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湖北荆州434020)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护理方法,总结4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糖尿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20例创面完全愈合;15例创面缩小病情好转;6例症状无缓解治疗无效;4例患者由于溃疡面积大、治疗无效,行截趾、截肢手术;结论 糖尿病足重在预防,加强糖尿病教育,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联合方式,效果较佳。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体会;;综合治疗
糖尿病足(din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等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Wanger根据足部结构破坏程度将糖尿病足分为6级[1]。0级:有发生足部溃疡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皮肤局部有浅表溃疡,临床无感染;Ⅱ级:溃疡深达肌腱、骨骼、无脓肿或骨感染;Ⅲ级:溃疡伴深部脓肿和骨髓炎;Ⅳ级:局限性坏疽,Ⅴ级:全足坏疽。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糖尿者足患者45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 2012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伴糖尿病足患者45例, 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38~81岁,平均(64±5.2)岁,其中<50岁6例,50~60岁12例,>60岁27例;糖尿病史4~25年,平均(10±7.2)年,其中<5年3例,5~10年15例,>10年27例;入院时查空腹血糖平均(12.3±6.5) mmol/L;治疗平均时间(14±4.8)d。按Wagner分级法[1]:0级无,1级5例,2级20例,3级10例,4级9例,5级1例。
1.2.1 基础治疗 首先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令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食谱,合理搭配三餐的营养比例是治疗的基础。
1.2.2 内科治疗 (1)全身治疗:①控制血糖: 糖尿病足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十分重要。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餐后8mmol/L左右。;②抗感染治疗: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程应用;③改善微循环:应用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集④营养神经:用B族维生素药物治疗,首选弥可保,疗效显著; (2)局部换药治疗: 换药的原则可概括为:一消:抗炎消毒。局部应用碘酒、酒精消毒,喷洒抗生素等。二减:减轻压力,尽量祛除局部水肿、引流出分泌物,必要时外科切开引流。同时敷料不要包得太紧,影响血供。三清除:外科清创。尽量把坏死组织、筋膜、死骨等切除干净,把局部脓液等分泌物清理掉,露出新鲜肉芽组织。四延期切除和缝合:治疗一段时间后,坏足皮温下降、水肿消退、伤口干燥后,可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敷料继续换药,同时切除干痂和不规则骨突出物,缝合皮肤或移植皮瓣等[2]。
1.2.3 外科手术 植皮、皮瓣转移、截趾、截肢治疗。
1.2.4 其他 经皮腔内气囊扩张血管成形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
1.2.5护理
1.2.5.1对0级患者,每天泡脚5~10min,水温在40℃以下,经常进行目测检查,有无红肿、水疱、破溃以及足背动脉搏动状况等,修剪趾甲时,应该剪成弧形;选择宽松、柔软、清洁、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以免妨碍趾头血液循环。
1.2.5.2溃疡面护理。常规局部消毒,促进肢端的血液回流;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依据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1.2.5.3加强饮食护理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的重要坏节。同时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及降糖药的剂量,使血糖维持在5~8mmol/L之间,保证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1.2.5.4加强预防性宣传教育。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饮食调控,坚持运动,合理应用药物实现良好的自我护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坏疽创面完全愈合,已形成痂皮或瘢痕者;好转:坏疽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坏疽、坏死组织大部分脱落或部分肉芽新生,创面显著缩小者;无效:坏疽创面无明显缩小,分泌物无明显减少,坏疽局部无显著变化或恶化者。
2 结果: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
表示,与1级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He=16.72,P<0.01;*与1级比较,P<0.05 。分析结果见表1。
表196例糖尿病足治疗转归(n)
从表中可以看出,糖尿病足病变级别越低,治愈率越高。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周围神经病变、缺血倾向、感染、组织结构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循环障碍等原因,一方面使周围神经细胞变性,神经损伤、功能障碍,出现感知损伤的能力下降,足部形状改变,产生不正常的压力分布,肢体缺血、水肿。另一方面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损伤、增生,微血管栓塞(多继发于感染),血管内附壁血栓形成,以上因素如合并机械损伤、感染等即发生糖尿病足。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足的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3:。Ⅰ级患者的治愈好转率可达到100%,而Ⅴ级患者的预后极差,通常需要进行截肢术,因此糖尿病足的治疗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虽然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已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完全治愈该病,因此仍提倡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足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Apelqvist J,Lansson J.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incidence of amputation in the diabetic foot[J].Di-abetes Metab Rev,2000,16:S75
[2]许樟荣.糖尿病足病变诊断和治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
[3]蒋琪霞,耿广莉,常艳,等.188例糖尿病足溃疡的预
论文作者:丁秋菊,秦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坏疽论文; 糖尿病足论文; 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创面论文; 糖尿病论文; 局部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论文;