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体性与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的主体性的提出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的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为了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就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开拓性等特点,这些都与弘扬人的主体性有密切关系,因而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便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人的理解,一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错误论点:一是抹煞人的主体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一是夸大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在这两种观点的指导下,都不可能对人的主体性有正确的理解和发扬。
当前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提出:第一,是时代的要求,如上所述;第二,是现实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人的主体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在我国有着深远的社会原因,中国是一个长期封建统治的国家,在封建思想的统治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严重存在着压抑甚至摧残儿童个性发展的问题。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还以不同的方式在发生着影响;再加上今天教育实施中的某些不尽合理的问题(如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生人格等),便形成了当前教育与人才要求的矛盾。相反的,在西方思想的大力冲击下,某种不适当要求个性自由的思想也在发展,名为弘扬主体性,但与人的正常的、和谐的发展大相径庭。因而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人的主体性
讲到人的主体性问题,不能不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能按照自身的物种尺度去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却能够按照自然规律用一种相应的尺度来积极地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生活需求。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也是在随着历史的发展面不断地前进着和加深着。在原始社会,人类几乎是在完全受自然的控制下生活,所以原始的人类总是要在气候、环境适宜于生活的条件下活动,人类由于对自然的无知,便产生出了种种自然的神以及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各种神话。在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人对自然的控制日益加强,人从几乎完全受制于自然的情况下,日益增强驾驭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当今自然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证明人类控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人对自然的认识愈深刻,人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就会愈加强,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性就日益提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深刻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改造自然中的主体性发扬的客观规律。但是,直到今天还有许多自然灾难是人无法控制的(如地震以至水旱灾害等),因此人在控制自然中的主体作用,还是在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中不断地前进着。
2.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从人对自然的依附到人对人的依附再到人对物的依附,最后达到人的自由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是在几乎完全屈服于自然的条件下过着最低劣的原始人的野蛮生活,穴居野处,茹毛饮血,残酷的争夺和相互屠杀经常在群体与部落之间进行着,人的主体性的表现是极其有限的。从奴隶社会开始,在剥削制度下,人类的文明虽在日益前进和发展着,但在人的发展中经常是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发展来满足少数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虽然剥削制度消灭了,但由于生产水平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以及人为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的存在,人不仅没有完全摆脱对物的依附,甚至由于物的依附的存在,特权的存在,人对人的依附也没有完全消灭,因而人的发展还是有限的,也不可能完全克服发展中的片面性。只有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水平的极大提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们才完全摆脱了对物的依附而达到自由和全面和谐的发展,也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可见人的主体性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在不断地提高着,又是在受着历史的局限而有限度地发展着。
当然,在同一个历史阶段,在同一个社会历史舞台上,人们的发展也是各不相同的。不仅不同阶级的人的发展不同,即使同一个阶级每个个体的发展也不完全相同。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的人可以演得有声有色,有的人不仅是表演者,而且还是剧作者,这都与主体性的发挥有关。
3.人与自身的关系
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可以把自身作为客体对象进行解剖。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改造,自我完善都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现。鲁迅先生是自我解剖的典范,正因为他严于自我解剖,用他的话来说,以此来清除自己身上的晦气,才成为彻底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斗士,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代表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①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人生的真谛,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②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弘扬主体性的前提。
三、在发扬人的主体性方面的几个关系问题
要发扬人的主体性,必须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对于客观世界来说,人是认识的主体,历史的主体,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作自然的主人,这是主体性的第一层含义。把社会与三大革命实践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作社会的主人,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二层含义。作自己本身的主人,对自我进行解剖、设计和改善,这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三层含义。虽然主体性表现为自由和解放,但它又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掌握,遵循客观规律行事为前提。为此,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方面,必须正确处理主动与受动、目的与工具、奉献与索取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1.主动与受动的关系
弘扬人的主体性,就是要发扬人的主动精神,使个体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但一定的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着,人既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体,又受制于自然和社会,人是环境的产物,但又不是消极的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影响,人是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而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人又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同时改造着自己,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以人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在革命的实践中体现着主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或者说更突出地体现着人类改造世界的主体性。
2.目的与工具的关系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自古至今都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在广泛争论着,如什么德智体全面发展啦,什么知情意和谐发展啦,以及什么体脑结合,德、才、学、识等方面的发展等等,不一而足。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一直作为教育目的而在追求着。但人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又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因此作为理想的人的培养和作为工具的人的造就,常常是矛盾的而又必须统一起来。人的发展只能在现实提供的可能条件下,逐步向理想的目标靠近,狭隘的功利主义固不可取,脱离实际的空想更是无法实现的善良愿望。但从目前比较忽视人的主体性的问题来看,多一些目的性思想还是必要的。
3.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关于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也涉及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人作为社会主体,有权要求社会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所谓“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其中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需求。社会应当为人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以满足人的多种需要。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成员对社会担负有一定的义务,人要为社会作奉献,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解决好小写的“人”(个体)与大写的“人”(人类、群体)的关系。人的价值常常以奉献的大小为转移,奉献越大,其价值越高。过去曾经有过强调奉献而忽视索取的偏向,是一种片面性;目前又出现只强调索取而不讲奉献的另一种片面性;这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它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当然也不利于人的主体性的正确理解和弘扬。
四、教育在培养人的主体性中的作用
主体性的问题,是人的发展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深入研究,以达到比较正确的理解与全面的实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苏霍姆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③“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④因此,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就成为学校和教师要首先明确的主要问题。
1.首先要树立全面的人的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人的本质,全面理解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以及二者的关系,正确地处理好上面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关系。教育就是要不断地促进人从“自在”到“自为”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程,这也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也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用现代教育的观点来审视和改造传统的教育观,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吸收传统教育中的有用的东西来为现代教育服务。要正确处理系统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完善人格的关系,把科学智慧与情感陶冶有机结合起来。要科学安排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变再现型教学为发现型教学,增强实践活动的内容,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要全面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用主体思想来设计教育中的全部工作,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自立、自觉、自强、自信,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一切条件。
3.改革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学与自我教育的作用。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认知过程中,而且表现在人格培养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与人的全面发展过程是统一的,教学过程的不断提高和加深,也就是向全面发展目标的不断逼近,把认识论与价值论统一起来,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实现。在师生关系上,要把教师的领导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突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才有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所以在思想教育中,不仅重在说服,重在遵从,而更要重在选择,重在自律。如以说服教育为例,不仅要向学生说明道理,使其遵守,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让其自觉地进行选择或抉择,把教师的疏导和学生的自觉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同样是说服,要使限制性的说服与开放性的说服有机结合起来;同样是行为训练,要把遵守与选择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以达成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由他律到自律,就是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弘扬。
在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工作中,还应注意增强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要把只重视正面教育影响的增强扩展为对负面影响抵制能力的增强。正面教育影响的增强,可以使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信心,确立前进的方向;负面影响抵制能力教育的增强,可以使学生对消极现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增强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也正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与发扬。为此,在加强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中,要重视把学生放在社会的大天地中锻炼成长。
总之,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在根本的方面就是要极大地提高现代人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主体性的弘扬离不开一定社会历史的制约,因而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弘扬人的主体性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谨防片面性;教育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历史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为此应进行从观念、制度到行为层面的深刻反思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