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特色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地理论文,初中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7月,由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教育部1952年、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2年、1999年已颁布的针对中学地理教学的第8个指导性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初中地理新课标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鲜明地体现了当代教改新理念,密切针对地理教改重大主题,高屋建瓴,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导引了成功之路。其主要特色与创新,凸现于以下八个方面:
一、重理念更新、思路导向,课程标准名称、体系新变化
摈弃沿用50余年的“地理教学大纲”称谓,以“地理课程标准”冠名,是地理新课标引人注目的首要亮点。就其基本内涵而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校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它涉及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主体等课程要素在内的课程系统的诸多方面。教学大纲则一般认为是“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邵瑞珍、张人杰:《中学百科全书》教育学·心理学卷)。显然,前者是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迅速崛起及与问题中心、学科本位等课程论的加速整合使现当代课程文化焕然一新,以植根崭新课程文化沃土的《地理课程标准》统整、取代相对局限的《地理教学大纲》势在必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改换,它标志着我国地理教育的理念更新与改革实践,进入新时代。
课标伊始,便以简洁、精要的目录体系勾画出其新构架、新内涵。第一部分“前言”,突出“新理念”。以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为宏大背景,科学阐释地理课程性质,全方位推介六大课改基本理念,清晰展现设计思路,视野宏阔。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突出“新内涵”。全面展示地理素质教育与世界教改接轨的三大方面,反映了与传统教学目标鲜明对比的根本转变。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重在“新要求”。首次以行为目标的表述形式,以能力带知识,以活动促体验,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于一体,新颖、简明、逻辑性强且有弹性地阐明了地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重在“新实践”。精选大量示范案例,为地理学科的特色学习、地理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材编写等提供了既开拓思路又具体实用的操作指南。地理新课标富有创意的内容,表述新构建,使强烈的改革之风,扑面而来。
二、构建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目标,反映素质教育新理念
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课程目标取代传统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是地理新课标显著区别于原地理教学大纲的重大转变。
长期以来,受“科技至上”“唯智主义”等教育思潮的影响,包括地理在内的诸多学科教育,基于认知的“双基”成为教学目的的主宰,学生的情意发展多被忽略,学习过程体验及方法学习几为空白,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近乎全球性的教育失误已使人类深刻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P.布鲁姆、R.M.加涅等主张的知、能、情协调以及过程体验、学习策略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当代世界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重点,亦为我国此次课改的显著亮点。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与指针,地理课程目标的全面刷新,为地理学科全面育人指引了正确方向。
三、回归生活、终身有用,展示课程内容新面貌
针对原地理教学内容“学科中心”突出、应用性不强、育人视野局限等问题,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这是人本化教育新思维对“本本主义”教育弊端的否定与批判,也是应对地理科学新发展及学习化社会挑战之必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应用性成为当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书本地理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融,不仅激发学生情趣,促进有效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以强烈责任感密切关注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知识经济”“学习社会”的加速到来使人的一生充满挑战,当代教育更充分注重对学习者的终极关怀。“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利于学生在应对未来激烈竞争中把握更多主动权。德、日、英、法、俄、美等发达国家对此均已率先实践。地理新课程审时度势,力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供给学生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力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这无论对服务社会、学科发展或学习者的一生,都将影响深远。
四、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突出学习方式新变革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应试教育”背景“教师中心”模式,以“双基”为主要学习任务,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被动、机械、封闭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这显然完全不能适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地理课程目标及学习任务的全面刷新必然要求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地理新课标着眼学习理论新成果,借鉴教改实验新经验,从理念到案例,大力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令人耳目一新。“自主”相对于“他主”,“探究”相对于“接受”,“体验”相对于“包揽”,“合作”相对于“单个”,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创造及协作精神为要义的学习新方式,与种种束缚、压抑自主精神和创造活力的旧学法,泾渭分明。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而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其实现最有效的学习。自主,唤起自尊、激发感情;体验,丰富感受、活跃思维;探究,开启心智,放飞精神;合作,密切交流,激励创新。地理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创造的主人。
五、基于信息技术,注重信息素养,强调信息学习新环境
20世纪后期,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快步进入信息社会。由于信息技术成为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巨大推动力及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整体提高年轻一代的信息素养,成为世界教育应对信息时代的战略决策。对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行动纲领。
地理新课标显著突出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基本理念”部分,首先明确提出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实施建议”部分,还提供了培养及评价学生地理信息技术能力的具体案例,以利于开拓思路与实践导行。这些原地理教学大纲不曾具有的新理念、新特色,将有力促进师生信息技术观的深刻变化,使地理素质教育的信息技术化,出现新飞跃。
六、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展课程文化新视野
传统地理教学多承袭狭义的课程观,视课程为学校的学科。由此,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课程文化及教学模式不断强化,与活生生的大自然及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日益疏远,以致培养的学生多应试能力强而应用能力差,难于很快适应问题繁复、竞争激烈的现实世界。
地理新课标基于现当代最广义的课程观,即课程是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一切经验,提出“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新理念,刷新了狭义的课程观。按照广义的课程观,“天地皆书卷,世界即课堂”。因此,课程资源必然由校内向校外的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开放,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者也必然由学科专家向广大地理教师以及为地理课程建设所需的一切社会人士开放。由此,地理新课标明确提出“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地理课程”,除了“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还应“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毫无疑问,课程资源的利用,不仅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必然联系,也将极大拓展学生满怀情趣学习、探究与创造的空间。
七、过程与结果并重,多元评价,激励发展,阐明课程评价新思路
长期以来,受传统智力观及相应评价观的影响,针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结果的纸笔测试几乎成为评价学生学习优劣的惟一手段。这种重定量轻定性、重甄别轻促进的单一的评价模式,严重伤害了大多数学生努力进取的积极性,也严重削弱了教育的整体效益。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成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重大核心问题之一。
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智力观迅速崛起。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加德纳于80年代提出“多元智力”(语言、逻辑、空间知觉、运动、音乐、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观察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J.斯腾伯格于90年代提出“成功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巴布娜·柳纳则早在60年代就提出“情绪智力”(即情商),都从不同角度批判了传统以“智商”高低分优劣的片面性。与其相应,以“质的评价”“促进发展”为取向的第四代评价理论应运而生,这些重要理论为当代课程评价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改革大背景下的地理新课标不再如原教学大纲把认知性教学内容要点作为评价要点,而是倡导多元评价、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行为方法的整体变化,坚持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创设“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这种基于“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评价新变革,为每位学生积极主动而有个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八、由传授者、主宰者、执行者到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教师角色新定位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初中地理新课标在其目标、内容、学习方式、技术环境、课程文化、评价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更新的同时,指出了教师角色的新变化。
首先,是由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传统教学以知识为本,教师为知识的惟一拥有者,“传道、授业、解惑”,以“讲授”为中心,把学生当做容器。地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视学生为课程的行为主体;强调在其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及学习过程的始终,都是自在、自主、自为的主人。显然,注入式的知识传授者,已不称职。如课程标准中“案例”所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动机,不断导引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总之,为学生主动、高效学习提供各种便利,这才是学习的促进者。与之相应,教师亦由无上权威的主宰者转变为师生和谐互动的引导者,即学习共同体“平等中的首席”。
同时,地理新课标也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利。例如:对教学内容的适当取舍,对教学实施与评价的自主选择,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编写教材等,这表明地理教师不再是大纲、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与主管领导、教改专家等共担责任的主动的学习研究者与创造者。
总之,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地理素质教育的新视野,也标志了一个地理课程改革新时代的开始。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是投身课程改革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新理念运用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效益,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化、丰富对新理念的认识。全面挑战传统教育理念的地理课程改革大潮正汹涌而来,为了新世纪的教育理想,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课改,孜孜不倦地去学习、探究和创新。
标签:课程标准论文; 地理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课程论文; 地理教学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新课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