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级管理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学困生是教育管理者关注的个体。我们可通过学困生的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了解学困生成因,并采取对策:1.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2.对学困生的心理用激励法和树立信心法;3.充分利用家校互动、信息平台沟通。让我们共同帮助学困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康人格,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学困生 成因 家庭教育 心里因素 对策 好习惯 信心
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两方面:一方面看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表现,另一方面就是看学生的成绩。所谓学困生,就是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思想品德和学习方面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就学生的学习方面,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往往就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改变理念,研究班级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共同教育学困生,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谈谈做法: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思考
1.家庭变化的负面影响,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1)家庭变化的影响。家庭变化主要指特殊家庭,如因父母离异造成的单亲家庭、父母再婚形成的重组家庭等。成长在这样家庭的孩子,他们内心自然会产生困惑和挫折感,学习更无兴趣,因此造成学困生的因素。如本人担任的八(8)班的李某同学父母离异,父亲重组新家庭,跟着父亲,与继母关系不好。亲母也重组家庭,但经常带好东西给李某,与李某谈心,他内心困惑,既恨父亲的暴燥性格,又可伶母亲的懦弱。他眼泪汪汪地对我说:“老师,我长大只会娶一个老婆,一辈子守着一个老婆,不会抛弃老婆重组家庭。”看着他的眼神透出他心里的困惑,因此,他学习不专心,并且顶撞老师,课上经常说笑话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渐渐地成为学困生。
(2)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古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跟踪我班学困生的成因,根源证实了这点。因此,一位积极认真负责的家长,他的孩子在一定氛围下会认真对待学习;反之,如果是一位对待工作没有追求、不负责的人,他的孩子很可能没有学习目标,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家长是孩子的影子,造成了学困生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出口成“脏”的学生,追其根源,就是家庭父母的潜移默化。所以说家长自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正能量下成长。如:本人所带的八(8)班,严某,男同学,已经开始早恋,甚至与女同学一起离家出走。我找他谈心,他哭着对我说:“老师,我已发誓非她不娶,如果我不在人世,这个女生活不了。”我听了,觉得很可笑,但再追问他,他委屈地说:“因为我爸爸娶了三个老婆,我是爸爸第二个老婆的孩子,我不喜欢爸爸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不会学他。老师,我打算出去打工,不读书,等她几年,与她生活,你不要关心我的学习成绩和生活好吗?”我拍拍他的肩膀,笑着对他说:“你现在年纪小,是该认真学习的阶段。以后长到20来岁的时候才可以恋爱,找到自己的梦想。”他摇摇头,后来,严同学终于退学了。所以说家长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正能量下成长。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随着信息化到来,网络时代的产物日新月异,社会不断进步,学生接触的事物与日俱增,因此,针对网络的利弊,存上如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问题。学困生会沉迷网吧,迷恋电子游戏而无心学习,有的在网吧过夜,如在金利镇金盛大道商业街两旁,每隔100米就有动漫网吧、极速网吧、娱乐网吧。因此,社会的诱惑,形成了学困生因素,我们教育者就要培养学生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3.自身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
(1)缺乏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经不起打击和挫折,自暴自弃。
(2)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闭心理,不善与人沟通、交往。
(4)自我约束力差。
二、学困生的对策
学困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不是永远的学困生。他们就像一颗颗被小虫叮上了的小树苗,只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一样会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社会、家校互动共同努力,成为对策之一。
1.家庭、学校、社会的努力
(1)作为家庭,父母要树立榜样,用积极配合的态度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细心呵护儿童时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大胆尝试、敢于质疑的心理。
(2)从学校角度,学校针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可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放心理咨询室,心理老师担任心理疏导工作,为学困生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氛围。
(3)建立学困生档案。为了准确地掌握学困生的真实情况,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对学困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都进行沟通,并建立好学困生个人档案。档案主要写明学生的具体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就读学校以及在校的学习、思想和表现情况。同时还要注明父母的姓名、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地址及联系电话、校讯通联系电话等。通过建立档案,能够了解掌握更多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困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学困生成长过程,加强家校互动,助其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互动、法制到校及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开通校信通,加强学困生出入校门的考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家长和委托监管人。学校定期召开法制教育课,请公安司法人员举例说法,让学生知道法在身边,要让法律成为信仰,让学困生懂得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要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如孔子像、孔子墙、孔子的道德经和儒家思想教育。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进课堂,开放学校的道德讲堂,从学校的模范美德少年光荣榜感化学困生,从而学会感恩,增强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快乐成长。
(5)全社会共同关注学困生。学校、社会、家庭要齐抓共管,对娱乐场所加强监管力度,认真跟踪落实学困生的行为表现。同时,进城务工的父母自身要教育和培养孩子,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沟通,不能只是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否则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怨天尤人,责怪学校。因此,现在的家校互动(校讯通)是一种共同教育子女的方法,相信家长会履行自己的职责。
2.关爱学困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话:“孩子都有自尊心,和大人一样。让他们改正错误的时候,要留有余地,还要留有时间。有时候老师心急,说话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结果是把孩子往绝路上逼。有时候,老师的一个失误就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因此,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真诚的赞赏所起到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评要好得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尊重和关爱。由于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自身缺点多,因此,他们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得到的常常是训斥、责怪、埋怨、冷漠甚至是打骂,这些使他们心理上失去了信心。因此,他们变得要么性格孤僻、自闭心理,要么故意在课堂、宿舍搞破坏,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引起别人重视。因此,面对这些学困生,我们要讲究技巧,既要“严”又要“爱”,用“爱”唤起学生的渴望,用“严”去约束学困生的行为习惯。教师不能空洞说教,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及时点评和引导,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天友 全国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全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12,233-234。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3]肇庆教育研究[J].广东省肇庆教育学会主办,2016,4,45。
论文作者:杜月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学困生论文; 家庭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孩子论文; 互动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第3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