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度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主题深度备课,是指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这里所说的深度不同于主题教学三个维度中的深度,它不仅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所达到的思维深度、情感浓度和理解高度,还包括教师借助各种途径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拓展教材乃至与学生共同学习教材及相关同构文本时所达到的深度,具体包括深入拓展、深度研究和深刻思考三方面。
深入拓展,不仅是指对于“这一课”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还包括对课文的相关评论、课文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相关作品等的拓展阅读。通过对文本深入细致而又多角度的解读,选择恰当的教学主题,进而进行教学设计。深度研究,要在深度拓展之后对教学进行深度研究。深度思考,上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教学结束后要深入反思,将这一过程中获得的收获条分缕析地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宝贵的思想闪光点,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深度备课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
一、初读教材
选定一篇课文作为重点研究篇目之后,首先要做的是阅读原文。但“教材只是个例子”,读过原文初步掌握文章大意后,我们无权简单地对文本展开肢解,必须在掌握广泛背景资料的基础之上才能对教材发言。因此初读教材,目的是以此为起点大致拟收集材料的范围。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读过课文后教师应当大致确定:备课前应当通读《西游记》的原著,了解作者生平,看作品评论,仔细研究《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等。
二、再读原著和作者生平
通读原著后,可提取几个阅读当中感受最深的关键词进行品读。如《三打白骨精》中的“修心”“世俗”“幽默”。读完原著,再了解作者。关于作者究竟是谁,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我们当以主流观点为准。要读吴承恩的相关资料,了解吴承恩在科举晋升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经历。《西游记》大概是吴承恩中年以后或是晚年所创作。作者之所以在《西游记》中既有娴熟优美的文笔,又有人情世故的练达成熟和不乏深入透彻的人生领悟,很可能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
三、继续读相关评论
了解该书的历史评价与文学地位。《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版本。《西游记》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知。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通过阅读相关评论,教师要了解《西游记》的题材、体裁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特点。
四、细读教材文本并确定主题
了解了《西游记》相关内容后,对《三打白骨精》课文的理解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偏颇,于是教师就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精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文本问自己这样四个问题:
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这里指的是要弄清文本“究竟”说了什么。如果是故事,应当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古诗,应当了解古诗当中出现了哪些意象。理解文本实际上就是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主题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于课文《三打白骨精》,应当知道它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路遇白骨精,白骨精先后变成村姑、老妇、老公公,希望迷惑唐僧,骗取唐僧的信任,以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结果被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发现后打死。课文语言通俗,情节简单,值得咬文嚼字的词句不多。
2.文本想要说什么?
这一步意在弄清最初作者“想要”说什么,哪些情节有待我们去挖掘。也就是说,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条件;一篇文章之所以这样描写,一定有相关的背景。比如《三打白骨精》是根据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上接五庄观世音甘泉活树,下启黑松林三藏逢魔。本文中的冲突,表层是师徒与白骨精的冲突,深层则是师徒冲突:孙悟空有一对火眼金睛,唐僧却只是肉眼凡胎。作者通过这样一波三折的故事,想要说明的可能就是降服妖魔不仅要有与妖魔鬼怪作斗争的勇气,而且要忍受和排除来自自己同一阵营中的“好人”的阻挠和误解。
3.文本能够说什么?
这一个环节就是尽可能想想文本还会写到什么。尽管通过搜集资料与广泛阅读,教师已经对课文有了一定认识,但我们无法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这时不妨将这篇课文所有可能作为主题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从中选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对于同一文本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如果只是草草浏览、不求甚解,获得的往往是单一的阅读体验。唯有在反复比较中,才有可能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具有最大的可能性,才有机会使学生的理解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教师应当拥有个人解读的能力,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必须要表明立场,判断究竟怎样的解读才是正确恰当的。教师必须基于语文的特点,尤其是必须基于学生的水平,结合相应年龄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对解读做出判断。解读既不能置身文外,更不能不知所云。
4.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一环节就是确定主题。教师解读一篇课文时,对文章的理解尽管有多种解读,但当他自问“这篇课文究竟说了些什么、想要说些什么、能够说些什么”之后到了“应该说些什么”这一步时,就必须提出个人的见解,即根据之前的“究竟”“想要”“能够”,最后判断出文本的主题。这一步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也是必须负责的。这样,教师对于文本就有了自主性,解读到的“意义”才会不受作者原创意图的束缚,摆脱对作者心理体验的重构,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
五、确定教法
结合前面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三打白骨精》的教学一定要结合儿童语言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开展,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要轻松不要沉重。《西游记》是一部快乐的小说,《三打白骨精》是其中仅有的几段让人感到悲伤的内容。《西游记》作为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小说,本身没有承担过多的教育色彩。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并随着人物的命运或悲或喜,但是课堂的基调不应让学生感到悲伤愤怒,而应唤起同情与思考。(2)要聊不要串讲。这里所指的“聊”不仅是“说说”“读读”,而是以儿童为主体,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故事因素,是师生站在平等对话平台上的教学形式。无论是著作还是文本,把它们看作是一幅幅隽永的谐谑图即可,不必费时间去寻绎考究所谓的“微言大义”。对于《西游记》这样内容囊括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的小说,可能散谈更能谈出滋味,谈出想法。这篇课文写得并不美,就语言学习来讲并不是典型的学习对象,不值得让学生反复朗读。学习它的主要目的,一是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以它为引子去读《西游记》。(3)要网状不要线性。散谈不是乱谈,必须形散神不散,即围绕主题既放得出去也收得回来,这就要求教学的设计应当呈现网状而非线性。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固然条理清楚,但是往往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简单。如果能够通过一种网状结构,在散漫中将知识、文化和思想慢慢渗透给学生,最后对主题加以提升总结,那么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就不会是牵强的和无选择性的。
以上六个步骤,通过深入拓展、深度研究和深刻思考,实现了主题深度备课。在对《西游记》和《三打白骨精》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可以确定以向善为主题,通过环境、情节、人物三大板块的课文与原著的比较阅读,构建名著导读的课堂基本模式。
按照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理论基础》中的论述,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都将教材中的课文当作“定篇”来讲,但这样做有可能会忽视教材自身的体裁特点。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注重文本特质,以文学理论为背景,尝试从文章体裁本身的特点出发,尽力以文学理论作为文章体裁赏析方法的理论依托,打破以往语文教学只见文字不见文学的屏障,让高年级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文字的表面,而是用“语文”的视角对文本内容产生带有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
标签:西游记论文;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论文; 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