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论文_王聪慧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论文_王聪慧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龙门农场中学 王聪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下一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以及分子的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分性,形成微观粒子运动的行为表象,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

课时:1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大烧杯、烧杯3个、小烧杯2个、浓氨水、酚酞溶液、蒸馏水、品红溶液、热水

二、学情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宪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走进家门口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以及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与电脑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经验导入:同学们,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刚进家门就能知道家里做了什么饭菜?

怎样用化学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呢?学完本课就会有所收获。

板书课题:分子和原子

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观察到什么现象?

教师讲解:为什么品红会扩散?为什么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些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一些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证实了最初的设想,即世界上的所以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些粒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分子和原子。

板 书:一、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设 问: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真实存在吗?

出示图片:苯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反 问:这些图片的存在说明什么?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图像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出示材料:分子很小的数据

追 问: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板 书: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过 渡:分子有没有其他性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出 示:分子运动现象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实验

出示问题:1、步骤1烧杯A中国溶液什么颜色?(无色)说明什么?

2、步骤2试管中溶液变成什么颜色?(红色)说明什么?

3、步骤3有什么现象?(A变红)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学生实验后解决上述问题。

播放视频:NO2的扩散实验

提 问:视频中有什么现象?

追 问:当两瓶气体颜色完全一致时,分子运动是否停止呢?

提 问:通过这两个实验你知道分子具有了什么性质?

板 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教师讲解:饭菜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及品红不断在水中扩散等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质 疑:如果把烧杯里的水换成,品红扩散的速度会怎样?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

指生汇报,师根据汇报课件订正

指生演示实验

师生总结: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力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播放视频:50ml酒精与50ml水结合体积等于100ml吗?

提 问: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说明分子又具有了什么性质?

板 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

结合课件:不同的物质分子间隔不同,有的分子间隔大,有的分子间隔小,当把两者混合后一种分子进入到另一种分子间隔中,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两者之和。

出示图片:质量相同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分子间隔

哪种状态时分子间隔大?

教 师:一般情况下,气态分子的间隔大于液态大于固态。物质在固、液、气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间隔不同的缘故。

当堂练习:你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吗?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气体压缩储存钢瓶中 3、热胀冷缩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5、香水要密闭保存

学生同桌讨论回答、学生订正。

课件归纳:分子的性质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以后我们还会用微观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变个角度看,世界更精彩!

作 业:假如你是分子,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写一写)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隔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家门口能闻到饭菜的香味等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NO2的扩散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酒精与水溶解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五、专家点评:鉴于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是关于微观粒子的纯理论知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如果按正常的理论性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因此,教师采用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联系生活实例、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生动有趣且直观、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掌握甚好,而且对微观世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论文作者:王聪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论文_王聪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