净化和利用,充分利用已有的给排水系统,在现有的系统上修护、完善城市给排水设施,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提高了海绵城市的承载力。此外,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可大力开展人工林地修复,调整城市水系统建设等。

结束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逐步由概念成为了现实,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的建设水平,并且迎合了当下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特点,而且对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紧缺状况,稳定城市水文生态系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涛.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13.

[2]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3):94-95.

[3]张洪刚.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2):200-201.

[4]马志远.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7(10):59-60.

论文作者:石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论文_石晓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