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丁美洲论文,贫困论文,现代化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达国家的同时期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无论是从收入和消费,还是从各项社会指标来看都是如此。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85年这2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几乎上升了70%(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但是,在世界经济取得增长的同时, 1993年全世界仍有12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注:陈颐、丁士《减缓贫困——世纪的承诺》,载《经济日报》,1995年10月23日。)。第一个“联合国消除贫困10年”到1998年已有两年,联合国统计报告中的数字仍然触目惊心:发展中国家仍有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8亿人食不果腹,每年有1200万儿童在5岁前死去(注:新华社联合国1998年11月2日电,载《武汉晚报》1998年11月4日3版。)。亚洲金融危机在短短一年内又使上亿人口重返贫困。到20世纪末的今天,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就整体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扩大,并且发展中国家也呈现非常显著的国别差异。对于拉丁美洲(以下简称拉美)国家而言,80年代已成为“失去的10年”。日益尖锐的南北矛盾已成为阻碍整个人类进步的世界性问题。贫困,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沉重而持久的负担;贫困,已严重地阻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一
贫困问题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当时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提出“贫困是财富的必要条件”(注:约·唐《论济贫法》1786年版,载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0页。)这一观点,企图掩饰矛盾的尖锐性, 以缓和阶级斗争。马克思通过资本的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相比较,指出“他们(无产阶级)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正比”(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8页。)的结论。 列宁在《资本主义贫困化》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了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差别(注:《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第430页。)。 当然,社会贫困问题的范围比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要大得多,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复杂得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外延都在深化和扩展。
从《大西洋宪章》提出战后必须确保全人类“不虞缺乏的自由”的主张后,贫困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到了六七十年代,许多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都注意到了发展中国家日趋严重的贫困问题。他们力图从理论上界定贫困,并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各自反贫困措施。世界银行在1980年和1990年发表了以贫困为主题的发展报告,这说明对贫困问题的研究,已向纵深发展。
贫困指的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物质、精神)的机会和能力。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1)最低生活水准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衡量生活水准?最低生活水准的含义是满足最低生存标准的营养品及其他必需品。衡量生活水准的合适尺度是家庭收入和人均支出,一般用划定贫困线的方法来衡量贫困的程度。2)贫困如何划分? 广义的贫困包括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狭义的贫困通常仅指物质贫困。物质贫困又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死亡率高,尤其是儿童的死亡率很高。相对贫困则是通过把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或支出)与他人收入(或支出)相比较而界定的。3)机会和能力的含义是什么? 机会是指社会为贫困者提供的工作或援助,属客观条件;能力则是指贫困者本身具备的素质,即把握机会的能力,属主观条件。对于贫困问题而言,机会和能力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左右贫困问题的两只手。那么对于贫困者来说,如要摆脱贫困,机会和能力缺一不可。
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的贫困线是以世界银行划定的年收入不足275美元(1985年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为绝对贫困;年收入不足370美元为相对贫困。在拉美, 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以月收入不足30美元为绝对贫困,月收入不足60美元为贫困。比较而言,拉美经委会划定的贫困线略高于世界银行划定的贫困线。拉美绝大多数国家的贫困线都低于这个标准。下图是拉美10国贫困线与绝对贫困线表(注: Juan Carlos Feres, Arturo Le'on;TheMagnitudo of Poverty in Latin America:CEPAL Review,No.41 /August 1990。)。
拉美10国贫困线与绝对贫困线 单位:月收入/美元
贫 困 线
绝对贫困线
国 别 城 市 农 村 城 市农 村
阿根廷 63.141.4
31.5 23.6
巴 西 57 50.1
28.5 25
哥伦比亚58.138.1
2921.8
哥斯达黎加 52.734.6
26.3 19.8
危地马拉51.931.2
2617.8
墨西哥 53 38.6
26.5 22.1
巴拿马 67.644.4
33.8 25.4
秘 鲁 53.635.1
26.8 20.1
乌拉圭 51.533.8
25.8 19.3
委内瑞拉70.646.3
35.3 26.5
在上表中,除阿根廷、委内瑞拉,巴拿马三国城市的贫困线和绝对贫困线略高于拉美经委会的标准外,其余国家都低于拉美经委会的标准。由于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和拉美经委会,因此拉美贫困人数与数据是基本相符的。本文指的贫困一般仅指狭义的贫困。在一般情况下,都不包括古巴。
二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先导,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步为现代工业社会。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要进行工业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一般都有国家强有力的参与,以加速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1929年从美国开始,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危机之后是持续数年的大萧条。大危机和大萧条给拉美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拉美自独立前就已形成的单一作物制和初级产品出口的畸形结构受到了巨大的打击。1930~1934年,拉美的总出口额比1925~1929年降低了48%(注:贾根良《拉丁美洲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出口部门的衰退或增长不足, 使拉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十分黯淡,拉美传统的外向型经济遭到了破坏。危机使得拉美各国不得不重新考虑经济发展道路。经过几年的探索,拉美各国确立了内向型的经济发展体制,即通过生产工业品、农产品和矿产品,实行工业化,使本国的经济自给自足,以此来改变以往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因此可以说,拉美的现代化是从30年代启动的。
从30年代开始的拉美现代化,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与这五个阶段相联系,拉美的贫困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从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10多年间,是拉美现代化的探索时期,也是拉美现代化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拉美的农矿产品出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出口额有所增长。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市场货源短缺,拉美的民族工业可以不受国外竞争的影响,从而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国际市场初步扩大,但在整个经济中,工业并未占据优势。在这一阶段,拉美国家基本上采用的是初级产品出口模式,下层人民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收益。尽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已不再等同于独立初期的雇农或债务奴隶,但他们对大地主的经济依附地位并没有改变。而且由于拉美国家对教育的忽视导致了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绝大多数拉美人民处于愚昧状态,他们的贫困没有引发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是拉美现代化进程中“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拉美现代化的第二阶段。以普雷维什为首的拉美经委会提出的“发展主义”思想成为“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强调拉美国家应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来代替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也就是使拉美由传统的“外向型”经济转向一定程度的“内向型”。以此为指导,拉美一些相对发达的国家在50年代基本上实现了一般非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到60年代中期,部分耐用消费品也实现了自给。其后,转入到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的进口替代。在这一阶段,由于拉美的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城市中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许多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引发了拉美快速的城市化。农村中的贫困人口数量相对减少,但一部分涌入城市的农民由于缺乏现代工业所需要的技术,重新沦为城市的贫困阶层。
3.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拉美现代化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由于要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中间产品、资本货甚至某些原料,拉美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并未降低,在国际收支上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因此,拉美国家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始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相结合的战略,拉美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呈现出多样性。在这一阶段,拉美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到1980年,拉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000美元,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注: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162页。)。但这些进步并没有解决拉美社会的贫困问题。在一些部门和领域,贫困现象甚至有所加剧,这表现在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上。据拉美经委会公布的统计资料,1960~1970年间,占拉美人口70%的下层人民只得到社会总收入的1/4,而占人口1%的大资产阶级的收入却占了社会总收入的11.7%。 1950~1975年间,占总人口20%的富人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60%增加到66.4%(注:Nacla Report Our Programme Santiago,1992。)。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造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这些城市贫民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生产率低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成为就业不足大军中的一部分。1950年,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到1980年,已达20%,有些国家甚至高达60 %(注: Latin America:Weekly Report 1997,5.6。)。这就说明,由于城市的过度膨胀,以及农业部门的相对滞后,拉美的工业尽管在这一时期处于增长时期,但是贫困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
4.1982年,以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债务本息开始,拉美陷入了债务危机。这一债务危机引发了拉美持续达10年之久的经济危机,使整个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10年”。拉美国家为应付危机不得不采取一些调整措施。这一阶段由于债务危机的冲击,贫困阶层的工资收入降低,就业机会减少,贫困问题进一步加剧。1980~1995年间,整个拉美地区实际平均工资下降了16%。1980~1990年,墨西哥农业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收入平均下降了31%,有的甚至下降了42%,到1991年,墨西哥工资值比1980年下降了40%(注:埃菲社华盛顿电:1993年4月26日。)。 由于许多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十分低甚至呈负的增长使拉美各国经济实力削弱。据拉美经委会的统计,因缺乏良好的教育,到2000年,拉美又将有2000万人加入到绝对贫困行列。1992年,拉美经委会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的议事日程》的简要汇报,总结了80年代经济危机对该地区的影响。该报告认为,危机加剧了本地区的生活质量的普遍恶化,加剧了贫困的经常性增长,从而使拉美地区遭遇到了不可挽回的灾难性负担。
5.90年代是拉美现代化的第五个阶段。这一阶段,拉美各国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开始复苏。但大多数拉美国家所采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使拉美人民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核心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崇尚市场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这种模式指导下,拉美各国改组了国有企业并使之私有化。在私有化进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没有对裁减下来的人员做出适当安排,从而造成了失业率的上升,加剧了社会贫困现象。私有化使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使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拉美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的数量明显增加。墨西哥的贫困家庭从20%增加到33%, 阿根廷则从5%增加到9 %,秘鲁从28%增加到44%(注: Hesus Livila Baleno Latin Americas living standard is lower than 70's,Mexico July1990。)。值得注意的是,拉美贫困人口的增多,不仅意味着生活在官方确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多,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处于绝对贫困状态。90年代,拉美的绝对贫困人口和家庭分别占地区总人口和家庭总数的22%和18 %(注:Nacla Report Poverty in Latin Americain 90's.Santiago,1992,Page 3。)。
三
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虽然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贫困问题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贫困人口不断增加。据拉美经委会的统计,尽管从60~90年代拉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4倍多,但该地区的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几乎增加了一倍。1960年拉美贫困人口为9000万,到1994年,已有2 亿多人处于贫困状态(注:纳乌姆·明斯伯格《拉丁美洲的私有化政策》载《对外贸易》杂志,1993.11。)。下图是拉美贫困程度变化表:
拉美贫困程度变化表(1970~1990年)
贫困(比例)%绝对贫困(比例)%
年 份总体城市农村总体城市农村
1970
45 29 67 24 13 40
1980
41 30 60 19 11 33
1986
43 36 60 21 14 36
1990
46 39 61 22 15 37
人数:单位(百万)(四舍五入)
1970
120 44 76 64 20 44
1980
136 63 73 62 23 40
1986
170 94 76 81 36 46
1990
196116 80 94 45 49
从上图可见,1970年拉美贫困人口为1.2亿,到1980年为1.36亿,1990年已达1.96亿,占总人口的46%。其中绝对贫困人口9400万,占地区总人口的22%。这就说明,拉美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贫富悬殊的结果是财富向极少数人手中集中,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化。 贫富悬殊最大的是巴西和秘鲁。1993年巴西的吉尼系数是0.6, 是世界上最差的(注:《众多的贱民》,载巴西《阅读》周刊,1996年12月25日。)。1975年,拉美地区20%收入最低的家庭在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为2.3%,而10 %的收入最高家庭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47.3%(注:李春辉等著《拉丁美洲史稿》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3页。)。据智利前总统艾尔文说,在最近20年间,拉美穷人所享受到的社会财富从原来总数的2.3 %下降到了1.3%。在国家财富增长的同时, 伴随着的却是贫富悬殊的进一步扩大。
3.贫困向特定地区、群体和农村集中。隶属联合国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指出:拉美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最高达61%,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所占的60%的比例,几乎是亚洲农村贫困人口比例(31%)的2 倍(注:埃菲社华盛顿电《拉美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居世界之首》,1994年7月25日。)。 贫困向印第安人集中。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生活在贫困中的印第安人超过70%,在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则超过80%(注:李继学:《拉美贫困日益加剧》,载《中国财经报》,1996年11月20日。)。贫困向妇女集中。在贫困家庭中,户主为妇女的贫困家庭普遍增加。妇女在医疗卫生、营养、教育和就业方面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她们一般从事劳动时间较长的工作,而付给她们的工资却通常较低。在巴西,户主为妇女的家庭约占全部家庭的10%,但却占了贫困家庭的15%(注:同[1],第32页。)。 而以妇女为户主的贫困家庭往往又是贫困儿童较多的家庭,因此,贫困也有向儿童集中的趋势。
4.各国贫困程度不一。有的国家贫困人口比重较大,有些国家贫困人口比重较小。拉美经委会根据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占家庭总数的比重,将拉美地区12个国家分为4类,以说明各国贫困程度的差别, 阿根廷和乌拉圭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不到15%,属于贫困程度较轻的国家;智利、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为15%~30%,是贫困程度处于中等的国家;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为31%~50%,属于贫困程度严重的国家;玻利维亚、洪都拉斯为50%以上,属于贫困程度极其严重的国家(注:白及森《拉美贫困问题之我见》,载《拉丁美洲研究》,1997年第5期第24页。)。这还不包括萨尔瓦多、尼加拉瓜, 危地马拉和海地等国。这些国家由于战乱,贫困人口比重大大超过50%,海地甚至高达90%。
贫困不仅使拉美蒙受经济损失,而且引起了政局动荡,构成了对稳定的威胁。伴随着贫困的加深,拉美的贩毒、走私、绑架、凶杀等暴力活动也日益突出。世界银行公布的材料表明,拉美是世界上暴力事件最多的地区,每年的凶杀案平均每10万人30起。每年因犯罪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相当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2%(注:张国英《贫困:世纪的挑战》,载《经济参考报》,1997年4月13日。),1994 年元旦在墨西哥恰帕斯州爆发的农民武装斗争,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该地区的居民日益贫困,他们的武装斗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同情。智利学者亚历杭德罗·弗洛雷斯在谈到恰帕斯州的农民武装斗争时说,农民是由于社会不公正、财富不均衡,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造成的。在贫困问题较为严重的中美洲地区,如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等国,几十年来都发生过不同形式的穷人的武装斗争。贫困,已成为拉美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有成效的反贫困斗争对拉美各国来说,已刻不容缓。
标签:贫困线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绝对贫困论文; 拉美国家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