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5例疗效分析论文_张若梅

(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斑龙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比较两组复发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斑龙汤加减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57-02

类风湿关节炎炎(RA)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属于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型,主要病理特征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祖国传统中医将该病纳入“痹症”的范畴之中。其显著性特点是对小关节造成侵犯,滑膜是其主要病变,同时会使韧带、软骨、全身组织、肌腱等受到累及,导致关节肿痛,待病情发展至晚期阶段后,会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活动障碍,致残率较高,病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病程较长。截止到目前为,尚未寻找到特效治疗方案或药物,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1]。本文选取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评析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34例,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2±5.7)岁;病程4个月~32年,平均病程(18.6±4.5)岁;其中重度8例,中度27例,轻度20例。

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35例,患者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7.8±5.6)岁;病程5个月~30年,平均病程(17.9±4.3)年;其中重度6例,中度25例,轻度24例。

统计处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性,组间并未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比较,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强的松,10mg/次,3次/d;口服赛来昔布胶囊,10mg/d,2次/d,1个疗程为2个月。

观察组选择斑龙汤加减方治疗,具体药方组成:雷公藤、海风藤、青风藤各12g,地鳖虫、全蝎各10g,乌梢蛇、穿山甲各15g,当归、菟丝子、寻骨风、穿山龙、鹿角霜、茯苓各30g,蜈蚣2条,补骨脂20g。辨证加减:明显血瘀者加川芎、血竭、三七分别为15g、2g、6g;关节功能障碍、变形者加白芍、龟板各30g;手足冰冷麻木者加草乌、川乌各6g;腰膝关节为主者加牛膝、桑寄生各30g;项背为主者加桂枝、葛根分别为10g、25g。以水煎服,1剂/d,2次/d,早晚各1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

2个月后患者自觉全身症状完全消失不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未出现异常,1年内无任何病例复发为治愈;2个月后全身症状有所好转或基本消失不见,放射检查发现,轻度骨质疏松症依然存在,CRP(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检查结果由阳转阴,实验室相关检查缓解明显,6个月内无任何病例复发为显效;全身与局部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实验室相关检查较治疗前缓解为有效;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无任何改变或较治疗前明显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评析

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至SPSS 22.0的统计学软件中加以处理,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以率(%)描述,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若P<0.05,则证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96.36%,组间展开统计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环境、遗传、精神状态等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因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而大大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4]。

中医认为该病应归属于“痹症”的范畴,《金匮要略》中曾指出,类风湿关节炎与患者肝肾严重亏损密切相关,此外,精神创伤、劳累外伤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的发生、发展。但肝肾亏损并不是本病的发病根本所在,风寒湿毒内侵是导致该病的主要诱因。治疗时应坚持化瘀散结、驱风通络、补益肝肾的基本原则。斑龙汤加减方中的当归、茯苓、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等均具有良好的补益肝肾的功效,可对机体自身免疫机能进行调节和提高,发挥扶助正气的作用,为促进机体快速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蜈蚣、全蝎、乌梢蛇、穿山甲及地鳖虫等具有极强的消肿止痛、驱毒排浊、搜风逐瘀的治疗功效;青风藤、海风藤及雷公藤、寻骨风、穿山龙等则主要发挥通经活络、化瘀散结的治疗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扶助正气、化瘀散结、通经活络、补益肝肾的临床效应。本方可对机体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消肿止痛作用明显,且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实,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理想治疗功效。

此次研究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宏岭.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5例[J].四川中医,2012,20(8):31-32.

[2]郑宏岭,葛群,李玉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6例[J].四川中医,2006,24(8):63-63.

[3]史永博,史海虹,刘建中,等.当归仙龙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IgG水平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7,32(3):423-425.

[4]魏志强,安志良,安福宁,等.双醋瑞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45):75-76,77.

论文作者:张若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斑龙汤加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5例疗效分析论文_张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