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41-02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如救治不及时,患者发生严重和不可逆的脑细胞损害,极易导致植物状态或死亡。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因机体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使用过量,饮食运动不当,记忆力衰减,独居等因素,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了解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特点,早期发现低血糖昏迷患者及昏迷前期,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及预防措施,对有效救治患者及预防其发生十分重要。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例低血糖昏迷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3例均为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实用内科学低血糖诊断标准。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60~82岁,平均66.2岁,糖尿病病程1~21年不等,使用胰岛素治疗者9例,长期口服降糖药4例。入院时检测血糖值为0.87~2.7mmol/L,均确诊为低血糖症。1.2临床表现本组均以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就诊,其中意识模糊3例,嗜睡2例,浅昏迷5例,中昏迷2例,深昏迷1例,伴有强直性抽搐2例,伴有偏瘫、肌力0~Ⅱ级、患侧病理征阳性3例,伴运动性失语2例。昏迷至住院时间为1~6h,平均3.5h。1.3治疗与转归快速测量血糖值,明确诊断,建立静脉通道。经CT及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立即给予25%葡萄糖注射液60~100ml静脉注射,继之以10%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待血糖升至正常范围或偏高,然后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同时给予吸氧、促醒和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治疗后5例患者于发病后10~30min恢复意识,血糖值恢复正常后出院,无遗留后遗症及死亡病例。2原因分析2.1生理因素老年患者低血糖,首先,因为老年人的激素调节功能差,当血糖降低时不能及时分泌胰高血糖素。其次,是糖尿病对肾功能的损害,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降糖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2.2药物因素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过量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行为自知能力差,记忆力差,易误服或错服降糖药。尤其是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药物清除缓慢,糖异生能力下降,易造成低血糖。另外,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较多,用药复杂,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如心得安、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可延缓降糖药物排泄或增强降糖药物作用时,可发生低血糖[1]。2.3饮食和运动因素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控制饮食总量,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分配三餐,适当合理运动。但在临床上,当患者有胃部不适或腹泻时,进食很少或不进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因检查需推迟进食时仍照常规服药等原因,均可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另外,运动时间选择错误及运动量过大也是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原因之一。3护理措施3.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使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4L/min);对于呼吸浅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者,应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人工气囊辅助通气,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3.2建立静脉通道,行血糖监测Y型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对光反射等变化。患者神志转清后嘱家属立即协助患者进食。治疗中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对老年患者反复发生低血糖及患有心、脑、肾并发症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3.3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安全防护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床舒适、安全,昏迷患者严格按常规要求进行护理,保证患者安全。3.4加强健康教育把认识和防治低血糖作为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患者糖尿病教育的首要内容,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低血糖反应的主要表现及处理方法,一旦发生,能及时自救或施救。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我监测血糖,告知患者低血糖容易发生的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可增加监测血糖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患者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服用方法、药物副作用,严格遵医服药,勿擅自加用“偏方”、“广告药”。胰岛素选择正确剂型,准确的剂量,规定时间内注射,避免注射到血管内或肌肉内,以防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导致药源性低血糖发生。3.5密切观察病情低血糖容易引起脑损害[2]。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动脉硬化,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性降低,加之低血糖时拮抗调节激素的缺陷,往往低血糖反应时的心慌、出汗、饥饿感等症状不明显,出现无感知的低血糖后,若不及时处理,血糖持续降低,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时,脑细胞严重缺乏能量,可产生一些酸性代谢产物,诱发脑血管痉挛,出现低血糖脑病,如精神行为异常、抽搐,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定位体征,而引起误诊。所以老年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对已有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使用胰岛素、强效降糖药,应密切监测血糖。重视夜间血糖变化,夜间低血糖发作可表现为次晨空腹高血糖,若继续降糖则易造成严重后果3.6饮食和运动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每餐量应相对固定,在进食少或不进食情况下,相应减少药量或暂停。因检查延迟进食时,也要推迟服药及注射时间。运动时间应在餐后1~2h进行,每次30min左右,一定要有他人陪同,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及糖尿病信息卡,运动中适宜的量以平均心率为170-本人年龄。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病人,如心、肾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禁忌运动。3.7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较多、疾病较为复杂、糖尿病病程较长,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占78% ),在发作前无警告症状,突然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甚至呈昏迷状态。这种突发性的严重意识障碍,在病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恐惧、抑郁,担心再次发作后难以苏醒或给家人增添负担等。所以,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告知其低血糖是可防可治的,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激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坚持治疗。同时,尽可能减少导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4体会4.1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教育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剂量、时间的准确性,注射前应充分了解饮食准备情况,注射后勤巡视病房,让病人按时进食,如有低血糖反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4.2做好宣传教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按时按量进食,合理运动,合理用药;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应用胰岛素的技能、知识及注意事项,认识和防治低血糖;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未察觉的低血糖,调整治疗方案,病情稳定者每月监测1次,病情不稳定者每周监测1次。4.3老年人患者记忆力差,经常误用、漏用或多用,故应向家属详细询问病史,急查血糖,可避免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治疗。老年人对降糖药物特别是磺脲类耐受性差,尤其是当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时更容易引起低血糖,关键是诊断要及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有糖耐量减低现象,故不能用一般人的血糖标准,对于老年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应该适当的控制高血糖同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急查血糖不仅对昏迷伴神经系统症状有鉴别诊断意义,也可及时发现糖尿病,防止误用葡萄糖引起医疗纠纷,更有助于避免永久性脑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1]龚健,龚康.低血糖昏迷5例误诊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07,11(7):603.[2]曹化.老年低血糖症15例误诊为脑血管病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00,13(3):227.[3]鄢洁,林扬,刘国信.糖尿病并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血管意外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3,16(6):431.[4]王登科,何福清,易玉新,等.老年糖尿病的低血糖反应[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0,9(20):75.[5]李智蓉,陈霞.3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分析[J].四川医学,2002,23(9):928.[6]周旦阳,盛春卿.低血糖急诊96例临床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4,5(2): 38~39.[7]蒋国彦.老年糖尿病的防治[J].中级医刊,1997,32(4):20.
论文作者:桂 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0
标签:低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老年论文; 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发生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